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也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對于糖尿病腎病的防治應當引起醫生和患者的重視。其中,除了藥物治療,生活干預也是延緩糖尿病腎病發生發展的重要方式。 #1 (1)總能量的攝入:建議患者總能量控制每天 125.5 ~ 146.5 kJ/kg,但肥胖的 2 型糖尿病患者總熱量攝入可比上述推薦量減少 1046 ~ 2092 kJ/d,直到達到標準體重。 在控制總熱能的基礎上,合理分配糖、脂肪和蛋白質的比例: (2)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糖,來源于米、面等主食。
(3)低蛋白飲食:正常人體日蛋白攝入量為 0.8 g/kg,但是對于糖腎患者,高蛋白飲食會增加腎小球內壓,引起腎臟血流動力學改變。基于此,多份指南建議糖腎患者優質低蛋白飲食,延緩腎臟病變的進展,帶來腎臟長期預后改善。 飲食建議:
推薦蛋白攝入量(糖尿病腎病診斷和治療的專家共識 2014 年版) 推薦優質蛋白質:動物來源的蛋白質(瘦肉類、魚蝦類、雞蛋和牛奶)、大豆及其制品(比如豆腐、豆漿等)中的蛋白質。 注意事項:不提倡發酵豆制品(如豆腐乳),并應注意飲食中的鉀含量,以防高鉀。 此外,為保證足量攝入優質蛋白,可減少米、面等普通主食(其中蛋白質多非優質蛋白)的攝入,改用低蛋白的藕粉、麥淀粉、粉絲粉條等純淀粉類食物替代,但由于此類食物升糖指數較高,所以應該搭配蔬菜等升糖指數低的食物食用。 當日常飲食無法滿足既保證能量攝入,又供給足夠蛋白質的時候,糖尿病腎病的患者應輔以 α-酮酸來補充人體必需氨基酸。 (4)低鹽飲食:減少鈉攝入可延緩 CKD 進展,減少終末期腎病等不良預后的發生,減少蛋白尿和控制血壓。 飲食建議:
低鹽膳食:一般全天供鈉 2000 mg 左右,即烹調用鹽在 2 ~ 4 g 或醬油 10 ~ 20 mL 左右,同時除了食鹽、醬油之外,忌用一切咸食,如:咸蛋、咸肉、咸魚、醬菜、面醬、臘腸等。 無鹽膳食:限制鈉攝入量在 1000 mg 左右,烹調時不加鹽、醬油,忌用一切咸食。 低鈉飲食:限制鈉攝入量在 500 mg 以內,除了無鹽膳食的要求之外,禁止食用含鈉高的食物,如油菜、芹菜等含鈉 100 mg/100 g 以上的蔬菜及松花蛋、豆腐干等。 (5)低脂飲食:在糖腎早期嚴格控制脂肪(特別是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攝入,改善血脂,可減輕腎動脈硬化的發生發展,改善 DKD 預后。不飽和脂肪酸在體內能協助膽固醇運轉,防止脂質沉積,改善糖尿病患者血壓、糖脂代謝,減輕體重,降低心臟病死亡率。 飲食建議:
(5)維生素、微量元素攝入: 維生素 D:腎臟損傷時可影響維生素 D3 的合成能力,進而影響鈣吸收,因此糖腎患者應注重維生素 D3 及鈣劑的補充。 鉀:每日尿量大于 1500 mL 及血鉀正常時,不必限制鉀的攝入。高血鉀時,每日攝鉀應低于 1.5 ~ 2.0 g,減少如橘子、大棗、香蕉、櫻桃、蘑菇、海帶等食物的食用。 磷:高磷血癥進一步損害腎臟,并繼發低血鈣、甲旁亢。所以應避免攝入含磷豐富的食物,如動物內臟、堅果等。 其他:聯合補充維生素 C 和 E 及鎂、鋅可能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并改善腎小球功能,降低血壓。 #2 科學運動可以改善 CKD 患者的心腎功能、代謝紊亂及貧血情況。 主要目標:提高生理儲備能力,增強肌肉力量和減少身體功能局限性,減少 CKD 癥狀及嚴重程度,預防心血管并發癥。 推薦方案:
注意事項: 制定運動方案前需要對患者進行心腎功能等的基礎評估,了解患者耐受度,必要時可完善生命體征、心電圖、血乳酸、耗氧量等的測量。 #3 戒煙:吸煙可增加微量白蛋白尿發生率、T2DM 患者發生 CKD 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誘導和加速糖腎的發生發展。因此,建議患者盡早戒煙。 限酒:長期大量飲酒者易出現脂肪肝、肝硬化及高 TG、LDL 血癥,并易引起不同部位及不同程度的動脈粥樣硬化。 建議糖尿病腎病男性患者每天飲酒量應 < 2 個酒精單位,女性 < 1 酒精單位。(1 酒精單位約合 14 g 純酒精,相當于 ABV12% 紅酒 145 mL,ABV3.5% 啤酒 497 mL 或 ABV40% 的白酒 43 mL)。(2020 年糖尿病腎病多學科診治與管理專家共識) #4 建議 DKD 患者日蛋白攝入量在 0.8 g/kg,一般情況下避免高蛋白飲食(> 1.3 g/kg); 建議糖尿病合并 CKD 患者的鈉攝入量應 < 2 g/d(氯化鈉 < 5 g/d); 建議限制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飲食中適當包含 ω-3 脂肪酸; 建議每周至少進行 150 min 中等強度有氧活動:每周至少 5d,每次至少 30 min; 戒煙、限酒。 注:生活方式干預應基于科學化、個體化原則,本文僅介紹了基本的框架,患者應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飲食和運動。 策劃 | 戴冬君 投稿 | daidongjun@dxy.cn |
|
來自: 愛連說y3kufity > 《西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