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涼山莊》:脾氣壞的人,往往把天氣和風向,當作一個借口來掩飾他們那些又暴躁又陰郁的脾氣。 當我們提起一個人好脾氣,你認為這個人身上會有什么樣的特征?寬容、友善、大度、有修養……? 在我們固有的觀念里面,好脾氣似乎就代表著性格很好。 當然,也有人認為脾氣好的人很好欺負。 但實際上,好脾氣不代表沒脾氣,有些人表面看起來越沒脾氣,實際上卻越不好惹。 表面沒脾氣,實際上卻不好惹的5類人。 足夠的理性《魯濱遜漂流記》:不管是在最快樂、最憾意的時候,還是在最憂愁、最惱火的時候,理性是用以鎮住各種壞脾氣的唯一要素。 生氣,是人類的本能。可以說是我們剛出生的時候,就已經懂得發脾氣了。我們出生時的啼哭,就和我們的脾氣有關。 小孩子不會用語言自己的想法,所以只能用哭泣、發脾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訴求。 但隨著后天環境的影響,我們也開始學會隱藏自己的脾氣。因為你很快會意識到,個別場合發脾氣,只會讓情況變得越來越糟。 發脾氣,其實是一個很感性的行為。不計后果,一味只會脾氣的人,其實代表著他們,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 足夠理性的人,才會懂得應該暫時隱藏情緒。而這一類人,大多很聰明,懂得顧全大局,做事有規劃。 不屑翻臉亞里士多德:人生最終的價值在于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有時候你會發現,那些越厲害的人,看起來似乎越沒脾氣。而越沒能力的人,遇到一點點小問題,就越容易發脾氣。 在能力上,能夠絕對碾壓對方的時候,人往往也不太容易發脾氣。因為脾氣,發得也是勝之不武。 就好比一個成年人和一個孩子,幾乎是不會發生什么沖突的。 你最多只會覺得這個熊孩子煩,但不會對他動手。因為你就算贏了,也沒人會認為你厲害。 只有能力弱的人,才會試圖在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或者動物身上,尋找到那一絲絲的存在感。 有些人不是脾氣好,而是在他們眼里,實在不屑去翻臉。 堅守底線阿普列尤斯:不要盲目行動,除非卓絕的處事原則引導你,不要擅自采取行動。 有些人并不是真的沒脾氣,而是你的玩笑或行為,還沒有觸及到他的底線,所以他也覺得無所謂。 他們看起來很好相處,很好說話。但這是在別人,還沒有觸及到他底線的前提下。 但這也是看起來而已,一旦被觸及到了底線,翻起臉來也是一秒鐘的事情,可以說是毫無征兆。 這時候你會發現,這個人也就變得沒那么好說話了,嚴重的甚至會拒絕來往。 因為在他們眼里,觸及到了底線,也就沒有什么相處的意義了。 尋找機會反擊汪國真:修養,不是說不會發脾氣,而是說不會輕易發脾氣。 《易·系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古往今來有不少英雄的典故,能屈能伸,忍辱負重蟄伏多年,最終成就大業。 在《史記·淮陰侯列傳》曾經寫過,韓信雖然受過胯下之辱,但不影響他日后成為將軍。 春秋時期的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最終重振國業。 所謂的“屈”,只是一時地暫避鋒芒,但并不代表長期如此,他們可能只是在尋找著機會反擊。 一旦找到機會,他們的反擊往往也越令人害怕。 積攢不滿羅曼·羅蘭:發怒,通常被認為是缺乏修養的表現,但是認真說來,怒也是人類情緒的一種,只不過有些怒該發,有些怒不該發而已。 真的有人是完全沒脾氣是嗎?答案是幾乎沒有。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積攢不少的脾氣和不滿。可能是對戀人,對家人,對上司,對同事……。 其中大部分的負面情緒,一部分會被發泄出來,另一部分也會被我們自行消化掉。 但如果一個人的情緒,得不到正確的疏導,就有可能會導致負面情緒被積壓,從而影響心理健康。 這樣的人看起來可能有點懦弱,但也比較危險。實在沒有必要,主動去招惹他們。 你是一個看起來沒脾氣的人嗎?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我是小熊議情感,分享貼心的情感小知識。如果覺得文章對您有幫助,或者有同感的話,期待可愛的您來點個贊。 如果對內容有不同的看法或者意見,歡迎你分享出自己的觀點,虛心接受您的指教。 有什么心事的話,可以私信留言給我,小熊很樂意做你的聽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