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7-22昨天練車時,被教練“罵”了。 其實,說是“罵”只不過是教練當時和我說話比較沖而已,但因為教練平時很有耐心,基本不對我們學員發火,所以他用憤怒的語氣批評我開車時沒有握好方向盤,讓我有點兒不能接受。 或許是他的語氣讓我覺得自己比較笨,在其他學員面前丟了面子;亦或是認為他很討厭我,傷了我的自戀,總之整個中午,我的心情都比較低落。 到了下午,我一下子想通了,因為我覺得自己在浪費時間,同時,教練指出我的錯誤或問題,是正常,且正確的事,比那些糊弄學員的教練更負責。 更為重要的是,我知道了自己不開心的原因,即害怕被人討厭,但那又怎樣呢?就算教練真的討厭我,我就不學車了嗎?我不能因為別人的否定或批評就輕易放棄吧? 于是,我告訴自己,被人討厭,并不等于我不夠好,而且,有時被人討厭,也是一件好事。 今天的文章,我就從心理學角度說說。 1期待別人喜歡自己的人生是艱辛的每個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同,期待有人喜歡自己,因為那是人的需求,但一直期待著別人喜歡自己,將是一個艱辛的人生。 因為我們不可能讓所有人喜歡自己,就像我們也不會喜歡所有人一樣。 但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只為滿足他人的期待而活著。 就像小說《無聲告白》里的莉迪亞,她就是為了完成父母心愿,實現父母夢想而活著。她在家里假裝給朋友或同學打電話,為的是讓爸爸開心,因為爸爸希望她是一個合群的孩子; 她假裝自己很勤奮,愿意學習,為的是讓媽媽高興,因為媽媽希望她將來有個不一樣的人生,出類拔萃;她甚至假裝自己是一條狗,因為她只有順從,不會反抗。 為了滿足父母期待,渴望得到父母喜歡的莉迪亞,最后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這是一個虛擬的故事,但這個故事背后反映出來的問題,卻是真實的,因為有太多人活著只為了讓別人喜歡自己。 被別人喜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因此失去自己,否則活出的人生也是別人的。 正如蔡康永說的:“喜歡有那么重要嗎?喜歡只是人際關系的一種而已。我們活著有更好的原因,不是只是為了被喜歡而已。” 2有人討厭自己,未必是一件壞事前面說了,當我們一直為了讓別人喜歡自己而活著時,會失去自己。 就像我為了教練一句批評的話,而難受一個中午,就是得不償失:因為我把自己置身于負面情緒中,不僅浪費時間,還讓自己失去了獨立思考的機會。 而當我想清楚了,有人討厭自己,沒什么大不了時,我就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身上,這時再回想教練說的話,想到的就是下次怎么做會更好。 其實,這就是轉換思維方式的問題,只是很多人把自己囿于其中,痛苦不堪。 有人討厭自己,那是別人的事;我們能否接受別人的討厭,那是我們自己的事,這需要做好區分;有人不喜歡自己,很正常,因為我們是不完美的人,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我們能否接受自己的有限性,看到自己的不足,那是我們自己的事,這同樣需要做好區分。 當我們能夠想清楚這些問題,就會意識到,有人討厭自己,是一件好事,因為那意味著,我們的內心已經強大,不怕別人討厭或不喜歡自己,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認清了自己,了解到自己的缺點,這會讓我們變得更好。 所以,有人討厭自己,并不是一件壞事,我們要學會轉換思維,這樣才能看到其中的好處。 3.擁有被討厭的勇氣,才能擁有自由的人生《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說到:“如果在我面前有'被所有人喜歡的人生'和'有人討厭自己的人生'這兩個選擇讓我選的話,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后者。比起別人如何看自己,我更關心自己過得如何。也就是想要自由地生活。” 這說明,我們獲得幸福的勇氣,也包括被討厭的勇氣,或者說,擁有被討厭的勇氣,才能擁有自由的人生。 那么,我們怎么做到不怕別人討厭呢? 首先,通過反省,意識到自己過于在于別人是否喜歡自己的想法,然后轉變觀念。 就像我通過反思自己,明白了自己當時不愉快的原因,進而意識到需要改變想法。這樣的自我審視,很有必要,因為那會幫助我們深入了解自己。 其次,敢于表達,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然后付出行動。 生活中有些人害怕別人不喜歡自己,就把自己的真實想法隱藏起來 ,不敢做自己,甚至不敢拒絕,而這就需要在意識到自己問題的同時,敢于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比如,父母習慣強迫我們做事(除了父母,還可能是其他人),我們害怕父母不喜歡自己,總是委屈自己,而如果我們想要擁有被人討厭的勇氣,就需要擁有敢于做自己的勇氣。 當然,做到這一點不容易,但可以先在小事上尊重自己的真實想法,然后慢慢把不怕被討厭的勇氣運用到其他事情上。 再次,多關注自己人生中其他值得追求的事情。 除了被喜歡,我們的人生還有很多事值得去追求,比如,看看美麗的風景,讀讀有趣的書籍,等等,總是人生很短暫,不要把時間都用在讓別人喜歡自己身上。 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多體驗和感受自己對自己的喜歡。 因為自己喜歡自己,自己愛自己最重要。 本文完 感謝您的閱讀 文/學乃身之寶責任編輯:一只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