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港澳視覺
“唉!人老了,不中用了,一身都是病……”有些老年人,逢人就說自己身體不好。
而這一身“病”無外乎是血壓高,血糖高或者血脂高;再問問,這些“病”也都在治療中,用了藥血壓基本正常,血糖也還穩定。
不過,這些“一身是病”的老年人,在衛生部北主任醫師王建業教授看來,都是健康的老年人。
王建業說,目前正在制訂的中國老年人健康標準中明確一點:老年人有些體檢指標不正常,但經過治療后能達到基本正常的水平,就是健康老人。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老年人血壓高,但按時服用降壓藥,血壓可以控制在130/85毫米汞柱或者140/90毫米汞柱,他就是健康老人。”老年人應該正確面對自己的衰老,別把正常的衰老當成病。

別和年輕人比數據,
很多“病”其實不是病,就是老了!
案例1:
老朱今年73歲,退休前在一家事業單位工作。單位的福利不錯,年年組織體檢。新的體檢報告出來后,老朱會拿出來原來的體檢報告比對,數據上下浮動超過1,就會有點緊張。
而后,老朱的外孫曲做了一個入職體檢,非常簡單,但是這份體檢報告讓老朱特別不淡定,因為他發現外孫的健康指標非常好,竟然沒有一項超標的。
老朱覺得自己天天鍛煉身體、健康飲食,“憑什么我的健康指標就不能達到年輕人的水平?”
一個人身體的健康狀況在25歲時達到頂峰。這也就意味著,從25歲開始,人就開始衰老了。
衰老是一種自然規律,如同花開花謝,日出日落,不可避免。“就像一部機器運轉時間長了,會出現老化一樣,人的各個器官使用多年以后,也會出現老化。”
老年人和年輕人的體檢數據有所差異是正常的,如果人老了,但還是要求和年輕人一樣精力旺盛的體質,那是不可能的,人要遵循規律,才能更好的生活。
王建業說,老年人很多“病”其實不是病,就是老了。
比如:有的人睡不好覺或者是覺少,可能是分泌的褪黑素少了,睡一小會兒就醒;
有的人吃不下,原因可能是口腔功能退化、牙口不好或者胃腸退化,消化功能減弱;
有的老人總覺得喘不上氣,可能是呼吸功能減退,也可能是心臟功能不好;
有的人邁不開腿的話,有可能是骨關節退行性病變,也有可能是骨質疏松,還有可能是肌肉萎縮,甚至還有可能是神經系統的退化……
如果一個老年人追求和年輕一樣的體檢數據,既為難自己,也沒有必要。即使檢查指標不符合正常值,但合理用藥控制后可以維持在正常水平,通過治療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這就是健康老人。
案例2:
老杜今年70歲身體不錯。最近兩年,他總是尿頻尿急,于是他決定住院系統地檢查一次。老杜說他白天還可應付,可夜尿多嚴重影響了他的睡眠。“一般來說,晚上要起夜五六次。”
老杜住進了北,就想著做個手術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等到他做完相關的檢查后,泌尿外科醫生給出最終的診斷是前列腺肥大引起了排尿障礙。
但是醫生不建議手術,“大夫說根本不用手術,只要用一些藥就會得到改善。”
實際上,不少前列腺肥大的老年患者住院后,檢查發現他們前列腺肥大的程度并不是很嚴重,主要是患者的個人感覺不好,“特別是晚上起夜多,一夜要上五六次洗手間,睡不好覺。”
其實,前列腺肥大的患者口服藥物后,就可以明顯改善癥狀。特別是那些良性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其實就是器官老化了,診斷正確后每天睡覺前吃一片藥,就能將夜尿次數降到一夜兩次,不影響生活。
環球文史觀察 縱觀古今,橫覽中外,在這里知曉天下逸聞趣事。歡迎關注環球文史觀察~
公眾號

健康參考指標不是“金標準”
有些指標“超”標,沒準兒有好處
王建業建議,健康老人一年一次體檢;有基礎疾病或者健康風險的老人,在醫生的指導建議下,每半年或三個月體檢一次,發現疾病及早治療,不要把健康當作負擔。
但需要注意的是人到老年,器官功能退化,很多健康參考指標也應該有所變化。以高血壓為例,以前的標準認為一個人的血壓超過120/80毫米汞柱就是血壓偏高。但老年人高壓不超過150毫米汞柱、低壓不超過90毫米汞柱就沒有問題。
王建業表示:“現在的最新共識認為,高齡老年,比如80歲左右老年人,高壓不超過160毫米汞柱、低壓不超過100毫米汞柱都屬于合理范圍,用了降壓藥后,會適得其反。”
如果老年人硬要追求和年輕一樣的體檢數據,既為難自己,也沒有必要。

同樣是衰老,但每個人衰老的進程和結果是不一樣的。這種差異表現在有的人80歲身體各項指標還很正常,有的人才60歲,全身都是病。王建業說,這就是個體差異,即使檢查指標不符合正常值,但合理用藥控制后可以維持在正常水平即可。總的來說,隨著年齡的增加,多數人會有正常的生理改變。癥狀輕微的話就把它當作是正常的衰老,不影響生活就與癥狀和平共處。如胃口不好,可以少食多餐,多吃一些粗糧和清淡的食物,通過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來迎合身體的變化,如果此時采取盲目的治療反而會矯枉過正。面對一些常見的衰老癥狀,老年人自己的心態很重要,要正視自己的衰老和衰老帶來的一些輕微癥狀,不要身體稍有不適就過于緊張,平和應對就好,家人和子女也應給予老人寬慰和關懷,以防老人因不了解情況而采取不恰當的治療方式。當然,也不能把所有的病都當作衰老來看,關鍵要看程度。如果出現嚴重的身體問題,如痛感嚴重,或是妨礙了正常生活,還是要到醫院進行咨詢,按照醫生的建議采取相應的治療。女性 19 歲半就開始長出第一條皺紋,男性 35 歲臉部皮膚開始出現干燥、粗糙、松弛,25 歲后,合成膠原蛋白的速度放緩,玻尿酸流失,長久下來肌膚便出現皺紋的老化現象。富含天然強力抗氧化劑番茄紅素,每天攝入16mg番茄紅素,曬傷的危險系數降低40%,紅色西紅柿,可防治因衰老、免疫力下降引起的疾病,黃色西紅柿含更多胡蘿卜素,可防止皮膚干燥、粗糙。據德國《世界報》報道,多吃胡蘿卜會讓人顯得更年輕,減少皺紋,綠葉蔬菜和黃色、橘色的水果等含有類胡蘿卜素,適當的補充維生素C,也可延緩皮膚的衰老。 政史博覽 關注政史博覽,洞察政經 、商業、樓市、投資真相,讓我們成為新時代的佼佼者~
公眾號
人體的肺活量,從20歲起開始緩慢下降,30歲時,男性每次呼吸會吸入946ml空氣,而到70歲,這一數字降至473ml左右。吸煙是導致肺部衰老的第一大殺手,戒煙是最佳選擇,也需遠離二手煙;多到空氣新鮮的郊外、氧氣充足的樹林中散步,洗洗肺;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如:白色食物——百合、薏米仁、淮山藥、燕麥、蓮子、芡實、藕、豆腐、魚鰾、銀耳、雪梨、蜂蜜等都有滋陰潤肺作用。22 歲開始,大腦中的神經細胞會慢慢減少,40歲后,神經細胞將以每天1萬個的速度遞減,從而對記憶力及大腦功能造成影響。研究顯示,50歲以上中老年人,補充葉酸有助于提高記憶力,延緩大腦功能退化,可食用適量富含葉酸的食物,如:菠菜和豆角等蔬菜。補充適量牛磺酸不僅可以改善記憶力,并且對神經系統的抗衰老也有一定作用,如:紫菜的牛磺酸高于某些海洋動物體內的含量,在魚類中,魚背發黑部位的含量是白色部分的5~10倍。被稱為大腦年輕素,是組成神經細胞的重要物質,有助于加強神經細胞抵抗壞蛋白攻擊的能力,減少腦細胞死亡的可能,如:大豆。乙酰膽堿可達到健腦,促進記憶的功效,每天吃兩種甘藍類蔬菜,如:圓白菜、西蘭花,人體認知功能的下降速度可減慢40%,但加熱過久,會破壞有效成分。男性頭發30歲后開始變白,女性從35歲左右開始,60歲以后毛囊變少,頭發變稀,脫落較多。人體14條經脈、365條絡脈的氣血在頭部集合,心肝脾肺腎這五臟都通過經絡與頭部相連,用梳子梳頭,或手掌、手指揉搓頭皮,能調理五臟,治療少白頭、斑禿和脫發,能降血壓,治療失眠、眩暈、頭痛,防止大腦衰退,增強記憶力。腎之華在發,可多吃核桃、黑芝麻等食物潤發,但不宜大量食用何首烏,以免引起肝臟中毒,保持心情愉悅,緩解壓力,也有助于保持頭發生長。肌肉一直處于生長-衰竭-生長-衰竭的狀態,30歲后,肌肉衰竭速度大于生長速度,40歲后,肌肉開始以每年0.5%到2%的速度減少。對于老年人,每天中午一次性攝入日需蛋白質量的80%,更有利于肌肉蛋白質的合成,促進非脂肪組織的生長,同時配合適當鍛煉,可延緩肌肉衰老。35歲后,女性體內雌、孕激素水平減少,乳房逐漸衰老、下垂,40歲后,乳暈急劇收縮,同時,注意胸部健康,35歲后1-2年定期檢查1次。選擇合適的文胸,養成良好的站姿、坐姿,多吃一些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如:魚、肉、鮮奶等,最好配合乳房按摩和擴胸運動,并長期堅持,菜花抗癌,可刺激人體分泌阻止乳腺癌細胞生成的酶。25歲前骨密度一直在增加,35歲后骨質開始流失,進入自然老化過程,80歲時身高會降低5厘米。多食用含鈣、磷高的食品,如魚、蝦、牛奶、骨頭湯、雜糧、綠葉蔬菜等;堅持科學的生活方式,堅持體育鍛煉,在陽光下進行適當的負重運動,不僅能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還能促進骨骼生長,延緩骨骼老化;40歲開始,隨著身體日益變老,心臟向全身輸送血液的效率開始降低,45歲以上的男性和55歲以上的女性心臟病發作的概率較大。根據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所述,運動能夠誘導生理性的心臟生長,增強心臟的修復功能,對于保護心臟免收病理性重塑具有一定作用。蘆筍中富含的葉酸、鉀等營養元素,能減少高半胱氨酸,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頭堅硬密實、根部切口不干、莖部易彎斷的蘆筍較好。唾液可沖走細菌,40歲后的成年人分泌量會減少,唾液減少,牙齒和牙齦更易腐爛,而牙周的牙齦組織流失后,會引起牙齦萎縮。掌握正確的刷牙方式,認真刷牙,借助漱口水、牙線等輔助潔牙,注重口腔健康,每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口腔問題較為嚴重者,可定期做口腔檢查。不少牙齦出血源于維生素C缺乏,獼猴桃的維C含量在水果中名列前茅,是牙齦的守護者,不僅能有效緩解牙周疾病,還可使患口腔癌的風險降低50%。40歲開始,近距離觀察事物會非常費勁,接著,眼睛適應不同強度光的能力降低,對閃耀光更敏感,不適宜夜晚開車。蛋黃中含類胡蘿卜素、葉黃素、玉米黃素等抗氧化物,研究顯示,堅持每天吃一個雞蛋,只要5個星期,就能見效,適當進行眼保健操,適時休息,護眼效果更好。腎濾過率從50歲開始減少,使人失去夜間憋尿的功能,需要多次跑衛生間,75歲老人的腎濾過率是30歲時的一半。前列腺增生會引發尿頻等一系列問題,困擾著50歲以上的半數男子,正常的前列腺大小有如一個胡桃,增生的前列腺有一個橘子那么大。55歲左右開始,人體聽力會逐漸減退,60多歲以上的人半數會因為老化導致老年性耳聾,老人的耳道壁變薄、耳膜增厚、聽高頻度聲音變得吃力。使用耳機的時間不能太長,建議一小時左右要休息一會,讓耳朵透透氣;多吃含鋅、鐵、鈣豐富的食物,有助于擴張微血管,改善內耳的血液供應,防止聽力減退。健康的腸道可以平衡有害和有利細菌,但55歲以后,腸內的有利細菌開始大幅減少,尤其是大腸,導致人體消化功能下降,腸道疾病風險增大。高纖維食物有助于保護胃部,改善腸胃功能,比如,豆豉,經發酵制成,含益生菌,能夠改善消化功能。一生中最初舌頭上分布有大約1萬個味蕾,60歲后這個數可能減半,味覺和嗅覺逐漸衰退,在中國,超過四千萬人患有過敏性鼻炎。盡量不抽煙不喝酒,也是對嗅覺和味覺的保護。長年吸煙、鼻炎等問題會導致嗅覺味覺的過度過早衰退;葵花子是維生素E含量最為豐富的食物之一,是出色的抗氧化劑,有維護免疫系統的作用。每天吃30克葵花籽就能補充所需維生素E量的46%。65歲開始,聲音會變得輕聲細氣,且愈加沙啞,喉嚨里的軟組織弱化,影響聲音的響亮程度,女人的聲音變得越來越沙啞,音質越來越低,而男人的聲音越來越弱,音質越來越高。注意堅持室外活動,增強疾病的防御能力,減少咽炎、喉炎;養成咽喉部衛生習慣。飯前飯后作咽部清水含漱,平時多喝茶,保持咽部清潔;抽煙、喝酒要適度,否則會刺激咽喉部組強而產生慢性炎癥。65 歲時,我們有可能喪失對排尿的控制,即便尿液尚未充滿,膀胱也會忽然間收縮,30歲時膀胱能容納兩杯尿液,70 歲時只能容納一杯,而膀胱肌肉的伸縮性下降,使得尿液不能徹底排空,易導致尿道感染。前列腺增生患者,應盡早就醫診治,避免因前列腺增生造成膀胱的損害。肝臟似乎是體內唯一能挑戰衰老進程的器官,得益于肝細胞的再生能力非常強大,手術切除部分肝后,3個月之內它就會長成一個完整的肝,如果捐贈人不飲酒不吸毒,沒有患過傳染病,一個70歲老人的肝也可以移植給20歲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