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年,羅炳輝出生于云南省的一個窮苦農民家庭,父親是地主家的佃戶,生活非常貧困。面對地主豪強的壓榨,年僅11歲的羅炳輝就敢于反抗地主。1915年,18歲的羅炳輝加入了滇軍部隊,開始了自己的軍旅生涯,并且從普通士兵干到了營長。不過,常年的軍閥混戰,讓羅炳輝非常失望,對于唐繼堯等西南軍閥,羅炳輝更是心灰意冷。 1922年,在討伐陳炯明的過程中,羅炳輝非常出彩。羅炳輝曾經一日一夜翻山過河,暴走200里,報告敵軍的情況。1926年的北伐戰爭中,羅炳輝率領部隊進攻南昌,成功打開了主力部隊進入南昌的重要門戶。同樣是在南昌,羅炳輝認識了朱德元帥。 1927年3月,羅炳輝在參加一次追悼會的過程中,聽到了朱老總的演講,身心受到了很大的啟蒙,羅炳輝終于找到了光明前途的方向。1929年,羅炳輝光榮入黨,此時的羅炳輝已經擔任了江西吉安縣靖衛大隊大隊長。按照指示,羅炳輝領導了贛西數縣武裝起義,轉戰湘贛,指揮戰斗數百次,對贛西革命根據地的鞏固和擴大,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紅軍時代,羅炳輝先后擔任了紅12軍軍長、紅9軍團軍團長等職務。在第二次反圍剿過程中,羅炳輝率領12軍,牽制了大量的敵軍。最后,被朱老總稱贊為“神行太保。”在紅軍長征過程中,羅炳輝率領紅9軍團承擔了開路先鋒的作用,一路沖破了三道封鎖線。當時,周總理稱贊羅炳輝率領的紅9軍團,為“兩條腿的戰略騎兵。” 海倫斯諾抵達延安以后,對于紅軍將領們有很深的了解。在斯諾的筆下,徐向前元帥、徐海東大將和羅炳輝將軍,被稱為“三狼。”斯諾曾經描述:“最魁梧的中國人羅炳輝,這個'彌陀佛'一樣的人功勞很大,只有陜北的劉志丹可以和他相比。”但是,羅炳輝將軍的身體狀況并不好,一直深受高血壓的困擾。 1937年,日本軍隊發動七七事變以后,為了團結一切力量抗戰,各地區的紅軍部隊,陸續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羅炳輝先后擔任了新四軍第1支隊副司令員、第5支隊司令員、第2師師長等職務。在1942年之后,羅炳輝擔任了新四軍第二副軍長。當時,軍長為陳毅元帥,第一副軍長為張云逸大將。從當時的資歷來看,羅炳輝將軍的資歷并不算低。 1946年,解放戰爭爆發以后,面對蔣介石的瘋狂進攻,八路軍、新四軍各部,開始了全面反擊。1946年6月,羅炳輝將軍拖著病體,指揮了棗莊戰役,殲滅俘虜敵軍總計3萬余人。1946年6月21日,羅炳輝將軍逝世。噩耗傳來,毛主席非常惋惜,毛主席曾經稱贊羅炳輝將軍“正派耿直,戰爭經驗豐富,有軍事才能,很會打仗。” 陳毅元帥為老戰友寫下《悼羅炳輝將軍》“難忘君令德,難忘君身手。難忘君刻苦,士卒同升斗。”隨后,羅炳輝將軍被安葬在臨沂。1947年,由于戰爭局勢的變化,蔣介石的軍隊占領了臨沂。瘋狂的敵軍挖掘了羅炳輝將軍的墓地,并且破壞了遺體。陳毅元帥聞訊以后,命令1個團,連夜搶回了將軍的遺體,并且安葬在其他地區。 后來,羅炳輝將軍被確認為新中國36位軍事家之一。1955年,隨著戰爭的基本結束,我國進入了戰后重建和發展經濟的階段。與此同時,解放軍部隊開始了一系列正規化建設,開始使用軍銜。出現了著名的十大元帥十大將。如果當時,羅炳輝將軍還健在,那到底是什么軍銜呢? 首先,我們看一下羅炳輝將軍的資歷。在紅軍時代,羅炳輝將軍是軍團級將領。在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的副軍級,相當于八路軍的副師級。由于羅炳輝將軍逝世于解放戰爭的初期,沒有參與后來的戰略大決戰。認真地說,在作者看來,如果羅炳輝將軍沒有逝世。在1948年、1949年,肯定能夠擔任華野某個兵團的司令員,甚至是華東野戰軍的副司令員。 因此,作者認為,如果1955年,解放軍部隊推行軍銜的時候,羅炳輝將軍還健在的話。最低也是上將軍銜,而且排名非常靠前。如果在解放戰爭中發展順利,大將軍銜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向昔日的先烈們致敬,例如盧德銘、伍中豪、黃公略、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彭雪楓、關向應、蔡繼慎、王爾琢、尋淮洲、方志敏、劉志丹、劉疇西、項英、吳煥先、葉成煥、高敬亭、楊靖宇、趙尚志……等等。 關于名將們的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