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公路之歌:獨庫,獨酷! The Melody of Duku Highway Leon君 信筆游疆 | 7.7 & 7.13, 2019
◆ ◆ ◆ 這一次入疆,我選擇了直接飛抵烏市,與一幫老友新朋在天山腳下會師。我們籌劃著以烏市為起點一路自駕,從北疆開往南疆直到喀什。 而此行最重要的一段旅途將是穿越傳說中的獨庫公路,一條被廣大驢友稱作“一生必走一次”的中國最險峻壯美的英雄之路,被《中國國家地理》官方譽為“縱貫天山脊梁的景觀大道”。 這條公路其實并不長,只有560多公里,之所以能被冠以如此璀璨的頭銜,是因為它所處的環境,以及為了修筑它付出的代價。 更重要的是,它的貫通,使得北疆到南疆路程由原來的1千多公里縮短了近一半,堪稱中國公路建設史上的一座豐碑。但由于上個世紀70年代修筑時的條件所限,獨庫公路征用了數萬名官兵奮戰了10年,其中還有168名筑路戰士把他們的熱血永遠留在了那里。 我們出發的那天,恰好也是我哥們兒大仙的生日,借著他生日趴的名義,大家也順便弄了個啟程誓師的小型儀式。面對未知而充滿期待的旅途,所有人都流露出躍躍欲試的興奮。 ◆ ◆ ◆ 午飯過后,整裝開拔。一行人駕車西出烏市,大概行駛了240公里,就進入油城克拉瑪依下轄的獨山子區,穿過城南檢查站,就正式駛入獨庫公路了。 路邊是連綿起伏的丘陵,面前是如屏風一般層巒疊嶂的雄峻天山,像是沒有盡頭地矗立在渺遠的西域大地上。 ![]()
![]() 連續開了兩個小時山路后,我們在河岸管理站的停車區稍作休息,再繼續向南,就望見了群山之上白雪斑駁的峰尖,像上帝跌落人間的雪頂咖啡,看上去就非常解暑。 ![]() ![]() 我們一路追尋著雪峰在盤山公路上馳騁,大約30多分鐘以后,我們看到“凍土段”的標志牌,這意味著我們即將翻越獨庫公路北段最高的山口,海拔3396米的哈希勒根達坂。 乍一聽這個蒙古語名字太長太難記,大仙教我說,“你就記成'哈根達斯’就行,反正都是跟冰雪相關的”……嗯,似乎很有道理的樣子……隨后的事實證明,哈希勒根達坂確實跟哈根達斯的冰爽感覺有一拼。 隨著汽車離雪山越來越近,海拔也迅速上升,而周遭的氣溫則急轉直下,穿過路旁一片藍的像洗衣液一樣的湖塘以后,前方的道路慢慢被白蒙蒙的霧氣包圍,天空忽然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不一會兒整個路面都濕透了。 ![]() 車子開到一處較為平緩的坡地,我們見到好多游人爬上覆滿白雪的山巖上,歡脫地凹著各種造型拍照,還有光著膀子的猛士在寒風中威武地合影。 這恐怕就是獨庫公路最神奇的地方,一天之內感受四季晴雨的瘋狂切換。三個小時前,還是30多度的炎炎夏日,三個小時后,已經是積雪不化的凜冽寒冬了。 站在黑白相間的冰達坂上,遠眺前方的公路,你會發現山坡上建有一座與巖石渾然一體的隧道樣的建筑,這就是著名的“世界唯一的百米防雪長廊”,可使山頂上的崩雪翻落到路基下的深溝中去,是護衛車輛通行的人工屏障。 ![]() 我們跟著車流排著隊通過了長廊,一出隧道口,迎面就是一座雪白如玉的山巒,像戴著頭紗的新娘。 ![]() ![]() ![]() 而從她身邊走過,公路四周的地貌就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 ![]() ![]() 如果說北段的壓軸戲是哈希勒根達坂的話,那大軸就是我們正在經過的這片叫做喬爾瑪的高山草甸。 每年夏天的冰雪融水,哺育了喬爾瑪的萬物生靈,這里奔跑著屢立戰功的尼勒克軍馬,也生活著勤勞樸實的哈薩克人。 ![]() 穿過喬爾瑪牧區,翻過海拔3200米的玉希莫勒蓋達坂,就離我們北段的宿營地——那拉提,越來越近了。 此時已經到北京時間晚上10點,而白天超長待機的新疆才剛剛夜幕降臨,準備回家吃晚飯的牧民趕著牛羊在路肩上安靜地走著。同樣饑腸轆轆的我們,駛入與獨庫公路十字相交的G218國道,拐進暮色朦朧的那拉提小鎮。 北段220多公里,南段340多公里,按常規來說,最多兩日就能行完全程,但我們打算分兩次走,中途從那拉提草原向西一路悠游到伊犁的邊境霍爾果斯,再穿過唐布拉大草原返回那拉提。 這一程的起點——那拉提草原,是北疆著名的高山牧場之一,并躋身“世界四大河谷草原”之列。 這里三面環山,綠草如茵,清澈的鞏乃斯河奔流不息,陽光明晃晃地打在車前窗上,涼爽的山風迎面吹來,我們就這樣無比愜意地行駛在遼闊的草原和俊秀的群山之間,欣賞著目不暇接的自然畫卷。 ![]() ![]() 沿著河流往下走,就駛入了鞏乃斯林場一帶,碧綠的山坡像簾幕一樣朝公路聚攏過來,山嶺上長滿了茂密的植被,一叢叢高大的云杉和挺拔的圓柏,如劍一般插滿了連綿的峰巒,仿佛陣陣濃綠的波濤漫山遍野,氣勢磅礴。 ![]() ![]() 我們在一片開闊的林間草場旁停住了車輪,草坡上坐落著哈薩克人的氈房,房前有晾曬的衣物和太陽能板,屋后拴著他們養的馬匹。大人們在帳下勞作,小孩看我們走過來,用不太流利的漢語詢問我們是否想騎馬。 ![]() 對于內心里早就覬覦著策馬奔騰的我們,真是正中下懷,孩子們帶我們去挑選合適的馬匹,然后便騎上馬兒,跑到后山去盡情撒歡了。 以前騎馬一般都是在平坦的草原,這回還是第一次在山林間騎馬,難度果然比以往高了很多,好在馬兒還算聽話,沒有玩兒命折騰我,只是略感顛簸地馱著我在山坡上踱步或慢跑。 山脊上的風光格外旖旎,藍天白云,綠樹碧草,牛羊遍地,再多看幾眼就想住下來不想回家了。 ![]() 我們就在這洶涌的綠潮中穿行,看滿坡的白色羊群化作綠海泛起的層層浪花。 ![]() ![]() ![]() ![]() 巴音布魯克是蒙古草原,與之前領略過的哈薩克草原有著迥異的風格。 哈薩克的草原多在山地,伴有溪澗、杉林,而蒙古人的草原則是一馬平川,放眼望去只有些許起伏的緩坡,那種視覺上曠遠的空靈感,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音域寬廣、曲調悠長的蒙古民歌。 ![]() ![]() 發源于天山雪峰上的開都河,從巴音布魯克草原靜靜地流過,細長的藍色河流映照著天空,迂回百轉地伸向地平線的盡頭,這便是讓游人駐足流連的“九曲十八彎”了。開都河的水源,滋養了巴音布魯克的豐饒,也成就了它新疆“最大濕地草原”的美名。 ![]() ![]() ![]()
![]() 前方,我們將經過的是通往庫車的最后一個山隘——鐵力買提達坂,海拔3700米。由于山崖陡峭,車輛必須從隧道通過。這座隧道號稱中國高寒地區最長的公路隧道,長達1894米,隧道里黑洞洞的,沒有照明設施,全靠前后的車燈打光。 ![]() 從隧道口出來就到庫車界了,所以鐵力買提達坂也被認為是南北疆的分水嶺。 用鑲嵌在群山環抱之中的藍水晶來形容這片明麗的湖泊,絕不為過。仔細看,還有種濃縮版的天山天池的意味。 繼續前行,經過有點神似鞏乃斯林場的庫爾干村,再穿過卡爾腦隧道,就進入傳說中的庫車大峽谷了,這是此程南下獨庫公路的最后一個高潮。 ![]() ![]() ![]() ![]() ![]() 庫車大峽谷就是如此典型的丹霞地貌的山谷,沿途連綿的山脈由長期風化的紅色砂巖發育而成,山體凌厲峭拔,猶如一簇簇燃燒的火焰。 這般壯觀的景象,驀地喚起了我對吐魯番火焰山的記憶。 ![]() ◆ ◆ ◆ 當晚上11點天空完全黑下來的時候,我們如期抵達了全程的終點——庫車縣城。這里是一度名噪于絲路的西域重鎮龜茲故地,是曾經亞歐文明交相輝映的十字路口,經此再往南去便是瀚海闌干的金色南疆了。 庫車是獨庫公路的盡頭,也是我們此番新疆公路之歌的休止符,回首來時路,腦海里仍然翻騰著一路上險山峻水的雄奇景觀。 如果這世上真有通往天堂的道路,那我想它應該是獨庫的模樣。 ![]() P.S.:獨庫公路每年通車時間基本穩定在6-10月,不過即使開放也會因為暴雪驟降等突發自然災害封路,所以前往旅行的朋友需要密切留意路況信息;目前,獨庫公路只允許7座及以下的小客車通行,不設班車,想走這條路只能自駕或者拼車;另外,獨庫有些路段沒有限速,但經常會遇到許多徒步、騎行的人,交會時請小心駕駛。 祝大家在久別重逢之后,開啟安全又愉快的旅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