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10日申報結束,活動辦公室共收集到全國3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臺灣地區)337個申報項目材料。在規定時間內,各申報單位對本地區范圍內百年來的考古發現項目進行了認真、細致的篩選,擇優上報。有些省份的申報組織活動更加嚴謹、細致,對省內有意向申報的項目通過公眾投票、組織省內專家先行評選推薦等方式,優中選優,確保申報“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的項目能全面反映百年考古的重大成果。經過各地文物主管部門審核、專家提名,最終確定321項作為候選項目參加“百年百大考古發現”遴選推介活動。 本次活動設初評、終評兩輪評審推介環節。7月下旬“百年百大考古發現”遴選推介活動初評啟動。由中國考古學會第七屆理事會常務理事、各專業委員會以及各省區市文物考古研究機構相關專家組成的110位評委,通過此次活動專門開發搭建的集申報、評選于一體的線上平臺,秉承“公平、公正、公開、專業”的評選原則,從321項參評項目中遴選推薦160個項目,并在投票時從不同地域、不同時代和不同類型等多角度綜合評審。 據初評計票結果統計,周口店遺址群、牛河梁遺址、三星堆遺址、石峁遺址、秦始皇帝陵及兵馬俑坑5項考古發現名列前五。135項考古發現初評得票過半。按照得票數前160項考古發現入圍終評。 “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160項入圍終評項目名單 (按行政區劃排序) 從地域分布來看,入圍的160項考古發現涵蓋全國3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臺灣地區)。歷史底蘊豐厚、素有“文物大省”、“考古大省”之稱的河南與陜西分別有26項和17項入圍,山東、山西各有9項入圍,河北、湖北、湖南各有8項入圍。 從年代分布來看,其時間跨度從百萬年前舊石器周口店遺址群、泥河灣遺址群、水洞溝遺址以及湖北鄖縣人的發現,到明定陵考古發掘、江口明末戰場遺址,年代跨度大。舊石器考古有8項入圍、新石器考古有49項入圍;夏商考古有19項入圍;兩周考古22項入圍;秦漢考古有22項入圍;三國至隋唐16項目入圍;遼宋金元20項入圍;明清4項入圍;隨著中國考古學不斷向縱深拓展,遺址格局的逐步清晰、歷史文化內涵的日益豐富也同樣反映在160個入圍終評項目中。 終評投票線上評審通道即將開啟,終評評委會的專家將從160個項目中遴選產生100項“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屆時,百年間一百項中國考古發現將為公眾呈上一道豐盛的考古文化大餐。 來源:“文博中國”微信公眾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