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位:在后臂肱骨之外側(cè),距肘橫紋二寸五分。 主治:脊椎骨脫臼、脊椎骨脹痛、腎臟炎、腰痛。 取穴:手臂下垂,在后臂肱骨之外側(cè),距肘橫紋二寸五分是穴。 手術:針深三分至五分。 穴名新釋:本穴穴名后椎,穴在后臂,能治脊椎病,故名后椎。 定位及取穴:后椎穴位于三焦經(jīng)上,約當清冷淵穴上五分處。 現(xiàn)代解剖: 肌肉:三頭肌外側(cè)、有喙肱肌在深層。 血管:肱動脈、橈尺動脈。 神經(jīng):正中神經(jīng)、尺神經(jīng)。 1.位居三焦經(jīng)上,基于腎與三焦通之原理,治療與腎有關之脊椎骨脫臼,脊椎骨脹痛、腎臟炎、腰痛確有顯效。 2.本穴穴名后椎,能治脊椎病,貼骨進針益見治骨之效。 |
|
來自: 昵稱72145026 > 《董氏針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