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九?三”勝利時我正在晉察冀分局黨校整風學習。聽到抗戰勝利,心情無比興奮。當組織決定派我回東北工作時更是喜出望外。從冀西駐地一出發恨不得展開雙翼飛回已別十余載的東北故鄉。十多年來,每當唱起:“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總是滿含熱淚。今天,抗戰勝利了,很快就要同東北父老見面,有一種難以言狀的感覺。總覺得走的太慢、太陽落的太快。行軍線路開始準備走天津從山海關出關。由于這條線路日偽未繳械,通行很困難,不得不繞道古北口、承德去沈陽。經過跋山涉水終于在10月10日前后到達沈陽。 在沈陽約住三宿,組織上分配我去撫順市政府任秘書長。時逢李濤同志受命任撫順市長,準備到職。我和劉金聲同志等在李濤同志率領下到了撫順。經與蘇軍司令部交涉同意,我們開始接收撫順市政權。在接收中,我們首先集中力量對撫順市現存武裝力量進行調查。調查中發現撫順市現存的公安總隊共有五個大隊,其中四個大隊是由偽警察組成,只有一個大隊是特殊工人。那四個大隊的政治傾向非常明顯,掛青天白日旗,唱三民主義歌。在第五大隊寢室里公開貼著“唯一主義是三民主義,唯一領袖是蔣委員長”的標語,《軍人守則》、《黨員讀訓》都是國民黨的那一套。對此,市委討論決定(吳亮平書記已到職)迅速解除這部分反動武裝,建立人民軍隊。在征得蘇軍協助下,除跑掉一個中隊外其余全部繳了械。 在解除日偽武裝后,當即組建撫順市保安司令部,李濤同志任司令員,我任參謀長。不久,王振祥同志接任司令員。 隨著政權地接管,黨組織地建立,群眾工作地深入開展,人民武裝迅速發展壯大,不僅保安司令部很快組建兩個團,另外還組建一個工人大隊。清原、撫順、新賓三縣均建立了縣大隊。1946年3月,國民黨東北蔣軍背信棄義,撕毀停戰協定,大舉進攻解放區。在東北戰事重重情況下,東北局召開了撫順會議,確定建立鞏固的東北農村根據地。我在我軍撤出撫順前后,抓了物資轉移,建立五龍口后方基地的工作。 一 1946年4月,根據斗爭形勢的需要,省委決定建立第三軍分區,我被任命為分區副參謀長,主抓后勤工作。根據當時形勢的變化,我們又將五龍口地區存放的物資轉移新賓。在新賓縣城和平頂山建起兵工廠、炸藥廠、鞋廠、被服廠等。后來情況越來越緊,考慮到未來形勢的可能變化,我向司令員王振祥同志建議,分區應建立深遠后方,即在集安建個后方基地。經王司令員同意后,我們即組織車輛裝運重要物資和槍支。派錢進同志帶武裝押運去集安。不料途經八里甸子被敵人阻擊,致使這些重要物資沒有轉移出去,沒有辦法只好將槍栓卸掉,由可靠同志分頭秘密藏起來。后來這些物資被國民黨搞走了。1946年11月新開嶺戰役后,國民黨軍隊大舉進犯我農村根據地,整個三分區進入游擊戰爭階段。分區為了堅持敵后斗爭,分區機關一些非戰斗人員由我帶領先在桓仁木盂子一帶堅持活動。不幸在馬蹄溝與敵遭遇。這支沒有戰斗力的隊伍被敵打散,好不容易到紅廟子才又將這支隊伍集合起來。后來根據分區意見將這支隊伍轉移到臨江后方。在臨江我向有關領導匯報后,立即到大栗子后勤機關摘到500雙鞋子,發給準備回敵后的同志,并在1947年1月中旬我又帶支隊伍回插敵后,回到三分區。不久,我調分區一團任政委。我和團長劉希彬同志帶五個連活動在撫順馬圈子。在避敵主力的游擊活動中,尋求戰機打擊敵人。一次,我們經過周密偵察、組織攻打敵之據點金斗峪。不料正面一打響,敵人就逃之夭夭,僅抓了十余俘虜,繳一挺機槍。又一次偵察得知,敵人從本溪方向來一幫運輸隊(馬車)往田師傅送貨,路經富家樓。于是我們便在離富家樓七里許的山勢陡峭的羊砬子嶺拐彎處設伏。敵人毫無察覺,車隊全部進入伏擊圈,一陣猛烈沖殺,消滅了押運兵,繳一挺機槍和幾支步槍,帶著部分勝利品,將敵人抓的老百姓馬車放回,我們又轉移了。 1947年我軍夏季攻勢開始后,我們一團奉命開赴本溪縣草河掌截擊賽馬逃竄之敵。行軍途中又接分區命令,令我團攜本溪縣保安團趕赴南芬,切斷安沈線。我們占領南芬后復打連山關,同四縱十二師三十四團會合,協同攻橋頭鎮,將守敵安東保安二十一團全殲,僅我團即停敵500余,繳獲輕重機八挺。打掃戰場后,部隊立即攻擊本溪,經過激戰,我軍第二次解放本溪。在本溪我軍堅持7天后又主動撤離。然后,我團又出擊火連寨。從此,安沈線南芬以南成為解放區。后來建立了遼東軍區獨立三師,我即離開三分區到主力部隊工作了。 三 三分區在敵后堅持了八個月游擊戰。在敵人后方堅持下來并取得勝利是很不容易的。在南滿的敵后,由于有這一塊根據地的存在,不論在牽制敵人配合主力正面作戰乃至南滿戰場我軍發起夏季攻勢均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們一個分區的武裝力量在敵后能夠堅持下來,除了看到我們自身進行艱苦卓絕斗爭外,必須看到主力回插敵后和敵后老百姓對我們的支援的偉大作用。沒有主力的回插,沒有地方工作的配合,沒有老百姓的支援,我們在敵后立足是不可想象的。東北局、省委和堅強的三地委的正確領導,是堅持到最后勝利的保證。 四 我還記得,當我們被圍,不得不突圍撤出平頂山前夕,鄉親們依依不舍。在群眾大會上我向鄉親們講:“愛我們的人不要難過,恨我們的人不要高興得太早,我們很快會回來的,未來的天下是我們的……”。時隔40年了。回憶三軍分區的戰斗歷程,心情格外激動,我懷念那些為革命流血犧牲的戰友,敬慕軍民魚水戰斗情誼,激勵我們活著的人繼承和發揚革命傳統,為“四化”改革,做出新貢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