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口基數大,目前已成為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國家,而糖尿病帶來的治療費用已成為國民的一項重要負擔,而糖尿病腎病早已是發達國家和地區終末期腎病的首要原因,約有30%~40%的患者會有糖尿病腎病,主要表現為蛋白尿或腎小球濾過率降低,但糖尿病患者合并了其他腎病也會引起上述表現,腎活檢為確診糖尿病腎病的金標準,如無禁忌癥,推薦通過進行腎活檢病理來確診。 對糖尿病腎病要求在強化血糖、血壓和血脂管理及治療腎病的基礎上,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防治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和視網膜病變等。飲食及生活方式方面要求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控制飲食 1、低蛋白飲食,低蛋白飲食能有效延緩慢性腎臟病患者進入終末期腎病的時間,指南推薦每天應攝入0.8g/kg,避免高蛋白飲食,特別是有進展風險的患者每天不應大于1.3g/kg,而且,研究發現,更低的蛋白質攝入,比如每天攝入0.6~0.8g/kg可能是更有益于延緩腎病發展。 2、低鹽飲食,減少鈉鹽的攝入不但可以優化降壓藥的療效,還可以降低慢性腎病患者的血壓和尿蛋白,飲食中鈉攝入過多會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和進入終末期腎病的風險。但也有研究表明過低的食鹽攝入會影響糖類代謝并可降低胰島素敏感性,多項指南建議食鹽攝入控制在3.75~5.75g/d。 3、低脂飲食,有研究顯示 ω-3 脂肪酸可以保護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腎功能、減少蛋白尿,另外,減少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攝入不但可以改善預后,還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二、適量的運動 建議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進行至少150min的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快步行走等,每次至少半小時,每周至少進行5天的有氧運動,適量運動不但有利于減輕體重、提高體能,還能提高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更好地控制血糖,對于心血管患者,在進行中等強度的運動前需要進行運動耐量評估。有糖尿病足和視網膜病變的高危人群,應減少運動,防止心力衰竭、皮膚破潰等的發生。 三、戒煙限酒, 對于糖尿病腎病患者,男性每天飲酒量應小于28g酒精,女性小于14g酒精,而且要注意,飲酒后可能出現低血糖,尤其是使用胰島素的患者。另外,吸煙不但使慢性腎臟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還會加速終末期腎病的進展風險。 其次,除了以上生活方式的改善,糖尿病腎病患者需要嚴格控制血糖、血壓、血脂和尿酸,建議糖化血糖蛋白HbA 1c 濃度不超過7%,甘油三酯<1.7mmol/L,LDL-c<2.6mmol/L,極高危者LDL-c<1.8mmol/L,建議 DKD 患者血壓控制靶目標為 130/80mmHg,在排除禁忌證的前提下優選 ACEI(普利類) 或ARB(沙坦類),不推薦 ACEI 與 ARB 聯合應用。糖尿病腎病患者通常存在血液高凝、血管動脈粥樣硬化重、血管收縮管腔狹窄等,研究表明,前列地爾和貝前列素鈉等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高反應和血栓素 A2 水平;可擴張微血管、改善腎臟血流。 新型降糖藥物,如DPP-4抑制劑如利格列汀,沙格列汀等;GLP-1受體激動劑如包括艾塞那肽、利拉魯肽等;SGLT2 抑制劑如達格列凈、恩格列凈等新型降糖藥物均可顯著降低蛋白尿,延緩腎臟病進展,但仍需要進一步的實驗研究。有一項以腎臟結局為主要終點的RCT研究表明,達格列凈抑制劑能夠延緩糖尿病腎病的進展,要注意對于腎小球濾過率<45ml(min·1.73m2 )時,不建議使用,使用過程中,應監測腎功能改變、監測尿路感染風險、避免血容量不足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