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澡堂 袁遠 如今,我尊敬的父親走了,已經離開3年時間。母親的年歲也逐年加大,身體遠不如以前。故鄉家里的那塊紅薯地徹底閑置下來,草兒們瘋長著。我思念故鄉和親人的感情在靜靜的夜晚里散發著清香…… 每一次夜半醒來,一個人靜靜坐在床上,拿起放在床頭老照片,不禁想起了爺爺,想起了父親,想起了發生在故鄉的很多很多往事。 像我們折騰來、折騰去,最后在城市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家,而父母卻一直生活在百里之外的茶庵,我也是吃著淮河水長大的,出生在那里,也在那里長大,也就是這個名不見經傳的荒原小鎮,卻給我們留下很多刻骨銘心的記憶。 茶庵,咋一聽起來,貌似和茶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們還會不自然發問,那里是否有千畝茶園,是否有萬家茶館,或許會留給太多的幻想,留給你很多的疑問。我工作在淠河畔,出生在淮河邊,卻也是土生土長的茶庵人,記憶中,自爺爺他們那一代起我們一家人便生活在這里,老袁家菜園地在茶庵也是名聲在外。 談古論今,在這里我可以告訴你,茶庵這個小鎮雖名中帶茶,卻并不產茶,鎮上也沒有一家像樣的茶館或茶社,更不能和杭州龍井、六安瓜片這樣叫得響的名片相媲美,似乎茶庵這個名字,有其名卻無其實,僅徒有虛名,貌似神離,有道是茶庵卻無茶。 在茶庵地方志中記載著,茶庵以西很久以前有座青云山,而時隔千年,鎮西一覽無余,更無山,僅猶存一處古代皇族后裔墓葬。說到昔日的青云山,也不得不說說大澡堂,青云山處西街,而大澡堂處東街,一東一西,跨越時空,遙相呼應。大澡堂今日雖已不復存在,但仍有很多人對鎮東街大澡堂記憶猶新。 可想而知,在經濟匱乏的年代,除了公家電影院、食品站和郵政所這樣的公家單位,私人澡堂、私人企業很少見,所以當時很多人認為父親棄政從商,投資澡堂,簡直不可思議,甚至荒謬。 大澡堂是鎮上第一家澡堂,也是當時鎮上標志性建筑,是父親一手創辦的,后來被傳為一段佳話。印象中,父親回鄉創辦澡堂時,我們還不諳世事,平時也不能替父親來分擔些什么,兄弟三人都很支持他,認為父親是個頂天立地的人,是個能干大事的人。 父親初中未畢業便參了軍,分配在南京防化團,參加過駕駛班,支援越南戰役,退伍返鄉后先在省城電校工作,因遇到改革大潮,父親果斷辭去省城工作,返鄉經營起了澡堂,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大澡堂,這也是父親人生和事業的轉折或嬗變。 返鄉后,父親開澡堂,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可謂困難重重,也只能由他獨自來承受并克服。 父親出生行伍,對鍋爐使用也是一個外行,可謂一竅不通,如何安全使用鍋爐便成為一個技術難題。而手頭能用于投資的錢也不是多寬裕,即便在建設過程中經濟遇到了一些問題,可父親又能向誰張口呢,很多親戚都是泥腿子,連自家生活都成了問題,還指望著別人來幫襯他呢。 父親硬著頭皮把澡堂給開了起來,很多人都認為,父親投資澡堂并不是明智選擇,所有的積蓄都會被打了水漂,家里娘舅們也說父親他瘋了。 父親拿出退伍和上班的所有積蓄,先精打細算蓋起了澡堂,再購買了鍋爐,又添置了家具,準備澡堂的即日開張。為了節省開支,父親自己把鍋爐從蒙城運了回來,來回足足奔波了一個星期,一路上風餐露宿,只能饑一頓飽一頓,整個人比之前要憔悴很多。 澡堂開張營業了,父親也蒼老了許多,額頭漸漸生了很多銀發。為了給父親鼓勁,咱家七大姑、八大姨都來了,大家提著雞,抱著鴨子,還有現場塞紅包的,場面很熱鬧。開業當日,來洗澡的人卻并不多,很多親戚吃了午飯便匆匆離開了,大家來湊湊熱鬧而已。 父親也明白,大家現在還不能接受在澡堂里很多人一塊洗澡的習慣,很多人會擔心一旦他們洗上了癮家里也會開支不起。諸多因素的存在,導致澡堂上半年的生意不大景氣,家里日子過得磕磕巴巴。 父親是軍人,有的是韌勁,更不會退縮,苦苦熬了半年,澡堂終于迎來了發展的春天,人氣漸漸旺了起來,大家漸漸都習慣了來澡堂洗澡,很多人還把小孩的澡盆還搬到了澡堂來了。父親增加了免費沖開水項目,來洗澡老鄉當日可以免費沖2瓶開水,周邊居民可以買票沖熱水,這樣以來,澡堂人氣漸漸旺了起來。 父親還在澡堂大廳擺起了棋盤,與大家切磋棋藝,供大家一起娛樂。久而久之,下棋觀棋的人也多了起來,大家在切磋棋藝同時,也成了澡堂的潛在客戶。父親也喜歡鍛煉,左鄰右舍都喊他“老頑童”,他還在澡堂門前支起了一張臺球桌,很多年輕人漸漸都喜歡上了臺球,澡堂生意也跟著慢慢火了起來。 后來,一些經濟寬裕的市民,逐漸改變了觀念,他們在享受物質生活同時,也開始關心起了自己的健康和衛生。由于年輕人承擔著家庭重擔,生活壓力大,很多人逐漸習慣了到澡堂泡下澡釋放下情緒的這種生活。 那個年代,在澡堂,環境相對比較寬松,顧客們可以點起香煙,一起海吹神侃,可以吃些免費瓜子花生,若真正困了,還可以躺在椅子上再睡個甜美的回籠覺。 澡堂簡直就是個小社會,聚集著形形色色的人,當然也是個熔金爐,發生著形形色色的不一樣的故事。 在茶庵鎮,老楊家是大戶,和母親是本家。南街大羅子姓楊,平時嘴無遮攔,在澡堂散扯起來名氣最大,外號”老媽精”。什么家長里短,不論從南到北,天下大事似乎他能運籌帷幄,說起來有聲有色,停都停不下來。 久而久之,在澡堂遇到大羅子講故事大家都習慣了,到后來來澡堂洗澡若哪天大羅子不在,似乎大家會很不自在。 起初,本鎮中學一教書先生來澡堂洗澡,因喜歡安靜,和大羅子還較上了勁,兩人理論了起來,終不是大羅子對手,只能聽之任之了,教書先生若遇到了大羅子在澡堂講故事,即便自己不愛聽,就權當他在放個響屁而已。 可以說,這大羅子名不虛傳,果然本領真大,一天學也沒上過,卻這般自信,一本厚厚的三國演義,說起故事來,他能穿越古今,每一回故事事件都能倒背如流。 若時間允許,他可以一個叉不打,講上一個來回。顧客們起初還跟父親打過他的小報告,說是大羅子管不住嘴,在大廳擾民,希望父親管他一管,父親當初也很為難,到后來這緊張關系慢慢舒緩了,大家不僅習慣了,還聽上了癮,反正是免費的晚餐。 在澡堂,能有他大羅子的光環,也是有他二狗子的天地。二狗子也是澡堂名角,平時油嘴滑舌,在北街小有名氣。 他能講會道,和大羅子齊名,只是風格略有不同。喜歡嘮叨些八卦類東西,豬吃白菜類話題他重來不說。要是哪家小叔子、大嫂子好上了,他才感興趣。那才是他的花邊新聞,他會添油加醋,扯上一圈又一圈,搞得邪乎得很。到最后,連鎮里和所里負責外宣的干部都被他給說服了,入了迷,成了他的鐵桿子粉絲。 據說,這二狗子還真幫所里破了很多案件,為紀委提供了很多線索,當然也惹了不少麻煩。 隨著生意的好轉,供水卻出現了問題,這讓澡堂又陷入了困境,父親很傷腦筋,經過周密調研,父親做出了決定,上午從家里打水,下午從外面運水,保證鍋爐水源充足。 附近大古井水源充足,但路況不好,陰雨天無法通行。食品站水井是最好選擇,離澡堂近,路況也好,這倒成了父親運水的首選。運水是份苦差,每天不間斷,一天要在澡堂和水井之間來回十余趟。 北郢是顧家大戶,就有個混賬小青年,平時驕橫跋扈,沒想到他還雪上加霜,打起了父親運水車的主意,當街要砸運水車,說要收取什么水源費。 父親這輩子性子強,從來沒低過頭,別說他混賬小青年敢胡來,就是天皇老子也不行,父親與其理論不了,就干脆當街給了小青年好看,暴打了他一頓,小青年做夢也想不到,打得如意算盤全泡了湯,還遭到父親的羞辱,只能邊哭邊喊跑回了家。 鄰居們見狀都說,這下父親惹大禍了,捅了個大馬蜂窩,顧家人可不好惹。小青年哭爹喊娘跑回了家,先告了父親的狀,然后召集顧家人馬,心想這下可以和父親理論一番了,但小青年他爹可不是糊涂蛋,一聽到要收澡堂水源費,這下再也不寵小青年了,連他自己都不愿意再出面管這件事了,還警告小青年從今往后不要再在街上鬧事,否則他肯定饒不了小青年。 小青年這下可乖了,從此再也不在街上鬧事了,大家都在議論說,這是父親出面為公家辦了一件大好事。 ...... 后來,隨著鄉鎮企業的快速發展,街上又有幾家澡堂開張了,不僅設備更新了,條件也好了許多,對咱家澡堂沖擊也越來越大,父親經過深思熟慮后,果斷把澡堂給關了,從此茶庵真正意義上的人民大澡堂也就不復存在了。 《大澡堂》 作者:袁遠,資深編輯,作家?!栋不涨嗄陥蟆?007年新聞專題報道人物。六安市連續多屆市兩會簡報秘書。報刊小記者創始人之一。在國家、省、市級刊物和網站上,發布散文、小說和詩歌作品數十篇。 2020年1月,于茶庵成文 作者生活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