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殘軍在大陸的最后一場大規模較量,戰役歷時一個月,解放軍二野部隊全殲國民黨軍1萬余人,西昌地區和巧家、華坪、康定、瀘定等18座縣城獲得解放。由海南島返回西昌坐鎮指揮的國民黨西南軍政長官公署代長官胡宗南、西昌警備司令賀國光乘飛機倉皇逃竄,而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國民黨最后一任四川省主席、四川第一路游擊總指揮、二級陸軍上將唐式遵,則在逃跑的路上,被彝族武裝亂槍打死。 西昌戰役路線圖,紅色箭頭為北路184師,藍色箭頭為南路44師 自從1949年11月劉鄧大軍挺進大西南,國民黨在西南地區的殘余勢力很快就遭到了摧枯拉朽般的打擊。國民黨在西南地區的軍隊敗得敗,降得降,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已經完全失敗。劉文輝、鄧錫侯、潘文華和盧漢等人紛紛率部起義,投入了人民的懷抱。到了12月27日成都戰役勝利之后,解放軍解放大西南的戰役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至此,中國大陸除西藏地區外,只剩下當時的西康省重要城市西昌還暫時掌握在國民黨軍隊的手里。解放西昌,打掉國民黨在大陸的最后一個“根據地”,就擺在了二野的面前。 作為國民黨軍隊在大陸最后一個立足點,西昌顯然受到了足夠的重視,已經逃到海南島的胡宗南,在蔣介石的命令下,不得不又從海南島返回西南地區,以西南軍政長官公署代長官身份主持事務。之所以是代理,那是因為前正牌長官張群剛在前不久的云南盧漢起義中,被其軟禁在昆明,幾天后張群逃至香港,然后乘輪船去了臺灣。而剛剛接任長官沒幾天的顧祝同,在鼓勵了胡宗南一番之后,也隨蔣介石自成都出發去了臺灣。 當然,這個時候蔣介石如果走得慢一點點,很有可能已經是階下囚了。 而曾經的“天子門生第一人”胡宗南,此時其所屬部隊大部分早已經陜中、扶郿戰役和成都戰役中起義或被殲,只要少部分逃到了西昌,胡宗南自己還嚇得直接跑到了薛岳控制的海南島。 1949年12月28日,胡宗南回到了西昌,即和西康省政府主席、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兼西昌警備司令、陸軍中將賀國光一起,按照蔣介石計劃中的“政治臺北,軍事西昌”的戰略,將西昌打造為蔣介石的“第二陪都”,收攏由各處潰逃至此的國民黨殘軍,妄想以此為基礎,南守金沙江,北固大渡河,建立光復大陸的“游擊根據地”,準備和解放軍周旋三個月,等待“”爆發,爭取英美等國際力量的支援。 看來,那個時候,蔣介石是把在大陸翻盤的希望,寄托在爆發上了。可惜,他的希望到現在依然遙遙無期,或許,永遠也爆發不了吧,這當然是好事,畢竟現在各方都握有足以毀天滅地的恐怖核實力,一旦打起來,只有共同毀滅一條路,誰也不敢輕啟戰端。 那么,胡宗南在西昌的軍事力量究竟如何呢? 此時,聚集在西昌、會理地區的國民黨軍有四川逃過來的第27、第56、第2、第124軍等殘部及西昌警備司令部所屬1個多師,共約3萬人,被胡宗南整編為國民黨第一軍第一師。同時,胡宗南籌集了大批武器、彈藥和糧食,培植了不少地方反動武裝。 表面力量看起來還是不小的,但因為在西南戰役中被解放軍打得毫無招架之力,這部分國民黨殘軍就算僥幸跑到了西昌,實際上依然是驚弓之鳥,戰斗力可想而知。 顧祝同還沒有忘記自己的西南軍政長官公署長官的身份,1950年1月,他奉蔣介石的命令,秘密返回了西昌,再次把蔣介石對西昌寄托的希望告知胡宗南等人,當然也免不了鼓勵一番,讓他們在這里固守,和解放軍背水一戰,等待機會,然后自己又飛回了臺灣。 蔣介石和胡宗南把翻盤的希望寄托在這些部隊身上,那也是無奈之舉,因為除了退守的海南島的數萬人以外,在大陸的力量已經沒有牌子可翻了。 胡宗南在這里鬧得歡,解放軍那邊可沒有慣著他,西南軍區已經策劃發起西昌戰役,一舉拿下國民黨在大陸的最后一個據點,徹底消滅其在大陸的軍事力量。 發起西昌戰役的任務,就交給了西南軍區暨第二野戰軍,即劉鄧大軍所屬的部隊來完成了。 西南軍區暨第二野戰軍以第14、第15、第62軍各一部共13個團的兵力,于1950年3月12日發起了國共雙方在大陸的最后一戰:西昌戰役。 擔任西昌戰役主攻任務的是第二野戰軍4兵團的2個軍,陳賡為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4軍軍長是李成芳,15軍軍長為秦基偉(15軍也就是后來大名鼎鼎的第15空降軍),另有剛轉屬為二野的18兵團第62軍同時參戰,軍長為劉忠。 二野參戰的3個軍,共13個團,在兵力上處于絕對的優勢地位,最主要的,解放軍士氣高昂,戰斗力強勁,群眾基礎好。 解放軍西昌戰役的基本部署是這樣的,南線由15軍44師從云南曲靖地區出發,過金沙江向北,金江第1支隊和2支隊配合作戰,同時,有14軍的一部在左翼、15軍43師在右翼配合44師的行動。 北線由62軍184師自川西出發,過大渡河向南進攻。 南北兩路兩線夾擊,分六路進擊西昌。 1950年3月12日,44師兵分兩路從曲靖地區出發,一路主力為131團,由參謀長葛明帶隊,從巧家西渡金沙江,44師主力由隆街北渡金沙江。兩路解放軍部隊先后于19日達到金沙江渡口并偷渡成功,爾后在殲滅了寧南、普格、會理和德昌之敵后,分別由東、南兩個方向出擊西昌方向之敵。 44師的戰士們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一路猛攻,先后拿下了會理、德昌城,逼近了胡宗南的老巢西昌。 與此同時,62軍184師也于12日由川西溫江一帶出發,渡過大渡河向西昌地區挺進,該師把3個團分成左、中、右3路。師部隨中路552團,左路為550團,右路為551團及師直屬支隊。 在15軍44師于25日達到西昌外圍的同時,62軍184師也已南下渡過大渡河,進抵石棉及其以南地區,兩支解放軍部隊完成了對西昌的合圍,拿下西昌只是時間問題。 解放軍的進攻勢如破竹,被困在西昌城的胡宗南們,更是如熱鍋上的螞蟻,打,打不過,逃,無處可逃,一時間,西昌城里亂成了一鍋粥。 眼見圍城的解放軍已經發起最后的攻勢,先頭部隊已經距離西昌城不到15公里,再不跑就真的跑不了,胡宗南和賀國光,帶著親信家眷急急忙忙搭乘兩架伊爾24攻擊機,于26日晚23時向海南島倉皇逃去。 這兩架伊爾24并不是專門的運輸機,擠擠抗抗也就最多坐20人左右,起飛逃竄的時候,許多人爭先恐后地企圖爬上飛機,擠得艙門都關不住。要不是警衛鳴槍示警嚇退了不少人,恐怕胡宗南想坐飛機逃跑也不是那么容易了。 西昌之敵的大頭頭腦腦跑了,剩下在城里那些跑不了的官兵們,可就成了無頭蒼蠅,開始拼命往城外的山區跑。 3月27日,44師先是占領西昌機場,可惜胡宗南已經跑了,解放軍沒能實現“活捉胡宗南”的愿望。占領機場以后,解放軍隨即進入西昌,依然在西昌城里的國民黨殘軍瞬間作鳥獸散,第27、第56軍殘部逃向西昌以北小相嶺山區。 3月27日,第14軍和滇桂黔邊縱隊各一部渡過金沙江,在賓川、鄧川一帶殲滅由西昌地區南逃的第124軍殘部。第127軍殘部早已經在24日被第62軍另一部殲滅了。 27日當天,44師與第184師追擊并消滅了小相嶺山區的殘敵,會師冕寧縣城,西昌戰役勝利結束。 唐式遵 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3月25日解放軍達到西昌外圍時,時任四川省主席、二級陸軍上將唐式遵已經于當天早晨率領部分人馬離開了西昌,計劃自越西縣偷渡大渡河赴川南,繼續進行負隅頑抗。但他沒有想到的是,避開了解放軍對西昌城的圍攻,卻落在了小相嶺山區彝族武裝的重重包圍之中。 4月5日,雙方經過激烈的戰斗,寡不敵眾的國民黨殘軍潰敗,唐式遵在逃跑的時候被彝族武裝的亂槍打死,這離他想方設法獲得的四川省主席職務還不到一個月,而且唐式遵還是在解放戰爭中被擊斃的唯一一個川軍高級將領。 西昌戰役,二野參戰部隊殲滅國民黨軍15500余人,解放了西昌地區和巧家、華坪、康定、瀘定等18座縣城,國民黨軍隊在大陸的最后據點西昌被拔除,蔣介石企圖以西昌為據點,靜待國際形勢劇變的夢想最終破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