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當班主任的時候,我簡單地認為,制定一紙班規就可以包治班級百病,就可以一勞永逸。多次碰壁之后,我深刻地體會到,教育是樹人的事業,規則之外,我們更需要愛心和智慧。 一、班規之外更需要愛心 周一下午的班會上,值周班長在對上一周的日常行為量化情況做總結: “星期一,何舟上課說話,被數學老師點名批評,扣兩分;星期三,姜江上課傳紙條,被老師批評,扣一分;星期四,李剛上課睡覺,扣一分……” “本周德育量化后三名是李剛、姜江、何舟。” ——按照我班班規的獎懲規定,后三名的學生情況要通過校信通向家長通報,何舟所在的小組總分倒數第一,被罰做一周的值日。 可是,到第二周、第三周,何舟依然是說話、打鬧、不交作業,量化總分依然在最后三名。組長來告狀:“老師,把他調走吧,要不然我們組得天天掃地”。 看來,班規管得了他們的身,管不了他們的心。像何舟、李剛這樣的學生已經不是靠簡單的扣分、懲罰就能解決問題了,他們更需要班主任做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 我把何舟作為重點突破對象。深入了解情況后得知:他家庭背景特殊,父母很早就離婚了,并各自組建了新的家庭,而且又都有了各自的孩子??上攵l還有時間管這個棄兒? 所以,兩個家他都不去,跟著年邁的爺爺奶奶過。據說,何舟在小學已經開始吸煙喝酒了,上課說話,下課吃零食,自習課下座位,不做作業,不穿校服,走路吊兒郎當,幾乎學生有的不良習慣在他身上全都存在。這樣的學生會把班規放在眼里嗎? 我靜下心來變換策略。我想:缺失了父母的愛的孩子最需要什么?——愛!于是,我真誠地給他寫了封信,我在信中說“平時批評你很多,可能你以為老師會很討厭你,其實你是老師最心疼的同學,因為你缺少母愛。我也是母親,知道對于一個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什么。” “老師無法改變你的家庭,無法改變你的父母,但我非常想改變你,想讓你成為一個陽光的男孩,朝氣蓬勃地生活,勤奮刻苦地學習,快樂健康地成長。那將是一個多么可愛的帥小伙兒呀!”在信的最后,我說,“上天是公平的,當他讓你有所缺失時,一定會對你有所補償。但是老師要告訴你的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不幸的孩子成才的很多,幸福的孩子不成才的也很多!望我心疼的何舟快樂成長!” 當他看到這封信的時候,這個刀槍不入的孩子掉淚了,第一次在我面前低下了頭。從此以后,他開始明顯好轉,不久,他強烈要求家長和老師給他請家教,期末成績從年級的754名提升到661名,跨越93名。 二、班規之外更需要智慧 我們現行的規則教育有一個明顯的缺陷,那就是所有的制度,只能針對孩子的具體行為做出規范,而對隱藏在孩子心里的思想道德問題,規章制度卻無能為力。這時候,我們班主任更需要在規則教育之外,用智慧來處理孩子們之間的許多小問題。 我們班有一群女生精英,全都是班干部,第一批團員,學習勤奮,都是我特別喜歡的優秀學生,在班里還各有一群“粉絲”,是班級的骨干。沒想到,上學期她們開始明爭暗斗,拉幫結派,在班里涌起一股暗流。這是在優秀的群體中、尤其在優秀的女生群體中易產生的現象。 該怎么辦?用班規處理她們嗎?我沒有依據啊,班級量化評估的主要權利掌握在她們手中,我們班每周德育量化分數最高的還是她們幾個。按照班規,每周我還得發短信給家長,表揚她們。 我意識到,真正考驗班主任功力的時候來了。正是這些班規觸及不到或無能為力的地方,才是最需要班主任運用教育智慧的地方。我得盡快地處理好這件事情。 我用了兩周時間來謹慎而嚴肅地處理這起拉幫結派事件。我把這件事列為“最影響班風的事件”,但是在公開場合我卻只字沒提。為什么呢?孩子的面子需要維護,班干部的威信需要維護,這些孩子,她們在班里還要領讀英語,還要領操,還要做值周班長,我必須維護她們的威信。我能夠做的,就是在課下逐一找她們單獨談話,談競爭、談嫉妒、談善良,也談我對她們的喜歡和失望。談話的時候,我常常把自己融入到學生的角色中去,把自己設想成她們,所以,我的話學生很愿意聽,也很能夠打動她們,常常是我和學生一起談話,一起流淚。 我告訴她們,人字一撇一捺,就是互相支持和依靠。因為團結和依靠,人才能夠堂堂正正地做人。如果互相嫉妒、互相拆臺,把“人”的一撇撤掉了,另外一捺不就倒下去了嗎?深入溝通之后,孩子們深刻地認識到心胸狹隘的害處,也深刻地認識到如何做一個大寫的人。一個星期之后,問題順利解決,她們也很快和好了。 看來,我們需要依法治班,但是班規之外更需我們付出愛心和智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