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上將胡璉是一個充滿爭議的人物,他戎馬一生,國內近代史中的很多硬仗都出現了他的身影,從北伐開始,一直到軍閥混戰和抗日戰爭,后來也曾在淮海戰場上和粟裕“斗智斗勇”。 可以說,胡璉“倔強”的一生中始終追隨著蔣介石南征北戰,而且他在戰場上的表現,比很多同僚們都略高一籌。 國民黨內部也對胡璉作出過十二字評價:愛才如命,揮金如土,殺人如麻。 雙堆集戰役結束,胡璉成功逃竄戰場上,黃維真正知道自己陷入解放軍的重重包圍,是因為解放軍已經全線出擊,并且在西大營一帶重創了第十八軍的四十九師。 這場殲滅戰,直接讓國民黨第十八軍損失了一個師的戰斗力,而且其余的殘兵敗將摸著小道拼命向蚌埠地區逃竄。 蔣介石非常驚慌,命令黃維自己尋找突圍之策,黃維已如甕中之鱉,集合多個兵種的部隊,朝著雙堆集方向猛扎過去。 而這個時候,潛伏在國民黨高層已久的中共地下黨員廖運周率部起義,這樣一來,黃維精心策劃的突圍行動便宣告徹底落敗,黃維本人也從此一蹶不振。 廖運周 第十二兵團一直被圍在雙堆集,跟黃維一樣著急的,還有胡璉。 原本胡璉因為自己的老爹病危,跟蔣介石請假回了漢口,如今黃維被圍,胡璉聽說以后趕緊飛回南京,找到了蔣介石。 蔣介石看到胡璉如此心切,當即對他進行了嘉獎,并派遣了空軍總司令專門為他準備一架小型飛機,讓他趕往前線。 在胡璉多年的磨礪下,第十八軍早已成為“虎狼之師”, 同樣也成為蔣介石信賴的“五大主力”之一。 飛機上,胡璉一直將頭靠在窗邊沉思,直到衛士提醒他說:“司令,下方就是雙堆集戰場。” 胡璉 當黃維、吳紹周等前線將領看到胡璉本人后,立即前仆后繼地圍了上去,特別是黃維,他感覺自己遇到了“大救星”,使勁握住了胡璉的手,可能礙于現如今艱難的處境,黃維還是什么都沒有說,只是緩慢地搖了搖頭。 胡璉也沒空跟這些敗將侃天說地,徑直走向了兵團部的作戰室。 看到黃百韜第七兵團的標志,胡璉氣不打一處來,使勁用手指了一下地圖,大喊道:“早都完蛋了!” 面對怒火中燒的胡璉,黃維也不好解釋什么,只是長長舒了一口氣。 在黃維的眼中,自己兵敗被圍并不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的,如果他知道黃百韜的部隊會全軍覆沒,自己也不會率領大軍渡河強攻南坪集,他也不知道,在如此危急的關頭,不知道南京和徐州方面為何不通告。 黃百韜 接下來,各區的軍長將自己面臨的情況向黃維做了匯報,胡璉聽取了各軍和師長之間的意見后,傳達了作戰決心:蔣介石將會調大軍增援,各軍需固守,避免危機擴大。 黃維 先不說胡璉的話到底能不能兌現,最起碼,對于已經處于頹勢的各軍部隊來說,這宛如一針強心劑。 在解放軍的兇猛攻勢面前,黃維兵團的局勢也越來越糟糕。 1948年12月5日,劉伯承等解放軍主要領導人下達了《總攻黃維兵團命令》,第二天,早已待命的3個集團軍準備同時發動全面攻擊。 劉伯承 就在這個時候,黃維已經意識到自己難以解圍,決定將胡璉送回去,臨行前,他再次緊緊握住胡璉的手,對他說:“不要再回來了,人才要緊。” 胡璉就這么又飛回了南京,將黃維兵團遇到的情況詳細匯報給了蔣介石。 在晚宴上,蔣介石看著身邊這群“學生”,也不知道從何說起,只是揮手示意大家開始吃菜,整個會場的氣氛都十分沉重,沒有敢多說一句話。 不過,在蔣介石的授意下,胡璉再次趕赴雙堆集。 黃維非常不解,不過看到胡璉來都來了,也只能跟他一起商量接下來的仗該怎么打。 這次胡璉帶來了一個消息:國民黨準備使用“甲種彈”和“乙種彈”。 聽這兩個名字可能有點不明就里,實際上,它們本質上就是一種“烈性炸彈”,里面包含很多致命的成分,在國際戰場上,這也是被明令禁止的。 這也徹底說明,國民黨為了戰爭勝利,已經徹底喪心病狂了。 將領們聽說以后,各個都擔驚受怕起來,這兩種毒彈一旦釋放,自己就算沒死在解放軍的槍口之下,也會倒在自己人手中了。 一位名叫楊伯濤的將領小聲發問:“如今我們和共軍焦灼在一片土地上,空軍是否能找到目標?” 胡璉只是說:“那就同歸于盡,這是老頭子的意思。” 楊伯濤 其實,無論他們采取什么樣的方法,都無法阻止解放軍前進的步伐。 劉伯承追趕著黃維兵團、杜聿明兵團,現在還死死盯住李延年和劉汝明的兩個兵團,黃維兵團想靠自己的兵力翻身,幾乎已是不可能的,周圍的援軍也沒有辦法被調動起來,現在已是各自逃竄的局面。 《促黃維立即投降書》一經發表,就代表戰爭即將接近尾聲。 黃維“忠心耿耿”,全然不顧麾下的很多連級、營級單位紛紛成片投降,楞死要秉持蔣介石的意思,奮戰到底。 就這樣,胡璉和黃維又堅持到12月15日,他倆最后一致認為,現在想打翻身仗已經不現實了,只能下令立即突圍。 如果順利的話,突圍部隊還能保存下來有生力量,接下來再找機會東山再起。 不過,蔣介石在聽取完匯報后勃然大怒,呵斥部隊禁止在夜間突圍,并且要求他們在當天上午于空軍的配合下完成突圍。 不過,黃維覺得部隊已經根本沒有辦法撐到第二天了,索性拍著桌子一聲令下:“現在就準備行動!” 部隊在這種情況下當即便顯得混亂不堪,解放軍的高級將領也在觀察中下了結論:“黃維要逃。” 當時,胡璉和黃維乘坐兩輛裝甲車分頭逃竄,不過在潰亂當中,黃維的坦克遇到了一些故障,他也不得已而下車,自行在亂兵中四處奔逃,解放軍對于不反抗的俘虜,向來待遇都比較優厚,四處亂跑的黃維就這樣成為了解放軍的俘虜。 如果解放軍這邊行動順利,那么不僅黃維逃不掉,胡璉也無處可逃。 當時的情況,胡璉那輛坦克也拼了命向蚌埠方向逃竄,路上便也遇到了一批又一批解放軍,他們很快便發現了胡璉所在的坦克。 戰場上隨即響起了一陣陣追殺聲,坦克的燃料有限,跑不了太遠,在這種情況下胡璉也只好趕緊棄車而逃,結果背上中了一發榴彈。 ![]() 同車的國民黨士兵看到長官受傷,趕緊攙扶著他向河邊走去,碰巧遇到一位船夫,他們馬上用槍抵住船夫,要求他立即將幾人送到對岸,就這樣,胡璉成功逃出了渦河。 雙堆集戰斗就此順利結束,解放軍全殲黃維兵團,打了一場漂亮的大勝仗。 然而,唯一遺憾的是,時任兵團副司令官胡璉僥幸落網。 戰后,時任中野一縱司令員楊勇這樣說:“我們寧愿能夠活捉一個胡璉,也不愿意俘虜十個黃維。” 那么,楊勇為什么要這么說?這要從胡璉的那些“豐功偉績”說起。 ![]() 楊勇 楊勇司令員為何“鐘情”于黃維可以說,胡璉是蔣介石集團中少有的猛將,不然,當初他也不會“臨危受命”,來到雙堆集指導黃維軍團。 當年在抗日戰爭期間,胡璉便聲名大振,他采取了“破釜沉舟”的戰法,甚至帶頭寫下了遺書,瞬間讓部隊士氣高漲,在戰勝日軍后,胡璉也因此升任為18軍副軍長。 ![]() 不得不說,在后來的解放戰爭時期,胡璉可以稱得上是“棋逢對手”。 1947年,蔣軍迅速集結并奔赴山東,解放軍已經根據先前獲得的信息大致掌握了蔣介石的作戰計劃,馬上制定出了一套應對方案。 當時,張靈甫所在的74師位置比較突出,我軍立即抓住機會,派出部隊將盤踞在孟良崮一帶的張靈甫部隊團團圍住。 蔣介石非常吃驚,同時又帶著一絲小小的驚喜,這是因為他此前一直找不到解放軍的主力部隊,所以這個時候就算是想打,也經常不知道把主力往哪個方向壓制。 ![]() 張靈甫 這下,他自認為找到了決戰的“大好時機”。 可是,孟良崮這個地方很難修建防御工事,所以解放軍的火炮在轟擊對方的時候指哪打哪,后來國民黨的馳援部隊派系林立,幾乎個個都“心懷鬼胎”,所以沒過多久,張靈甫部基本被全部殲滅。 粟裕意識到機會來了,立即調轉部隊,瞄準胡璉的部隊,可這個胡璉反應非常快,楞是率領部隊撕開了一個口子逃生。 ![]() 孟良崮以張靈甫謝幕而告終,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胡璉竟然在此后又重新登上舞臺。 就在這場戰役發生一個多月后,蔣介石的部隊根本沒有休養生息,反而卷土重來,在山東發起了新的攻勢,他們迅速占領了山東的重要地點:南麻。 此處為兵家必爭之地,胡璉知道,解放軍一定會重新打回來,立即布防。 解放軍在孟良崮戰役中取得的優勢也讓部隊士氣大增,全軍上下都非常有信心,希望能在南麻打出下一個“孟良崮戰役”。 胡璉吸取了張靈甫兵敗的教訓,在南麻一帶做足了防御準備,而且蔣介石也意識到了支援問題,向所有軍官下令:若不盡全力支援,就嚴辦各師主官。 ![]() 一個多星期的激戰下來,胡璉的師部并沒有被擊潰,反而解放軍這邊的傷亡不小,在這種情況下,將軍的援軍又步步緊逼,為了防止敵人下一步內外夾擊,無奈之下,解放軍只好暫時退出戰場,這算是一場不大不小的失利。 1947年,我軍包圍了曹縣一帶的國民黨部隊,蔣介石聞訊后,立即派出胡璉前去增援,粟裕也通過情報知道了胡璉部隊即將出發,想要血洗“南麻之仇”,立即調集了五個縱隊的兵力,布下了口袋陣,準備圍殲胡璉的部隊。 ![]() 一直以來,胡璉打仗狡猾的跟狐貍一樣,當他們趕到大義集和土山集的時候,便嗅到了危險氣息,干脆直接在附近安營扎寨,還修筑了不少防御工事。 胡璉又沒有上當,所以解放軍只能硬攻,爭取早點完成任務。 前前后后三天的激戰,解放軍并沒有在戰役中取得特別大的戰果,只能在這種情況下選擇撤軍,如果當時胡璉沒有意識到危險來臨,掉入解放軍設計的“口袋陣”,那么他的師部再怎么被稱為“王牌”,最終都難逃全軍覆沒的厄運。 可以說,最后在淮海戰場上,正是由于胡璉過于狡猾,才讓他再次逃脫被俘的命運,黃維和他比起來就“老實”太多了,所以被生擒。 楊勇之所以會這么說,是因為戰場上大家最害怕這種鬼點子多的將領,他們總能出其不意,嚴重影響到戰局。 ![]() “雙堆集”和“粟裕”也成為了他這輩子的噩夢。 可不久后,楊勇上將的“遺憾”最終被兌現。 自從胡璉跟隨蔣介石敗走后,胡璉便被委以重任,在金門一帶加固防御,自此,他還多了一個“金門王”的稱謂。 他在金門苦心經營了很久,廣積糧、挖深洞,更是修建了數不清的明碉暗堡,讓解放軍炮擊金門的作用變小。 ![]() 1958年,胡璉竟然再一次“死里逃生”。 8月23日晚上,守島官兵們還在島上自由活動,而胡璉正忙著為幾位國民黨高官“接風洗塵”,胡璉那天喝了不少酒,隨后便決定先返回指揮部休息。 隨后,解放軍從廈門炮兵陣發射的炮彈便落在了金門之上。 當時的炮火猛烈程度,讓附近的美國海軍都目瞪口呆,美國海軍通訊部第二天立即聯系了金門方面,詢問是否還有活口。 胡璉回電僅一個字:“有”。 這次,胡璉僅僅受了一點皮外傷,而另外幾名和他一起吃飯的“高官”,要么重傷,要么當場斃命。 總的來說,胡璉是一個極其復雜與狡猾的人物,他在抗日戰爭中曾立下大功,卻也阻礙了人民解放的步伐,晚年的他,更是重新回歸平靜,熱愛上了鉆研古籍和研修歷史。 ![]() 胡璉曾經說過:“我這一輩子只干過兩件事,打仗和讀書。” 1977年6月,這位國民黨悍將因心肌梗死而去世,看來他一次次化險為夷,又一次次死里逃生,終究還是沒能逃過病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