作者:子墨 世界是喧鬧的,在這個世界上,有人喜歡享受繁華熱鬧,有人喜歡安靜幽居,在聲色犬馬、燈紅酒綠過后,我相信越來越多的人,會喜歡上安靜。 或是,褪去了白日喧囂,夜晚降臨的時候,一些寧靜的事物會悄悄靠近,依偎在你的身邊,比如草木香,比如溫柔的月光,安靜的可以是心曲,可以是樂章,可以是萬家燈火里的風景,可以是窗下的那條幽靜的小路。 人生旅途多繁雜,當你學會安靜,自己也就是一個安靜的人了,安靜的時候,便會放下不開心的事情,安靜的時候,便會深味人生,淡定從容。 濾去浮躁,才能安養身心,都說,靜以修身,寧靜致遠。安靜,養的是心,安的是身。懂得適時讓自己安靜下來,是對生命的負責,也是人生的一種修行。 行路難,歸去來!人生路上,多的便是誘惑與陷阱,人生之旅,步步艱難,同時也會有不同的風景,風雨兼程,旖旎風光中,更不能避開世事紛擾。 若想擺脫困境與羈絆,只有心態平和,若想不被雜事紛擾,必須心性淡泊,用內心的安靜,抵御生活中的各種不堪,從而,讓自己不斷前行。 做一個安靜的人,不急不躁,以安靜的心去看世界,讓心靜中有禪,讓心悟里有感,當我們安靜于一盞茶的時光,我們便知道了靜中乾坤,靜而生智的道理。 當我們安靜下來的時候,去看云,看秋葉之靜美,物語生命,靜中有景,我們只有靜下來,才能找尋到靈魂的棲息地。 做一個安靜的人,遇事淡定,沉著冷靜,最重要的是面對現實中的風云,而不驚,面對滄桑變幻,而內心安然,也只有靜而不亂,才能從容應對各種各樣的問題。
相傳六祖惠能在給弟子講經時,忽然起了一陣風,旗幡隨之輕輕飄動,這引起了聽講法的兩個弟子的爭論,一個弟子說是風在動,一個弟子說是旗幡在動,惠能插口解釋說:“不是風在動,也不是幡在動,是你們自己心在動。” 一個內心寧靜的人,從不迷茫,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干什么,并且不被外物所擾,動靜之間,唯有心念最重要。 源靜則流清,本固則豐茂。人唯有心靜,才能掌控住自己的內心,從而也就看清了遠方。靜心而行,詩意、清歡、風景都已被收納囊中。 一個內心寧靜的人,從不會感覺寂寞,孤單是安靜的獨處,寂寞也就成了一種自我放飛的美麗。 很多時候,我們都在追逐別人的腳步,卻忘了自己當初的樣子。人生,幾多紛雜,幾許喧囂,能夠看清自己,找回自己,只有讓自己安靜下來,才會見己鑒心。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安靜,無需避世,只是尋一處清幽雅韻的地方,做自己想做的事,喜歡一個人的安靜就好。 于安靜中,讀一本書,聽一段曲,寫一行小字,詩韻生香,滋潤生命;于安靜里,養一池水,放幾尾魚,植一朵蓮,收獲一種禪意,素心不染塵埃。
這種以靜制動的方法更是一種修養,一種品德,是以安靜的氣度,抵御一切外在的侵襲。 做一個安靜的人,時光溫柔,淺淺笑,歲月靜好,輕輕唱;獨處時,保持一個人的安靜;人群中,不張揚,默默走過,不帶走一片云彩。 一個安靜的人,無需外在的修飾,無論在何種狀態下,都能保持一份恬淡的心境,在一片紛亂中遇見自己安靜的心,是每個人喜歡的人生風景。 安靜,是生活的一種態度,是人生的一種境界;安靜,可以讓心靈有一種自我的凈化,思想有一種被洗禮的感覺,精神上被安慰,是一種溫柔的祥和之態。 安靜是海洋的靜謐與深邃,是深秋的沉穩與成熟,它讓苦澀的人生有了歇息的機會,能夠更好地讓自己接受新的事物。 安靜可以緩解心情的抑郁,融化世事寒涼,讓自己的內心世界更加靈動。 人生的境界,最終還是心靈的境界。若心神迷亂,無論你怎么努力,終是捕捉不到人生的意義,感受不到生命的本象,領略不到有韻致風雅的人生風景。 唯有保持心靈的安靜,方能成就人生的優雅。可見,安靜,不是空白,而是留白;安靜不是簡單的修行,而是經歷千錘百煉后的明了狀態,凝聚了人生百味的豐富與滄桑之中的寧馨。 坐下來,人自然也就安靜了,靜賞花開,靜觀水流,心靜了,自然也就安靜了,也就看清了世界。 您的點贊、關注、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美文共賞,子墨期待與您共勉,非常感謝! |
|
來自: 小橋流水1i79ra > 《美文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