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會下單 iPhone 13,這是我昨天看完蘋果新品發布會后的結論。 發布會上一共推出了 4 款 iPhone 13 系列的產品,分別是親民的 iPhone13 和 mini,高端的 iPhone 13 Pro 和 Pro Max。 你說它和 iPhone12 比有所改變,那也沒錯,畢竟在外觀設計、機身配色、屏幕規格、攝像頭、芯片和電池等多方面都有「升級」。 但整體看下來,新 iPhone 是更像是 iPhone 12s,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至于我為什么不會下單新款,因為 iPhone 13 的升級并不 cue 我。 iPhone 13 非丐版的 Pro 和 Pro Max 有了更高的屏幕刷新率(120 Hz)、更大的內存容量(1T)、更激進的攝像頭、更強的攝影功能,但這些軟硬件的升級對我來說已經超標了。 作為普通用戶的我,哪怕發布會上蘋果再怎么宣傳自家手機已經不輸專業,但這些超越日常需求的功能,當我拿來聊聊微信、看看白嫖來的電子書、刷刷 B 站抖音的時候,好像升級與我并沒什么關系。 關于上面這個結論,果粉先別急著杠我,它并不是我憑空得來的,我是一個加入了蘋果生態的人,雖然稱不上重度用戶,但好歹家里也擺著 4 臺 iPhone(6\SE\XS\12),1 臺 Macbook Pro,2 臺 iPad 和 2 對 Airpods。 你要說蘋果生態好不好用,嗯很流暢,但單拿手機來說,過去這些年里,對于一直是我主力機的 iPhone,說實話我是愈發沒有升級換機的沖動了。 先容我給 iPhone 挑挑刺,因為 App Store 的限制讓我錯過了很多心動的游戲或者增加了我額外的消費,因為蘋果稅讓我多掏了一些「小」錢,因為劉海屏讓我習慣了不能一眼看到自己的電量,因為續航信號的問題讓我多了幾絲不爽。 還有返回操作麻煩、沒有指紋解鎖、無法通話錄音、沒有小窗模式、不支持 NFC 門卡、和其他設備交互差、部分 App 因為文件管理限制無法分享...... 關于上面提到的每一點,相信對于聽不得別人說蘋果差的某些人來說,都能找到辯駁我的理由,但你不能否認,這就是我的使用體驗,我最真實的體驗。 當然了,我也知道,上面的很多問題是我享受 iPhone 流暢、安全同時所必須要面對的,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但有些問題,高情商叫做蘋果的設計理念,低情商叫做蘋果的傲慢,它就這樣一套邏輯,你不去適應它,它不會為你改變。 至于我為什么還在使用 iPhone,最主要的原因,我懶。 額不,換句話說是過去 6、7 年里我已經習慣了 iPhone,習慣到不愿意挪坑,何況我還有個小米 mix2s 在備用。 這么看來,大概 iPhone 12 還會陪我多過好幾年。 好了,說了這么多,我不過是想在 iPhone 13 發布的這個節點吐槽一下這些年碰到的問題,我對蘋果還是有愛的,沒準哪天我會再單開一篇多夸夸它的優秀。 不過這個節點上,如果有猶豫是否購買 iPhone 13 的小伙伴(手里沒有 iPhone 12)問我它到底值不值得買,你先權衡一下需求和利弊,然后我再說答案。 答案就是當你確定想跳到蘋果這個陣營,以這款手機入坑是絕對沒問題的,畢竟它是真的加量不加價了。 哪怕是因為美元匯率的影響,就我們能入手的價格來說是便宜了的。沒準今年雙十一,明年 618 還會有更喜人的價格。 但,請不要抱有那種不貼近實際的期待,現在的 iPhone 沒有喬幫主「One More Thing」的驚喜了。 這里的驚喜是指那種革命性的、突破性的變化,這不能怪庫老板,畢竟在這個技術周期內,已經出生了 14 年的 iPhone 在智能機的同臺競技中可能不再有那么「性感」了。 說到底,手機不過是連接你生活和信息的載體,當它已經滿足你的現有需求時,它獨特的魅力就已經大打折扣,買與不買一年一代的新品,咱別被賣方宣傳引導,還是多想想自己的需求。 決定權在你我手中。 或許,我們該期待下一次的技術變革了,折疊?玻璃片?或者虛擬屏? 放心好了,技術的圍墻就是用來被打破的,我始終相信當初我在《黑鏡》里羨慕的那些黑科技總有落地的那一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