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的《白澤圖》 據說黃帝到東方巡狩,到達海濱偶遇白澤神獸,此獸能口吐人言,知曉天地萬物,并道出了當時禍亂人間的妖魔鬼怪的出身來歷,以及降伏之法,黃帝聽了非常高興,命其手下把白澤所說,一一記錄,并附之以圖,記錄有鬼怪共一萬一千五百二十種,這就是《白澤圖》的來歷。妖怪的出現會帶來災禍,只要知道了妖怪的名字,呼叫它的名字,就會化險為夷了。 《白澤圖》在早期僅在少數人中流傳,據說春秋時期管仲得到過《白澤圖》,在《東周列國志》中,管仲和齊桓公去討伐孤竹國,帶兵從兩山之間穿過,桓公忽見山洼里走出一個東西,這東西似人非人,似獸非獸,長有一尺有余,紅衣黑帽,赤著雙腳,它來到桓公跟前作揖行禮,作出迎接之狀。 然后用右手提提衣服,轉身向山路中間飛奔而去,桓公見狀大驚,問管仲道:“仲父看到了會什么嗎?”管仲道:“臣什么都沒有看見。”桓公于是把剛才所見之事告訴管仲,管仲大喜道:“這個東西是俞兒,俞兒是北方山地中的登山之神,只有霸主王者才能看見,他作揖行禮,是歡迎主公前去攻打孤竹,提提衣服,表示前面有水,用右手表示溪水右面一段較深,是教主公從左面渡過。” 于是駐兵山上,讓探子去前面查看水情。探子不久回來報告說:“下山不到五里就是卑耳溪,溪水又急又深,原來溪上有木筏可渡,現在木筏己被戎人扣去,但如沿溪向左走,三里之外水面寬闊平緩,水深不過膝蓋,大軍可以直接走過。”情況與俞兒指示的一樣。 據說孔子也得到過《白澤圖》,雖然,子不語怪力亂神,子不語并不代表他不知道,在那個時代,孔子的學問淵博如海。別人的問題從來都難不倒他,諸侯國的的國君遇到難題,經常會請教孔子。 孔子在魯國,無忌對季斯說:“要定內外之變,非用孔子不可。”季斯召見孔子,對談整天,如在江海中,看不到邊際。季斯起來更衣時,忽然有人來報說:“挖井的時侯,得到一個瓦盆,里面有一只羊,不知何物?”季斯要試孔子的學問,囑咐來人不要說。 入座后,對孔子說:“挖井的時候在土中得到一條狗,此為何物?”孔子說:“以我的見識,挖到的是羊,不是狗。”斯驚問原因。孔子說:“木石的精怪叫夔、魍魎,水里的精怪叫龍、罔象,土里的精怪叫賁羊。挖井中得到,在土中,必為羊。”季斯問:“為什么稱為賁羊?”孔子說:“不是雌也是不雄,只是徒有其形。”季斯召人問之,果然不成雌雄,于是大驚說:“仲尼的學問,深不可及。”于是起用了孔子。 吳國滅了楚國,申包胥求救于秦國,楚國得以復國,楚昭王乘舟回國,在大江之中,憑欄四望,忽見水面一物,如斗之大,其色正紅,使水手打撈得之,遍問群臣,皆莫能識,于是拔刀砍開,內有瓤似瓜,試嘗之,甘美異常,于是遍賜左右說:“這是無名之果,要認識它,以后只能問淵博的人。” 后來楚昭王使人致幣于孔子,詢問渡江所得之物,孔子回答使者道:“這個東西名叫萍實,可剖而食也。”使者說:“先生怎么知道的。”孔子說:“我曾經在楚國的渡口乘船,聽到小兒的歌謠。”“楚王渡江得萍實,大如斗,赤如日,剖而嘗之甜如蜜。”因此才知道。使者又問“可以經常得到嗎?”孔子說:“萍是浮泛無根之物,結而為實,千百年也不易得到啊。這是散而復聚,衰而復興的征兆,可以為楚王致賀了。”使者歸告昭王,昭王嘆服不已。 后來《白澤圖》大行于世,幾乎達到人手一冊的程度,大約在隋唐時己經失傳了,我們現在只能在中國古代典籍中,看到零散的記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