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經常會看到男生被批“太娘”的事情,而這是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諸如外形、性格等,然而這都不是常態,而是個例。 但是自從娛樂圈明星藝人,尤其是男藝人打扮得花枝招展之后,“娘炮”便開始成為了一種主流,早已將生活中的“娘”發展得變味了。 娛樂圈盛行的娘炮文化,背后有資本的推動,當然也是資本收割的文化,所以自始至終這種“娘炮”文化應該區別于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娘”,已經從玩笑變為了工具,甚至還帶偏了社會風氣,影響著青少年的審美趨向,自然也是被成年人深惡痛絕。 而在如今各個層面開始紛紛痛批“娘炮”現象。 黃子韜也是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一身肌肉的健身照,彰顯自己的男性色彩,因為他曾經就被人吐槽過太過娘炮。 廣電總局發文“堅決杜絕'娘炮’等畸形審美。”可以看到在廣電總局這里,“娘炮”是一種畸形審美,既然是畸形的那么必然是要抵制杜絕的,尤其在娛樂圈中。娛樂圈明星藝人本身有著龐大的粉絲群體,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所以抵制杜絕是非常有必要的。 著名編劇汪海林在訪談節目中提到 :選秀節目是雄性競爭的失敗 ,中國人沒有權利醉生夢死,不能學習日韓!雄性化上妝取悅大眾,太失敗了! 而如今偶像類選秀節目也已經暫停。 汪海林更多是從一個國家、民族的環境出發,是基于安全意識上的考慮。 關于娘炮,嘎子謝孟偉近日在自己創辦的脫口秀節目《嘎言嘎語》中也是對此進行了痛批。 嘎子認為娘炮是在大環境影響和資本的推動下而流行開來的,更多的是資本逐利的結果,雖然可以存在,但是不應該成為主流。 嘎子說道這樣的人在我們身邊是沒有安全感的,因為他弱不禁風,他怎么樣去保護我們的家人,以及我們的國家。 痛批娘炮,嘎子終于做對了一件事。 首先對于娘炮的痛批,嘎子也并非第一次批了,因為其本身是戲劇演員出身,又演過抗戰劇,尤其是《小兵張嘎》,也憑借此劇而成名,獲封嘎子這一稱號。 早在2018年,嘎子就寫了一首歌曲《哥不是娘炮》痛批娘炮現象。 嘎子經常秀身材,展現自己硬漢的形象,可是在近兩年的娛樂圈,硬漢的形象并不多,小鮮肉成為了主流,在以往我們都崇拜功夫影星,最早的有李連杰,后來的有李連杰,再后來甄子丹、趙文卓、吳京等等。 而如今我們崇拜小鮮肉,娘炮偶像。這是需要反思的。 另外如今功夫片、動作電影越來越少,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這一方面的演員在減少,已經不是市場的主流,沒有資本的推動,自然讓這一類型片走向了下坡路。 而對于嘎子來說,實際上風評也并不好,尤其其開始直播帶貨開始,更是遭遇假酒風波,嘎子實際上一直都是在吃著童年紅利,不然大眾記住他的不僅僅只是嘎子。 對于直播帶貨,嘎子就是為了賺錢,為了養家糊口,當然也并沒有放棄拍戲的夢想,可是拍戲已經沒有號召力了,爛片居多,大銀幕電影,小熒屏電視劇中,他自然很難獲得主角的戲份,只有涉足網絡電影,但是質量往往得不到保證,嘎子不過就是在一次次打醬油。 就比如,最近嘎子主演的一部網絡電影《漫畫雄心》,飾演的是硬漢角色,但是演技不敢恭維,對于整部電影的內容更是拉胯,可以說是在羞辱觀眾,所以最終的市場反饋就是極其慘淡。 上線9天,分賬票房僅僅27萬,如此的票房自然讓該片血虧,即使投資也并不大。 這便是如今嘎子的尷尬境地。 直播帶貨出問題,頻頻被吐槽,拍戲又拉胯,如今暫停直播帶貨,做起了脫口秀,作為演員動動嘴皮子,或許還能夠做對一件事。 當然痛批娘炮是如今的主流,不會被之前唱歌會被罵,如今更多是會得到大眾支持,畢竟做對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