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為五臟之主,是全身血脈的總樞紐,主宰著人體的生命活動,通過血脈輸布血液營養全身。血液本屬于廣義之精,是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內經》記載:“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意思是,心主導人體的精神活動,包括意識思維、精神情志等。可見調心是提高免疫力的基礎。 情志不暢之人,遇到困難常感到身心俱疲,機體免疫力會下降,從而加速人體生理衰退,百病叢生。因此我們保持積極的精神狀態,沉靜樂觀,愉快知足,避免是非,調心以安內,鍛煉以攘外,內外兼修方能延年益壽。那么如何鍛煉調心呢?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中醫科主治醫師鄒夢穎教大家一靜一動兩個方法。 靜是靜坐,靜坐姿勢要求脊椎正直、雙肩微張,手結印,頭端正,雙眼微閉,同時配合調息,以腹式呼吸為主。調身和調息都是為調心做準備的,調心是靜坐中最主要的一個環節。靜坐時調心主要是通過合適的方法調整心態來入靜入定。常用調心的方法為意守法,把意念守持在身體特定的部位,或體外特定的景物上,最常用的是意守丹田(氣海穴)。 切記不要過分用力,否則會引起大腦興奮,過猶不及。二是默念法,比如可以從1數到10。思想放空后可將雙眼睜開,調整姿勢,挺胸抬頭,克服昏沉,將心神聚集,內心對未來充滿希望。古人云“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通過靜坐調心,歸根結底是調神,安神定志,達到無欲無求的狀態,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動的方法是按揉關元和命門穴,全身自然站立,雙腿分開,與肩同寬,目視正前方,左手掌心勞宮穴對關元穴(臍下3寸),右手掌疊加至左手掌,按揉時先順時針60次,然后左右手交替換位置,逆時針按揉60次,共120次;再用相同手法按揉命門120次,所按之處有發熱感為度。 另一項是全身重心在腳上的轉移,讓注意力高度集中,一共五節每節做8次,一節是全身重心向兩腳尖上移動然后還原做8次;二節重心在后腳跟上往復;三節重心在腳小拇指上,左右各4次;四節重心在腳外側上,左右各4次;五節重心在雙腳內側上往復,隨著每一節的節奏變化,身體重心發生變化鍛煉身體的平衡神經。 主要分拍打、梳理和按摩三點。拍打主要穴位是足三里穴5次,從上往下拍打膽經5次;打天鼓120次,是雙手緊緊捂住雙耳,用食指和中指互相擊打后枕部的玉枕穴,在耳內產生悅耳的轟鳴聲;梳理指用雙手五指從前額往后梳理5~10次頭發;按摩睛明穴和太陽穴3次,雙手交替按摩合谷穴與關元穴1~2分鐘。 做完整套動作約10分鐘,相當于形神與身心整體協調運行一遍,人會感到神清氣爽。建議連續做2遍,對身體健康,提高免疫力大有好處。 其他一些調心方法,可以和上述一動一靜的方法結合起來,也可以單獨運用。比如低分貝播放調心音樂,優美的音樂是人們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一首動聽的旋律能使人精神放松,身心愉悅,使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體力得到適當的調節。 香薰療法也是營造調心氛圍的有效手段,芳香可以化濁辟穢,芳香藥通過人體肌膚到達穴位,順著經絡能滲入人體,起到開泄腠理、活血化瘀、平衡陰陽的作用。 注:具體治療與用藥請遵醫囑! 本文轉自:中國中藥網,作者:莫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