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是詩書畫印一體的。這個文化的淵源我們就不細究了。粗略一點的話,印也是一種書法,所以如果我們以畫畫為中心的話,就是詩書畫。 在這個一體中,詩是第一位的。這個是因為中國繪畫以意境為根本。“意境”在英語中很難表達。西方對于繪畫的意境是不是真正理解,很難說。由于中西文化的不同,很多詞匯,其含義是很難徹底說明白的。按下不表。 從詩、書、畫三個方面來看,意境的根據往往是詩。接著把詩詞書寫下來。再接著是畫,根據書法的記載,用圖像來詮釋詩詞。三者結合起來,與單單的畫,已經不在同一個象限中了。就好比這是三維的,而單單的畫是一維的。這個詩書畫一體的表達在西方繪畫中極為罕見。分析一下其中原因,倒是一個好課題,按下不表。 有人認為畫家必須是詩人,這個是苛求了。古代的李白杜甫,前前后后的詩詞大家總有數百人,我們從小背誦他們的詩詞,卻沒聽說過任何一個是畫家的。我們看到的古畫,多半都有很好的書法題,但是畫家自己的詩句,都不能與那些大詩人比肩。 比較現實的,還是用著名的詩詞立意,然后用繪畫語言來表達。 在書店看到《繪圖唐詩三百首》、《繪圖宋詞三百首》和《繪圖元曲三百首》,買來翻看,配圖都是黑白國畫小品,有的是很不錯的。 我們還是回到一個古代中國畫家的立場,由于多了丙烯和畫布,多了表達的工具,于是以詩詞立意,畫出來,題上字。不亦樂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