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Bilin君又雙叒給大家介紹一位上岸學長~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上岸之路。
如果說要給我的考研經歷做上一次總結的話,能夠一一說出口的東西實在太多了,簡而言之的話又不能全然表述我的心意。
徘徊在這矛盾之中,于是我試著去用幾段文字來闡述我想表達的,要與眾不同卻依舊飽含了的誠心誠意。 簡短介紹一下自己,雙非一本,本科心理學,應屆考研,上岸北師專碩,總分430+,專業課285+,英語80+。 和大多數經驗貼可能有所不同的是,我想撇離所謂的“千篇一律”的方法和“途徑”來講述這一段經歷。也許在很多人看來,這是一段很成功且值得夸耀標榜的經歷,實則當事人表示,只是一次有因有果的順其自然,偶然碰上了好運罷了。 為什么選擇心理學考研 從考研這個決定開始。 我一直知道,我對心理學存在幾絲可能不切實際的幻想與熱愛,所以下定決心是要去繼續學習心理學的,達不到保研的要求,考研也就無可厚非了。沒有多少功利,沒有一股腦的必須如此,沒有完美的職業規劃,有的是,我知道好與壞,可能不全面,但我會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個人覺得,這是很重要的,不論是考研還是考什么學校與方向,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去選擇這個,你才能知道這是你自己的選擇, 要么你盡力了成功,要么你盡力之后還是失敗了, 無論結果如何,考研都不會變成一件后悔的事情, 這樣你才能在無盡的重復日子里堅持下去,或者試著堅持下去。 關于“科學備考”,“學會享受” 除此”選擇“之外,我更想說的是,“科學備考”,“學會享受”。首先是時間,學習時長永遠不是重要因素,而是有沒有用“心”。 維持一個高度的效率,在此之上的時間才是越多越好,沒有效率的時間,除了拖累自己的身心,感受無盡的折磨之外,似乎得到有益的回饋實在太少。其次是清醒,考研是一件你自己去要做成功的事情。 這件事情需要你不僅付出學習上的努力,還需要各種策略與頭腦。策略就包括了,選擇什么樣的學校與專業?怎么樣學習更佳有效率?什么時間段需要做什么樣的事情?怎么樣可以背的更加牢固?怎么樣可以復習的更加及時?……涉及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都需要你不斷的有自己的想法去解決。而這,需要你保持一個清醒的態度,時刻反省自己今天一天的事情做的怎么樣,不斷聽取建議的同時也保留自己的想法,吸取別人的經驗與教訓來適應自身做的更好。 事實就是,仔細想一想考研對你來說是一件什么樣的事情呢? 首先,這是一件你自己選擇變得更加優秀的事情, 然后需要你不斷的磨練自己的意志,去變成一個能夠堅持一個好的習慣的人, 所以,既然這樣,想到這里,這是一件能夠讓你變得更好的事情,那理所當然的應該去享受美好呀。現實中有很多短暫的快樂,一段又一段無意義的短視頻可以讓你感受到快樂,放縱的熬夜與游戲可以讓你快樂,玩世不恭的懶惰也可以讓你快樂,但這樣的快樂太過飄渺,轉瞬即逝,最后收獲的只是一片虛空。 快樂,是需要痛苦進行對比的情緒。
越感痛苦,快樂才顯得更加真實,更加富足。 無需自我感動,踏實認真,平平淡淡,緩慢渡過,堅持做好這樣一件事情,考研最后的結果于你而言,至少在某種程度上不在那么的重要了。考研只是一件你獨自選擇去做的事情,以后你會面對更多甚至更加繁瑣的事情,在考研這樣一趟旅程中,收獲那些習慣,得到這樣一份成長的經歷,往后去做了那些選擇時,想必也更有信心,力量。
首先還是,思維導圖! 學習新的知識,要成系統是一個需要不斷反復重復以及汲取的過程。 在這之中,有各種各樣細小而且繁瑣的零碎知識點,要能夠將這些知識點聚合在頭腦中,就需要一些特別的方法。而這方法,最好就是列所謂的框架,思維導圖。但是,列框架只是一種途徑,列框架的本質是需要你不斷的復習。專業課北師有好幾本,就普心來說,從一而終的由第一章列到最后一章,只是一個過程。最后的結果只是一張白紙,需要的是,你不斷的在張白紙上進行一次又一次的復習。能夠先記住框架,在將框架中所包含的細小知識點給記住。 先從宏觀記憶,在從微觀記住,分層次分重點的,依次而過,對于記憶知識點來說,也十分的有益。 其次,我來仔細回顧一下我的備考經歷。 我做了哪些事情呢? 首先是單詞部分,我將網課反復看了2遍,單詞書使用了xxx詞,單詞的邏輯。 前一本單詞書,反復背了5遍,并聽寫過一遍重點的單詞,后一本單詞書背了幾個重點的章節,例如經濟類,法律類的單詞。 隨后看了xx的蹲坑詞匯,英語1和英語2,共計20單元,反復5遍。之后的長難句,閱讀等等,其實做的和大家說的差不多。 英語1和英語2的閱讀都反復做過,所謂的大大小小的網課也看過不少,曾經還在公眾號上看文都何老師的“每日一句”,至于效果的話,仁者見仁。可能很多同學對英語望而畏懼,其實不必。 期望放低,事情多做一些,不偷懶,做好規劃,保底60是穩穩的。 政治是我并不喜歡的部分。因為可能之前所看的相關哲學的書籍,讓我特別“唯心”? 并不是特別喜歡政治部分里面相關“唯物主義”的闡述。但是畢竟是考試,所以也做了很多的準備,希望大家不要像我這樣。暑假刷完了強化班,之后九月份開始陸續刷題班,技巧班,知識精講,30天70分等等,到了11月,各種世面上所有的押題卷都會拿來做上,這里我個人建議一套卷子可以重復多買幾套。比如x四x八,直接各買兩套,一套認真做第一遍,之后隔一段時間認真做第二遍,第一遍和第二遍重復都錯的地方,就需要你十分好好注意一下了。大題的背誦就因人而異了,跟哪個老師其實都可以。 專業課我則是先將312的統考書籍拿來仔細前前后后過了3-5遍,跟著文都的網課,先自己看完一遍教材,之后一節網課,一章知識精講,一節書,一個框架,一章節筆記,一章習題。  個人推薦文都的網課和高爾基—知識精講,阿范題,等等一套書。把312的相關知識前前后后梳理明白了,9月份開始整理《心理學與生活》,《社會心理學》。這個時候,其實自己看書就可以做到游刃有余了。哪些是重點,哪些需要仔細看,心里都已經有數了。將課本好好仔細的多看看,也是框架,習題,只不過沒有詳細的網課解析了。因為越往后,政治英語作文等等需要背的,會越來越多,早一點開始,一方面后面會記得更牢固,一方面自然可以給后面節省時間。例如普心,你知道普心有幾個版本,至少熟知的要知道,梁寧建,黃希庭,彭聃齡,津巴多。 然后彭聃齡的知識點特別重要,除此之外是心理學與生活。能夠做到彭聃齡的書整個知識框架在腦子里一共12章節, 然后重點章節在記憶思維能力人格等等,記憶又包括短時感覺長時工作記憶等等,隨后細小的知識點要注意, 比如,逆行性遺忘,順行性遺忘,長時程增強作用LTP等等。對于心理學與生活來說,同樣能夠做到如上所說的狀態,并且還要悉知這一個知識點和彭聃齡上的有何區別。這樣答題的時候,這一道題如果是感覺更偏向普心時,可以將普心的內容答完全,之后在此基礎之上,補充心理學與生活的內容。我覺得這才是將背誦任務進行的很完美了。 其他專業課書籍的背誦也大同小異。知識深深印在腦子里,但是又能夠觸類旁通。
上考場前能夠有這樣一個心態,“我不會的,大概也沒有幾個人會了,別人會的,我能夠答的比他們更加全面而且仔細。” 這樣一來,專業課也就“高處不勝寒”,大概是孤獨求敗了吧。 最后,今年的復試依舊是線上,答題過程也很輕松,沒有所謂的偏難怪的刁難,有的只是綜合實力的考察,踏實,認真的準備之后,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績。 
寫在最后 不要妄圖用“我報了輔導班”來作為一個理由,回避考研需要自己去付出努力的一個現實。報或者不報輔導班都只是圍繞考研的一個策略,報了班,你就可以不用努力了嗎?買了卷子,就可以不用背書了嗎? 本末倒置所帶來的,是對自己的背叛,只有在清晰思考完這樣一類問題之后,才能夠去正視所有的選擇。綜上,感謝這短暫一年我的努力,以及所有所有老師的幫助,包括微博一次又一次回復留言的老趙,蕭蕭老師等等,還有太多小幸運。生活不僅僅只是考研,快樂是需要痛苦對比的情緒,祝每個人擁有為自己的選擇奔赴的勇氣,和敢于承擔的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