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帶著一位年薪60萬的博士生去參加飯局,到尾聲的時候,董明珠讓他去催一下菜,可是這個博士生卻不緊不慢地說:“董總,菜齊了,不用催?!?/p> 這讓董明珠明顯得有些無語了,她直接拿著菜單,對著博士:“這兩個菜,你去看著做?!?/strong> 博士這才依依不舍地離開飯桌,起身走出去。 剛出去董明珠就發來消息,讓他直接回公司,他還納悶了,這飯都沒讓人吃好就讓人先走了。 可沒等博士到達公司,他被辭退的消息就已經被傳遍了,回到公司直接就被“邀請”進了人事。 是不是很疑惑,催個菜而已,怎么就把人都給辭了? 要說董明珠在這次飯局中是個“炸彈”的話,那博士的各種“作”就是那星星點點的火花了,隨時都會引燃導火索。 從一開始董明珠這個“炸彈”就在心里埋下了。 董明珠參加的飯局,自然都是奔著合作去的,顯然這次也是,不然也不會帶上博士。 在他們剛到酒店,與合作方碰面的時候,博士就開始冒出火星子了,他趕在了董明珠的前面直板板地走到對方領導面前伸出手:“王總,您好,第一次見有勞關照了?!?/strong> 看得出他是想在人家面前表現自己,但這個太過于冒失了吧! 他自己的領導還在后面呢,而且你一個下屬直接越級和對方領導問好,是很不尊重人的行為,而且就算問好,你的言語是不是有些不妥?看你那架勢,你才是領導吧? 想想看,你也是個領導,對方領導卻讓一個下屬接待你,你什么感想? 這給董明珠氣的,連這最基本的禮貌都不懂!趕緊過去和對方領導解釋:“王總,他第一次見你,有些激動了,還望您體諒。” 董明珠的面子對方還是要給的,這件事就這么過去了誰也沒多想。 等到吃飯的時候,博士再一次擦出了火星子,他見這一桌平時自己都沒吃過的菜肴,心里直癢癢。 一等到開飯,他幾乎是撲到這些食物上的,把想吃的全部夾到自己的碗里生怕一會兒就沒有了。 各個菜式都讓他夾了個遍,他面前什么都有,海鮮刺身、大蝦螃蟹、豬蹄啥的樣樣齊。 大家談笑他在吃,大家敬酒他在吃。很快菜渣在博士面前也堆起來了,面前兩座“山”。 一手大蝦一手拿筷子還在轉著桌子夾菜。吃相難看! 董明珠想讓他注意點形象,咳了兩聲,博士像是明白了什么一樣,放下了筷子。 他認為董明珠是在提醒自己給大家敬酒!只見他拿起酒杯,對著桌子中間一句:“大家好不容易聚在一起,來,我們喝一杯!” .....這誰敢和他喝?誰愿意喝? 首先你作為一個陪客,卻使出了主人的招數“一人敬多人”,可以說是應酬中最大的忌諱! 完全沒把這次的主人,合作方領導放在眼里,誰都不愿意喝下你這酒,合作方領導更是再次受到了極大的不尊重。 董明珠也沒想到博士給他搞了這一出,忙讓他出去催菜,因為在場的人現在沒人想看見他。 讓他催菜是想讓他回避一下的,可誰知博士沒有領悟,這就造成了開頭的那一幕,他的這句:“董總,菜齊了不用催.”擦出了更大的火花直接點燃了董明珠炸彈的導火索。 博士的基本應酬禮儀和處事的情商,是真的讓人摸不著頭腦啊! 之前我也不明白,為什么僅僅一頓飯就能定義一個人,也能決定一個人的前程。 直到在《中國式應酬》中看到一句話:“你跟一個人吃一頓飯,就能最直接地看出這個人的為人處世,也能直接反映出這個人的情商修養。” 在平時的飯局酒局的應酬上,靈活的思維方式,懂得變通,良好的交際能力不僅是一門知識,更是一門技能。一個人再聰明、再能干、再有錢,如果不懂得做人,不懂得交際,就會錯失很多機會。 雖然說學歷是一個“敲門磚”,但是你如果沒有很好的口才和交際能力,除非遇見你的“伯樂”,但是一定要記住“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靠別人都不如靠自己! 《中國式應酬》中有一句話:“一個人想要成功,大約15%靠的是專業本領,剩下的85%靠的都是人際關系和處世技巧! 我之前拜讀過《中國式應酬》這個本書,里面通過300多個生動的案例介紹了中國式社交的規則、方法和技巧,并傳授了中國式社交的方式,幫助你在事業和生活中獲得成功。 應酬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應酬中有規則,有方法,有技巧;講究策略,講究心機,講究變通??v觀我們身邊情商高的人,最后混得都不會太差! 家里有小朋友的也可以跟他們一起讀,這樣也可以提高孩子禮儀方面的知識,一起成長。 |
|
來自: 小林imvdqzw0nf > 《職場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