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人才教育的新視野 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 薛說人才 近些年來,所謂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困擾著許多家長和許多少年兒童,已經成為當今社會人們普遍關注的一個話題,需要引起我們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大家知道,人們常說的“起跑線”,它的基本含義是指在體育比賽中,運動員要從規定的起跑線開始起跑。因此,起跑線是運動員參加比賽時必須遵循的一條基本原則,即必須從起跑線開始起跑,不能超越起跑線。 在體育比賽中,特別是在短距離的賽跑當中,運動員必須高度認識抓住起跑線起點的重要性,在聽到發令槍的剎那間,用最快的爆發力沖出起跑線,因為一旦起跑的速度稍微慢了一點,就可能無法追趕前面的運動員,從而導致比賽的失敗。 很顯然,參加賽跑的運動員,抓住起跑線的機遇,對贏得比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問題在于,孩子的所謂“起跑線”與運動員的起跑線,在很大程度上有非常大的本質區別,不能一概而論。 許多家長片面的認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因此把孩子送到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去學習各種技藝才能,有的學前兒童甚至同時參加八九個學習班。由于對起跑線的錯誤理解,客觀上不僅忙壞了許多家長們,增加了家庭的經濟支出,而且最重要的是嚴重損害了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和個性的和諧發展,甚至制約和影響了孩子們未來的全面發展。 首先,人生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而不是百米沖刺的短距離比賽。百米沖刺的起跑線,只有一條;馬拉松比賽起點的快慢對于運動員的勝負卻并不重要。同理可證,人生的馬拉松是漫長的比賽,與起點的重要性不同,更應該看重一生的耐力、毅力和堅韌。正因為如此,一個孩子即使因為某種原因暫時輸在了所謂的“起跑線”,也并不能因此決定他未來的發展。因為可以亡羊補牢,即使不能成為青年才俊,也可以大器晚成,后來者居上。 其次,如果把孩子起跑線僅僅理解為讓孩子參加各種技藝學習班,這種理解就是非常片面和膚淺的。實際上,孩子參加各種培訓班,雖然學到了一些技能,也提高了某些素質,但家長不能矯枉過正,不能把起跑線僅僅理解為讓孩子參加培訓班。因為讓孩子參加各種與年齡相適應的課外活動,與參加培訓班相比,也許孩子不一定能夠學到培訓班里的知識和技能,但客觀上同樣可以提高素質,釋放孩子的天性,培養相應的能力。 如上所述,我們在肯定“起跑線”某些合理性的前提下,還應該以開放的視野,從素質教育的高度,把孩子從所謂的“起跑線”中解放出來,讓孩子回歸自然,回歸自由,回歸天性。 在對待孩子參加培訓班的問題上,我認為,每個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家庭的經濟狀況和時間安排,在量入為出的前提下,尊重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規律,在有條件的前提下,可以酌情讓孩子適當參加一些培訓班或者補習班,為此既要嚴格控制參加的班次和數量,也要注重培訓班或補習班的質量,絕不能把孩子的閑暇時間都交個各種培訓班或補習班。 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家長應該正確認識起跑線的科學內涵,這些孩子在少年兒童階段,重點是提高語言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養成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逐步提高孩子的自學能力,放飛孩子的想象力等。為此,在孩子學前班階段或者在孩子放學之后,要把時間還給孩子,讓孩子自由閱讀、玩耍、游戲等。比如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讓孩子在田野里、小河邊自由游戲,甚至是在小河里抓魚摸蝦,玩沙灘游戲等。當然,家長最好抽出一些時間,多與孩子進行學習、游戲和生活多方面的交流,在交流中不經意間就可以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和綜合素質以及相關能力的情況。 請家長謹記:孩子這些自由活動同樣可以提高孩子的素質和能力,不要再讓所謂的“起跑線”牽著鼻子走了! 救救孩子! 責任編輯:張濤 好 書 推 薦 簡 介 薛永武《審美與人才開發》一書是“十二五”國家重點出版物規劃項目、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人才強國戰略出版工程出版物,由中組部歸屬的國家級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2016年出版。 該書是人才美學的代表作。作者運用了哲學、社會學、人才學、美學、文化學、教育學、現代仿生學、腦科學、思維科學、價值論哲學等多種研究方法,對于青少年的成長與成才、對于家庭和各類學校教育,提供審美的視角和方法,通過審美全面激發人們的想象力、感悟力和創新能力,促進人才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的全面開發;對于國家人才戰略和社會精神文明建設而言,拙著對于全社會克服金錢和權力對人性的異化,引領人生超越平庸,走出人生迷途,促進全社會的人才開發,對于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推進精神文明建設,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