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差的患者自我管理十要點 中國目前心血管病患者接近3億,其中,心衰患者約450萬例。病情嚴重的心衰患者5年病死率仍在50%以上,且隨年齡的增長呈上升趨勢。心力衰竭的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居高不下,究其根本,很多心衰加重或復發,在于心衰患者出院后的服藥不規律、不良生活方式或未定期門診隨訪所致。通過有效的自我管理,心衰患者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改善預后。 一、自我監測 (1)記錄血壓、心率:推薦晨起后、夜間睡覺前測量血壓、心率并記錄。心衰患者要求把靜息心率控制在55-65次/分。 (2)記錄出入量和體重:家中常備量杯和體重計,以便隨時記錄出入量,維持出入容量平衡。 (3)記錄癥狀和用藥反應:記錄心衰相關癥狀也非常關鍵,如呼吸情況、水腫、食欲、疲勞、勞累、咳嗽、口渴、心悸、頭暈、活動耐力降低等。 二、遵醫囑服藥 (1)切記自行停藥或改藥:有些治療心力衰竭的藥物(某某普利或沙庫巴曲纈沙坦)的生物學效應需要在持續用藥2-3個月后逐漸產生,因此盡管癥狀改善也要堅持服藥,切忌自作主張更改或停用藥,以免疾病反復或加重。 (2)避免漏服或重復服藥:為避免老年人漏服或重復服藥,可用列表、藥盒等輔助提醒方式來幫助患者每日準時按醫囑服藥。 (3)出現漏服的,切不可在次日補加。 三、飲食與營養 (1)限水:要準備一個有刻度的水杯和量杯,用于計量每日出入量,每日最多入量1.5~2L。 (2)低鹽飲食:避免高鹽食物,如調味品、腌制食品、加工肉制品、鹵菜榨菜等食物。 (3)維持營養: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飲食以水果、蔬菜、種子、堅果、豆類、全麥谷類為主,可適當攝入魚類和乳制品等,減少紅肉的攝入(牛肉、羊肉等)。 四、體重管理 體重是一個測量簡單、有針對性的判斷心衰病情變化的指標。心衰患者要每天稱體重,對比前一天,前一周的體重情況。如果3天內,體重增加2kg以上,應盡快就診。 五、運動康復 有研究表明,堅持運動的患者比以休息為主的患者,發生猝死的風險要低20%左右。 (1)重度慢性心衰患者,應注意休息,臥床時應對進行下肢進行被動運動,避免肌肉萎縮和靜脈血栓icon形成。心衰癥狀穩定后,應該循序漸進地慢慢增加活動量,以不引起癥狀、不感到疲憊為宜。 (2)選擇適宜的體育鍛煉。對心臟最好的運動是有氧運動,如:散步、騎車、爬樓梯、健身操、太極拳、八段緞等,避免劇烈跑步、打羽毛球,重體力勞動等。推薦每周運動3~5次。千萬別在家里“靜養”哦... 六、避免感染 心衰患者要避免感冒、呼吸道感染及其它各種感染,這些是心衰加重的第一誘因。保持室內溫度濕度合宜,保持通風;注意季節交替,注意天氣預報,及時增減衣物,注意佩戴口罩,防止感染。老年人可以注射流感疫苗、肺炎疫苗icon等進行預防。 七、避免情緒激動 抑郁焦慮和孤獨是老年心衰患者的常見心理問題,也是心衰惡化的因素之一。因此,患者要學會消除緊張情緒,對自己的疾病要有新的認識,情緒鎮靜。家庭成員要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鼓勵患者調整心情,提高免疫力。 八、防止便秘 心衰患者的便秘發生率很高,用力排便會使血壓、心率迅速增加,增加心肌氧耗,加重心臟負擔,甚至可能會引發急性心肌梗塞等事件。因此,保持大便通暢尤為關鍵。定時的腹部按摩可加速腸道蠕動,促進排便。排便時切忌太過用力,家里可自備開塞露icon,必要時使用。適當進食紅薯、香蕉、玉米、芹菜、火龍果等潤腸和促進腸道蠕動的食物。 九、戒煙戒酒 吸煙、飲酒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見危險因素。吸煙作為心衰的一個獨立死亡因素,有研究表明,吸煙的心衰患者對比無吸煙的心衰患者,死亡率明顯增加。此外,大量酒精攝入對于心肌有直接毒性作用,可導致心功能減退,導致心肌病發生。 十、睡眠充足 心衰患者應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營造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播放舒緩性音樂助眠。睡覺前做些放松的運動,如瑜伽、散步等,睡前一小時內避免使用電視、手機或電腦。利尿藥避免夜間服用,以免影響睡眠質量。 |
|
來自: 李渙 > 《健康 偏方 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