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少了,節假日沒有地方去上輔導班了,孩子的時間怎么辦? 考試少了,孩子的壓力小了,會不會放松學習了? 分數用等級評判了,難比高下了,會不會沒有積極性了? 要大量閱讀,看什么書、怎么看、到哪里看? 光抱課本不夠了,怎么應用、到哪里實踐? …… 1 變“分數觀”為素質培養 要分數并不錯,但現在有種傾向是唯分數論,以分數評判優劣,分數高就是好學生,分數高就能進名牌學校。結果名牌學校也會出現賣國求榮的叛徒、忘恩負義的逆子、損人利己的毒瘤、自私自利的小人……雖為個別,但著實讓人唏噓感嘆,應該說這是重智輕德的結果。現在明確要求衡量標準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素質,而且一般考試用等級評判,優劣不在一兩分之別。因此,當父母的眼光不能只盯考幾分,要著眼以德為先,全面發展。 2 變“題海術”為夯實基礎 多年來與追求分數相應的是大打題海戰術,把孩子圈在試卷中,整天刷不完的怪題、難題。現在要求的是根據教學大綱要求抓實基礎,降低考試難度。因此家長不能把精力放在買各種試卷,把孩子關在房間苦苦地做題到深夜。應該督促孩子吃透教材,鞏固老師課堂傳授的知識,及時進行知識梳理。 3 變“本本論”為知行合一 過去認為督促孩子記熟課本知識就算學好了,現在講究的是知識的應用,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必須在學校減少作業量省出的時間中,指導孩子邊讀書、邊動手、邊實踐,把知識學活了,知識和能力一起成長。 4 變“封閉式”為開放管理 與上面相應的是管理方法的改變,不能平時學校家庭一線,也不能節假日家庭輔導班一線。孩子沒有自主支配時間,怎么能“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怎么去實踐鍛煉培養能力?要開放讓孩子廣泛閱讀,要開放讓孩子發展興趣特長,要開放孩子到生活中去,到社會大課堂去。 5 變“服務型”為科學指導 從服務角度講絕大部分家長可堪為模范家長,吃、住、用都管到了位。但孩子成長必需的遠遠超出這些。如目標定位、學習方法、時間安排、網絡應用、書籍選擇、人際交往等等,都有困惑,需要指導。現在處于變革時期,孩子也有諸多不適應,更需及時指導,以避免走彎路。 6 變“獨打法”為合作教育 力量的整合這是老話題,在孩子成長的每個時期都需要。在變革時期光靠家長一方努力,有些問題解決不了,更需要家庭、學校、社會配合,步調一致,互相補充,擰成一股繩。在這中間,作為孩子法定的監護人,要發揮主觀能動性。 作者簡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