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在抗戰中淪陷十四年。九一八事變后為進一步侵略中國、奴役東北,日本帝國主義在東北淪陷區建立了鎮壓中國人民抗戰的機構組織,包括了軍隊、憲兵、警察、特務4種類別,又因為日本扶植了偽滿洲國政權建立法西斯統治,這套鎮壓機構分成兩部分:日本關東軍、日本憲兵、日本警察、日本特務,以及偽滿洲國的軍憲警特。 現在我們常以日本軍模糊地統稱侵華的日本帝國主義力量,其中日本憲兵隊在中國非常“出名”,這些憲兵常常充當長期騷擾掠奪百姓、搜查逮捕抗日軍民的“治安員”角色,在抗戰影視作品中憲兵的暴虐形象也屢見不鮮。在抗戰期間,日本憲兵隊究竟是什么兵種?在中國,他們的主要任務是什么?對中國造成了什么樣的破壞? 一、日俄戰爭——日本關東憲兵隊的由來在九一八事變之前,日本已有憲兵隊組織,最初成立于1881年,但日本憲兵隊的侵華源頭是1904年的日俄戰爭。日本長久地覬覦我國滿蒙地區,日俄戰爭勝利后,逐步地利用憲兵組織對東北進行勢力滲透。 1904年秋,日本已經占領旅順、大連、金州等地,并在此建立了軍政署、遼東守備軍司令部。軍政署內包括了40多名日本隨軍憲兵,主要負責旅順等被占領地區的行政事務。次年,日本將遼東守備軍撤銷改為遼東兵站監,軍政署撤銷改為關東民政署,其職責仍舊不變。 利用這兩個組織,日本在旅順等地的重要交通線路、鐵路城鎮附近駐扎了6個獨立守備軍隊和1個師團,期間,關東民政署下的憲兵正式編制為關東憲兵隊,憲兵隊總部設在旅順,隸屬于關東都督府,并在東北各地設立了憲兵分隊。 日本軍方對憲兵隊的最初職責定義為:“對日本駐軍執行軍事警察責任,對關東洲滿鐵附屬地執行行政與司法警察責任。” 這么看來,日本憲兵隊仿佛是某種特殊警察,然而實際上日本憲兵隊直轄于關東司令部(1919年關東都督府被撤銷),1932年劃歸于日本關東軍作戰序列,此后日本憲兵隊不再行使司法警察以及行政的職責,他們性質實為軍事警察,任務實際上只有一個——鎮壓東北中國人民的反抗。 二、九一八事變后,日本關東憲兵隊的發展從1904年日俄戰爭到1931年九一八事變前夕,日本關東憲兵隊發展十分迅速,憲兵隊規模逐漸擴大。1929年底,在東北的日本憲兵隊已有本部1個,分隊8個,分遣所7個,總共212人。1932年,日本關東憲兵司令部成立,遷入沈陽,將分隊改編為兩個憲兵隊基地,并從日本調來更多憲兵,此時人數達到500余人。 為適應關東軍侵占中國東北各地的需要,憲兵隊編制時不時改編,例如1932年改編奉天憲兵隊,共115人,負責在沈陽等地“維持治安”,封鎖當地交通、中國銀行。隨著戰爭形勢的發展,日本憲兵隊在1935年之后規模進一步擴大,承德、佳木斯、東寧等地都設置了憲兵隊本部。 著名日本戰犯東條英機調任為關東憲兵隊司令之后,加強了以憲兵為中心的東北日偽鎮壓機構的計量,次年,日本憲兵隊總人數達到了1400余人。日本憲兵隊此時已有19個本部,105個憲兵分隊,61個分遣隊。 1939年之后,為滿足侵略需要,日本憲兵隊還設置了特種憲兵隊,例如新京建立的第八六憲兵隊,該隊伍是一支無線電探查和化學偵查特種憲兵隊,以及憲兵教習隊、特別警備隊,分別負責訓練憲兵以及搜集情報工作。 另外還成立了思想憲兵隊,專門負責研究和處理中國各階層人民和日偽機構要人等的思想動向。1941年,憲兵人數達到3894人,并先后成立了三支野戰憲兵部隊,參加對蘇戰爭。 總體上看,日本憲兵的人數并不多,但權力卻很大,實際成為了日偽鎮壓機構的核心和指揮。在這一系統中,日本憲兵隊的法西斯統治鎮壓活動不僅得到了日本警察、特務的輔助,麾下還有數量龐大的偽滿洲國憲兵、偽滿警察和特務。 到1937年,日本警察約6600人,偽滿警察則達到了7.7萬人,這些偽滿國軍憲警特,都由日本軍方指揮,成為日本殖民統治的工具之一。 三、日本憲兵隊的侵華暴行日本關東憲兵隊的設置本質上是為了配合日本軍的對華侵略,該機構的首要暴行正是配合日偽軍屠殺鎮壓中國軍民。九一八事變之后,日本殖民統治激起了東北人民的強烈反抗,抗日軍隊在反日情緒的高漲中迅速發展起來,給日本的侵華活動造成了很大阻礙,因此,這一時期的憲兵隊的主要任務就是配合日軍和偽軍圍剿抗日力量。 1932年4月,日本守備隊和憲兵隊制造橫道河子慘案,屠殺逮捕中國民眾數百人,奸殺婦女、掠奪財產。同年撫順憲兵隊等軍憲在平頂山實施慘無人道的大屠殺,中國平民共死亡3000余人。1935年吉林日偽憲兵隊與偽國都憲兵隊配合關東軍在吉林永吉縣捕殺抗日軍民,次年6月,偽國都憲兵隊60多人在長春市殺害了海清抗戰首領和村民。 1940年到1941年日偽憲兵在哈爾濱制造“三肇慘案”,逮捕100余名無辜中國人民嚴刑拷打,40余人被槍殺焚尸,艾青山、徐子軍等共32位烈士在肇州被殘忍殺害,此后在一年時間里共殺害了730多位抗日烈士。 日本憲兵隊日常“維持治安”,經常帶隊在中國百姓居住區進行搜捕、調查,殺害無辜群眾,中國民眾對其深惡痛絕。據統計,在1932年到1936年期間,日偽軍警在中國殺害了48000余中國民眾。 除此之外,日本憲兵隊另一主要目標是捕殺殘害中共地下抗日武裝人員。1933年鶴立日本憲兵隊、日軍在湯原縣逮捕幾十名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和愛國群眾,經過酷刑拷打后將縣委書記裴治云等12名革命烈士及家屬殘忍活埋。 東條英機指揮時期日本憲兵隊加強了情報偵查工作,對中共地下反日組織進行了高強度的偵查破壞,類似捕殺地下共產黨員的行動層出不窮,1936年關東軍司令部發布了處理共產黨有關人員的規定,授權日本憲兵隊可以不經法律調查而直接處死相關人員。在此期間,日本憲兵隊殺害了4300余位革命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