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字面看是無所作為,肯定不是的,那如何理解無為呢? 從這個詞的出處說起,道德經(jīng)第48章,“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治學,每天進步一點點,悟道,則是每天消減一點點,到最后減無可減的地步,稱為無為。 道是什么?按照老子說法,道是萬事萬物的起源和根基,是運行規(guī)律,而規(guī)律又稱底層邏輯,從每天的紛繁復(fù)雜中,斷舍離,不停的做減法,最終塵盡光生,達到無為的地步,可以說無限接近道,或者說,無為是道的表現(xiàn)形式。 有生于無,能看得見的有是從無中生發(fā)而來,也叫做無中生有,今天這個成語的意思已經(jīng)截然相反了。宗教中有相和無相,武術(shù)中有招和無招,現(xiàn)在人們是借由有再回到無,由此可以看出,無為絕非不作為,而是透過有為,逐漸進入無招勝有招的境界。 大道無形,無為,其意指遵循大道的規(guī)律、契合大道的精神去作為,既不是不作為,也不是順其自然,而是悟道之后,循道而為,因其無定式,無常態(tài),故稱無為。 從為學日益,走向為道日損,就如同武術(shù)練習招式,最終融會貫通,達到無招境界,為學日益是前進的短期方向,中長期則牢牢盯著為道日損,不斷的斷舍離,不斷的聚焦, 最終擊穿閾值,進入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