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在《清平調(diào)》中夸贊道楊玉環(huán)時說道:“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眾所周知,楊貴妃位列我國古代四大美人,還一個讓大唐精神酥軟的美女。而李白詩句中的“飛燕”并不是婀娜多姿,輕盈靈動的燕子,而是指漢成帝劉驁后宮中的美人趙飛燕。 因為體態(tài)輕盈,傳說能在掌上起舞,所以趙飛燕和豐腴華貴的楊貴妃并稱為“燕瘦環(huán)肥”。趙飛燕與妹妹趙合德相繼得到漢成帝恩寵,在后宮滋潤了十余年。 漢成帝沉迷酒色,無心理政。獨得恩寵的趙氏姐妹有著絕對的話語權,為此漢成帝廢掉了結發(fā)妻子許皇后。《漢書》記載:“趙飛燕譖告許皇后、班婕妤挾媚道,祝詛后宮,詈及主上。許皇后坐廢。”許皇后都保不住了,劉驁身邊的另外一位女人——班婕妤自然也沒有好日子過。 ![]() 班婕妤是個懂得進退,又很有才能的女子,為什么敵不過趙飛燕趙合德姐妹呢? 班婕妤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著名令尹“斗谷于菟”的后代。到了西漢,班氏這一脈的規(guī)模逐漸縮小。班婕妤的父親——左曹越騎校尉班況并為人所知。盡管如此,和同宗后代相比,班婕妤也算得上不一般了。 《漢書》的作者班固便是班婕妤的侄孫;續(xù)寫《漢書》的班昭是她的侄孫女;出使西域,受封“定遠侯”的班超也是她的同宗后輩。 再說班婕妤,她的才華天賦非同一般,擅長辭賦,關鍵是從小就通曉事理,深受喜歡。 班婕妤十六歲時,被漢成帝選召入宮。后宮深似海,開始,班婕妤并沒有得到漢成帝劉驁的喜歡。是種子就會發(fā)芽,班婕妤越長越美麗,贏得了漢成帝的歡心。史載:“婕妤誦《詩》及《窈窕》、《德象》、《女師》之篇。每進見上疏,依則古禮。”然而,班婕妤并不是靠顏值吃飯,她良好的修養(yǎng),出眾的才華逐漸顯現(xiàn)出來,甩開其他妃子一大截,漢成帝心里高興得很。 ![]() 因寵而驕橫往往是妃子的宿命,而班婕妤卻并沒有因為皇帝的喜愛而變得驕縱。有一次,漢成帝想要和她一同乘車游園,她卻婉言謝絕:“觀古圖畫,賢圣之君皆有名臣在側,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輦,得無近似之乎?”賢明的君主都是和賢臣同行,只有亡國之君才喜歡妃子常伴身旁。 一個妃子的認知到了這種程度,還真的要給班婕妤點贊。 她這么一說,漢成帝只好作罷。 和趙飛燕相比,班婕妤是一個美女,更是一個才女。 而對喜歡淫樂享受的漢成帝而言,他需要趙飛燕那樣曲意逢迎、賣弄風騷、見風使舵的女人。 班婕妤始終德高行穩(wěn),言行規(guī)矩。理性,讓一個優(yōu)秀的女性慢慢被皇帝撇開。 漢成帝對班婕妤的處處管束感到厭煩。盡管王太后十分喜愛這個很有分寸的妃子。“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有班婕妤這樣的女性在皇帝身邊,太后感到非常高興。 而樊姬對楚莊王而言,很有為人之師的味道。楚莊王執(zhí)政前期沉迷打獵游樂,但在樊姬苦心勸告后痛改前非,勵精圖治、銳意進取,很有浪子回頭的勇氣。而漢成帝是一個天生的花花公子,好壞不吃,無可救藥。班婕妤不斷規(guī)勸,他還是沉迷于聲色犬馬。 ![]() 趙飛燕、趙合德姐妹入宮后,漢成帝一頭扎進去,“上見飛燕而說之,召入宮,大幸……有女弟復召入,俱為婕妤,貴傾后宮。” 一個趙飛燕還不夠,又加上一個趙合德,漢成帝劉驁徹底倒在了這姊妹倆的溫柔之鄉(xiāng)。 色是刮骨鋼刀,色更是權力克星。 趙氏姐妹仗著皇帝的寵幸,在后宮仰著頭走路不說,還常常提出非分要求,漢成帝有求必應,言聽計從。為了鞏固既得利益,趙氏姐妹陷害皇后、班婕妤,一步一步把所謂的情敵逼上絕路。 漢成帝開始打壓班婕妤。無可奈何,班婕妤請求侍奉太后,趁機遠離趙飛燕趙合德的視線,以求保全。 為妻助夫、為臣佐君。歷史從來不缺少美女,但歷史缺的是能夠一心輔佐皇帝的美女。 班婕妤在趙氏姐妹的奸詐計謀中選擇了逃避,這是一個人的宿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