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華中科技大學、寧波大學、重慶大學和北京交通大學陸續成立本科生院,將“本科生院”這個聽起來頗為新鮮的詞,推進了人們的關注列表。 其實早在2005年復旦大學成立復旦學院,本科生院便已進入我國高校領域。長達十余年的時間,如今隨著越來越多“雙一流”高校紛紛設立本科生院,意味著這一“新事物”正迎來新的發展時期。 圖源:北京交通大學官網 人才培育是大學的重中之重,本科教育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占據基礎性地位,倘若本科教育根基不牢,教育強國之路勢必問題重重。而隨著新時代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知識的奔騰而至,傳統的本科教育也面臨著機遇及挑戰。如何培育出更符合當下社會發展需求的本科人才,是每一所國內高校都亟需思考的問題,或許也是當下高校接連設立本科生院的初衷之一。 軟科(ID:zuihaodaxue)對國內高校開設“本科生院”的情況進行了解,手工搜集整理出部分國內高校成立本科生院的情況。 新瓶裝新酒,模式革新促“一流” 所謂本科生院,簡而言之,是作為本科生教育與管理的機構,兼具管理機構和辦學機構兩大屬性,類似于研究生院體制性質的本科生教學與管理機構,具體負責管理本科生的學習和生活。我國的本科生院多建立于綜合性研究型大學之中,與研究生院一道成為研究型大學人才培養的兩大核心機構。 通過對國內高校設立本科生院的情況了解,可以發現,諸多高校設立本科生院的過程存在相同之處。比如,2011年7月,哈爾濱工業大學決定由原教務處、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基礎學部、實驗學院進行整合組成“哈爾濱工業大學本科生院”。2020年9月,太原理工大學將教務部、學生處、教師發展中心等職能部門整合而成“本科生院”。2021年3月,北京交通大學黨委常委會決定將原教務處、教學質量監評中心、招生就業處中的招生辦公室合并,成立本科生院。 幾所高校都是通過將原負責本科生學習與生活的教學管理、行政管理等機構合并設立為本科生院,再進一步統籌推進學校本科招生、質量促進、教學能力提升等建設工作,以此能夠更好地協調開展本科教育教學工作,從而提高本科教育的質量及管理水平。 北京交通大學本科生院架構情況 此外,像華中科技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則是直接成立全新的本科生院,并在其下設立綜合辦公室、教務工作辦公室、本科招生工作辦公室、教學質量管理辦公室等機構。 南京大學本科生院架構情況 如重慶大學本科生院李正良院長所言:“建立本科生院,旨在適應高等教育的發展,推進'雙一流’建設,創建一流本科教育。”可以說,設立本科生院是高校突破本科教育不夠系統化、缺乏特色化等現狀的一個契機。借此推進一流的本科教育教學體系建設,打造建設“一流大學”的扎實基礎。 深化通識教育,任重道遠 軟科此前曾針對大類招生進行分析,其中言及本科生院也是大類招生的一種模式體現。在大一新生進入學校后,先進入本科生院統一進行通識教育,第二年再進入專業院系學習。而其強調的通識教育,也就是處于不同科系和專業的學生在大學期間都應受到的一種共同教育,比如閱讀經典,思想政治理論類等課程,教育特點以強化人文素養為中心,這體現的也是一種共同教育的精神理念和文化基礎,通識教育作為專業教育的前提,堪稱大學的首要之道。 李正良院長介紹:本科生院與專業學院將形成矩陣式結構,一年級學生在選擇專業時擺脫了學術性系科的束縛,可以更加自由地選擇專業,并增加競爭性,促使專業的內涵建設和優化調整,學生可以從多個院系選擇課程,形成跨學科專業和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 這一方案,也將促進學生突破專業和院系的束縛,加強對專業知識之外的通識課程內容的傾心學習,對于學生培養更為廣泛的知識視野、增強就讀體驗、養成積極好學的學風等,都有著極大的好處。同時,保證了學生有更寬裕的時間充分了解大學專業院系,再作出更適合自身發展的專業選擇。 微博截圖 本科生院的設立作為國內本科生教育的一大嘗試,在促進通識教育的同時,也有著制度和管理方面的一些待完善之處。比如在大學一年的通識教育之后,學生面臨專業選擇的引導問題,班主任、輔導員等有效的指導不夠到位,部分學校存在少量學生延遲分流至專業學院的情況;學生專業歸屬感不強;部門擴張、職能細分等原因導致部門協調難度加大的學院管理困難等等。 毫無疑問,這些問題,也將成為未來本科生院制度深化和改進的要點。 源于國外,合理用于本土 追溯本科生院的歷史,其主要源于歐洲中世紀時期意大利的大學住宿學院制,在17世紀發展為英國的大學學院制,20世紀后在美國的綜合研究型大學、學院中進一步發展成穩定的教學組織與管理模式。本科生院是美國高教界以芝加哥大學實現教育教學改革為起點、貫徹通識教育理念的主要載體,是美國本科教育的重要組織及制度形式。 以美國為代表的國外大學本科教育中,本科生院可以說是主流的教育和管理模式。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都設有一流的本科生院。美國的本科生院依據名稱可劃分為兩類,一類稱之為本科生院,另一類則為文理學院;文理學院較之本科生院會需要對研究生進行教育,但本質依舊是本科生院。因此,本科教育在這些一流的研究型大學中,可以說占據著無可替代的核心地位,是美國本科教育質量的主要保障。 如《本科生院破繭而出》一文所說,美國的本科教育之所以能做到打破專業局限,貫徹通識教育理念,關鍵因素在于其本科的組織工作由一個專門的機構完成,各專業的院系只負責開課和培養研究生,其本科生是屬于集中培養的模式。 基于高校所處的國情不同,國外高校的制度實施僅是參考借鑒,而我國高校應立足實際,建立適合本校類型的本科生院。在具體管理方面,采取學校集中管理與院系分散管理相結合的途徑,同時注重將管理與教學厘清職責邊緣;多舉措激勵教師積極投入本科教學,教學不流于形式,指引學生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作出合適的專業選擇……唯有建設更符合國內高校發展實際的“本土化”本科生院制度,才能最大化地實現本科生院的價值。 本科生院的設立,意味著我國高校本科生教育與世界一流大學進一步接軌。本科教育是國內高校的立校之基、辦學之本,堅持“以本為本”,重視本科教育教學工作,并培養出符合新時代發展需求的一流本科人才,是每一所高校辦學育人的重要出發點。 如今,本科生院在國內“落地生根”尚且只有十余年,“引進”多年依然有不少高校在積極地進行探索和嘗試,其價值所在不言而喻。期待“本科生院”能在實踐中得到不斷完善,在未來,為國內一流高校開創本科教育更高局面,掀開“一流本科”建設新篇章! 參考文獻 [1]代賽慧.中美高校本科生院建設的對比分析[J].國內高等教育教學研究動態,2018(23):11-11. [2]董應龍.西方住宿學院制對我國高校宿舍制度與文化建設的啟示[J].教育探索,2014(10):152-153. [3]倪曉玉,董雅致.英國古典大學的學院制管理及啟示[J].高等理科教育,2019(06):78-83+70. [4]張希勝,張興旺.美國大學本科生院建設及其對我國高校的影響[J].高校教育管理,2015,9(06):76-82. [5]李文君.本科生院破繭而出[J].教育與職業,2011(07):66-68. [6]盧曉東.本科生院是一流本科教育組織模式變革的重要方向[J].中國大學教學,2017(04):10-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