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名稱已清空 主播/童童來源/愛家有道(ID:trgfajyd)華中師范大學戴建業教授談起自己30多年的婚姻生活時,說了這樣一段話:“對愛情、婚姻萬萬不可'胸懷大志’,'志向’越大必然痛苦越深,要求越多收獲越少。”兩人世界里,你可以對自己“高標準”,但不可對伴侶“嚴要求”。 以改變對方為目的的婚姻,一定過得累。姑父和姑姑的婚姻就是如此。 姑父是個時間觀念特別強的人,和別人約定了時間,只會提前從不遲到。姑姑愛磨蹭,時間觀念極差,幾乎沒有準點的時候。 約會時,姑父會等一下姑姑以示風度,結婚后,姑父就有點吃不消了。 說好5點買菜回來,姑姑5點半還不見人;說了孩子4點放學,結果姑姑3點50才出門。為了這些小事,他們吵得雞飛狗跳。 吵得最厲害的一次,是家里老人八十大壽,作為兒媳的姑姑特意提前出發,但因為堵車還是遲到了。 姑父氣得揚言要離婚,老人家淡淡地說:“都生活這么多年了,你還不了解她嗎?誰還沒點壞毛病,你脾氣急,她不也一直讓著你嗎。”結婚前沒改過來的毛病,一輩子都很難改了,除了相互包容又能如何呢? 姑姑的磨蹭已經成為他們婚姻里的頑疾,但磨到現在早已沒了脾氣,而姑姑到現在也還是沒有改變。 婚姻中這樣瑣碎的細節太多了。改變不了對方的時候,就改變自己,選擇去接納。 都說水火不相容,這對歡喜冤家生活了30多年,最后不再費力改變對方,日子也就平靜了。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span>夫妻本是兩個獨立的個體,只有學會接納不同和包容缺點才能讓婚姻美滿、幸福。娛樂圈里,劉嘉玲和梁朝偉夫婦是一對非?!傲眍悺钡慕M合。一個動如脫兔,一個靜若處子,卻能恩愛30年。 梁朝偉性格內向,不擅社交,喜歡安靜。 有一次劉嘉玲的好友結婚,邀了她們夫婦一起去參加,有人過來敬酒,梁朝偉直言道:“我干嗎要和你喝酒啊?!?/span>結果弄得對方十分尷尬。 了解他性格的劉嘉玲并沒有開口指責,而是過來打圓場,笑著擋住了那杯酒:“對不起,他不喜歡喝酒,我來幫他喝吧?!?/span>劉嘉玲的性格開朗、大膽、獨立而堅強,她喜歡熱鬧,也是有名的派對女王。當她招呼好友來家里打麻將時,梁朝偉安靜地在一旁給他們沏茶。 吐槽起自己的老公,劉嘉玲也能喋喋不休:“我們家里那個不講道理已經到了最高境界,他是連話都懶得和你講;最受不了我家那位是穿著鞋子躺在床上睡覺的;房子要重新裝修了,他拎了包就走了,等你全部裝修好,他拎了包就入住了;一不開心就自己跑到英國喂鴿子去了。”但當她吐槽老公的這些缺點時,依舊是滿臉溺寵。 他們的性格和生活習慣如此不同,卻在一起30多年,把婚姻經營成了最理想的樣子:給對方自由的空間,你可以做你自己,不用為了彼此去改變什么。 劉嘉玲是一個內心足夠強大的女人,她已經全然接納了梁朝偉和自己的不同。 有心理研究表明:我們在婚姻里的渴望,其實是童年未被滿足的情感填補。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 梁朝偉安靜憂郁的性格也與他童年的家庭生活有一定關系。 每一個性格缺點的背后,可能都是一種童年的創傷。當明白了這點,我們對伴侶那些“不順眼”的習性就會多些包容。 我們都曾天真地以為,與靈魂伴侶結合才能圓滿,這其實是個錯覺。 胡適的婚姻,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離幸福很遠,與他同時代的知名文人,幾乎無一例外地做了包辦婚姻的逃兵,唯獨他沒有。 他不忍拒絕母親的好意,只好娶了家里介紹的農村女子。 一個是學貫中西的泰斗,一個是目不識丁的農村女人;一個儒雅溫存,一個潑辣率直,差別如此之大,怎么相處呢? 但事實是:他與精神上無共同語言的文盲妻子不僅相處融洽,還甘心受到她的管教,好男人的“三從四德”就是他的寵妻原則: 太太外出要跟從,太太的話要聽從,太太講錯要盲從。太太化妝要等得,太太發怒要忍得,太太生日要記得,太太花錢要舍得。他的朋友笑他:“胡適大名垂宇宙,小腳太太亦隨之?!?/span> 遇到胡適這樣的國民好老公,確實是這個女人的福氣。 但,更重要的是胡適自己也是幸福的,他說: “情愿不自由,也是自由的一種,其實心甘情愿地被束縛,很幸?!?..” 有的人是“選我所愛”,結果對所愛要求諸多,發展到相互傷害,當最初的幻想破滅,對方達不到自己的要求時,往日的愛情就被埋葬在了每日的指責和不滿中。 而胡適是“愛我所選”。婚約是承諾,既諾之,則守之,既守之,則善待之。少些比較,少些不滿,少些要求,付出無所求,幸福自然來,日子就過成了詩。 在婚姻中,我們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希望對方按照我們的要求去改變。但最后,絕大部分夫妻爭吵了一輩子,對方都沒有改。 有一次,導演李安參加了《魯豫有約》,談到家庭關系,李安說:“我做了父親,做了人家的先生,并不代表說,我就自然可以得到他們尊敬。你每天還是要來賺他們的尊敬,你要達到某一個標準。”婚姻里有好也有壞,這不過是生活的本來面目。 哪有什么天生的神仙眷侶,不過是認清事實后的包容。嘴巴磨出泡也很難去改變對方,說多了還會引發爭吵,不如學會接納那些不完美。 如果不能明白這一點,就像一個不會游泳的人,怎么換游泳池也還是不會游泳的。 當我們只關注自己的給予,而不是索取,只要求自己,而不要求對方,就找到了打開幸?;橐龅慕痂€匙。作者 :愛家有道(ID:trgfajyd),是竹妃紙業有限公司用以傳播傳統文化的垂直訂閱號。希望與您一起用傳統文化的智慧,把日子越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