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對鬼怪頗感興趣,其實古人也不遑多讓,比如下面這個人。 在唐開元年間湖州吳興郡的武康縣,有一家來福客棧,據說店里有鬼,這天一個叫蘇子安的少爺帶著一個小廝住店,有好事者叮囑他店里有鬼,但這人膽大心直,毫不在意。 夜里,蘇子安果然聽到有人在一間一間地敲門,一個凄慘陰森的女聲喊著:“女兒,女兒……” 蘇子安盯著房門,只見“刷”的一下,門窗自開,冷氣撲面,一個似乎只有上半身的鬼飄了進來,身穿白衣,披頭散發,整張臉恐怖異常,直沖蘇子安面門! 蘇子安雖然膽大,也沒有見過這陣勢,一下子拿手護住頭,只見女鬼嘟囔道:“你也不是,你也不是……”扭頭飄走了。蘇子安穩住心神,只聽敲門聲越來越遠,等到雞鳴三更,整個客棧才恢復平靜。 蘇子安想,這個女鬼不害人反而找人,其中定有隱情,不如管上一管。他就跟店主說再住一晚,小廝說什么也不敢住了,自己搬到了一個柴房里。 第二天女鬼果然如約而至,蘇子安事先燃起三根香,開著門窗等鬼,那女鬼吃到香火,安靜下來,合起雙手似乎在道謝。蘇子安就問:“大姐你有何冤情?”誰知此鬼能聽懂人話,還對他講起了自己的故事。 原來這個鬼生前叫孫成娥,丈夫死了,她就帶著金銀細軟和六歲的女兒投奔娘家。等她們投宿到這里,天下大雨,連下了五天,住在客棧里的幾個人就互相結識起來,一個青年人搭訕說自己叫寧康,尚未婚配,孤身在外求學,現在因事準備回家。寧康看起來和善大方,孫成娥欣賞他,慢慢就將家中之事全盤托出。 一日傍晚,寧康冒著大雨從外面買來卷餅,說這是當地小吃,寧康自己吃一份,也給孫成娥母女一人一份,孫成娥和女兒吃了,夜里照常睡下。 等孫成娥醒來,發現自己赫然已成鬼,店家正驚慌失措地翻看她的尸體,她女兒和寧康以及她隨身攜帶的包裹都不知去向。店家報了官,可當時的縣令是個貪官,她人死在外地,沒有任何證明身份的東西,又無親無故替她申冤,此事就不了了之。后來店家買了一口薄棺將她安葬,就將客棧轉手了。 孫成娥痛恨寧康謀財害命,又牽掛女兒,想出去找女兒,卻總是出不了這個客棧……這時外面響起雞鳴聲,女鬼轉身走了。 蘇子安猛地驚醒,只見門窗緊閉,這是住客棧的頭一夜,怎么夢里是兩夜?他又想起夜里與女鬼的對話,簡直是如夢如幻。 蘇子安心里同情女鬼,就帶著小廝到法華寺上香,向神明禱告此事,后來真的又做夢身臨其境,才明白了事情真相。 在夢里,只見那歹人寧康帶回客棧的卷餅是有毒的,給孫成娥的餅內是毒藥,給她女兒的餅內是迷藥,寧康待孫成娥毒發,就拿走她的包裹,抱著她女兒來到鄰縣,將女娃賣給鄉下一戶農夫,自己帶著財物走了。 寧康在家里已有妻女,只因家境貧窮,總是受人欺負。他回鄉后,用孫成娥的錢財置辦了家產,過了三年生下一個兒子,體弱多病,寧康耗盡家產為其治病,兒子還是死了。后來寧康窮困潦倒,也餓死在荒野里! 夢境顯示,寧康的這個兒子,就是孫成娥女兒的轉世。孫成娥的女兒在賣給農夫的第一年就生病死了。 蘇子安又回到客棧,向孫成娥的鬼魂講述了此事,女鬼聽后,似乎心中豁然得釋,她向蘇子安稽首謝拜,說:“恩人之德,永世難忘;我心中嗔恨已滅,可以投胎去了。”說完不見了。 蘇子安此后并未再遇到鬼神邪事,但他謹記因果之理,以至于后來做了縣丞,也能明察秋毫,為官廉政,深受百姓愛戴。其歷代子孫中,做官的人也有很多。 編者的話:君子雖然敬天地而遠鬼神,但想來鬼神之事和人間應該并無二樣,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貪圖不是自己的東西,最終往往會得不償失;而力行善道者,才能得到上天的保佑。凡人一念之差,就是地獄和天堂的區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