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顏姓源出基本有三:一、出自曹姓,曹夷父次子友被封于小邾國后,對曹姓邾國來說已是另一支派,其后裔不得繼續以曹為姓,于是友根據當時的周禮所規,以其父邾武公夷父的字“顏”為氏,小邾遂為顏氏國,在顏氏族譜中稱曹友為顏友。二、出自姬姓,這一支主要奉周公旦、伯禽父子為始祖。三、他族改姓而來。 梅:主要源自子姓、姒姓以及少數民族改姓等。商朝末年的梅伯為得姓始祖。 盛:最早起源于西周時期,屬以邑為氏。盛姓源流有四:出自姬姓、出自以祖名為氏、出自官位、出自改姓。 柯:出自姬姓,始成于春秋,或以先祖名字為氏,或以邑為氏。遠在黃帝時期,黃帝后裔仲雍的五代孫吳國國王名叫相,因與諸侯會盟柯山,故號柯相。吳國柯盧是柯相的曾孫,其后代遂以“柯”字承接作為自己的姓氏,遂成柯姓。 應:應姓來源有四個:一是源于姬姓,出自周武王姬發之后,屬于以封邑名稱為氏。二是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時期應樂史,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三是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時期應門史,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四是源于其他少數民族,屬于漢化改姓。 宣:宣姓起源有三個說法,一說來自周厲王的兒子姬靜的謚號;二說來自宋國國君的賜號;三說來自春秋時期的孫叔孫僑如的謚號。 杭:杭姓源出有二:一是出自姒姓,是大禹的后代,以國名為氏。二是出自抗姓,抗、杭同源,改抗姓為杭姓。 吉:據《唐書 宰相世系表》所載,是遠古黃帝有個裔孫叫伯儵,受封于南燕國,賜姓姞。后來他的子孫省去女旁,遂成吉氏,世代相傳姓吉。另一說則云,西周有重臣尹國國君尹吉甫,有嫡長子名吉伯奇,受其繼母陷害至于流亡馮翊之地,后又取其父名中“吉”作為姓氏,即為郡望馮翊的得姓始祖。 甄:產生于五帝時代,屬帝舜后裔,得姓始祖為仲甄。 巫:在夏朝和商朝時,巫被分別稱為巫祝和巫臣,是當時的占星家。巫人的后代中有以官職為姓氏的,稱為巫氏,是目前巫姓的主要來源。 山:源出姜姓烈山氏,山姓以“竹林七賢”山濤為最有名。 宓:出自上古的伏羲氏,因伏羲又叫宓羲,宓姓和伏姓在古代是相通的。 宮:部分源于姬姓,部分得姓始祖為春秋時期宮之奇。 寧:康叔之后衛武公少子季亹封邑在甯(今河南省獲嘉縣),后裔稱甯(寧)氏。 詹:出自姬姓,詹文侯在幽王時任少師,見幽王寵愛褒姒,玩物喪志,遂辭職返回自己的封地。后來幽王烽火戲諸侯,導致亡國之禍,自己也命喪黃泉。 懷:懷姓是上古時期的大姓,有“懷姓九宗”之說。有四個出處,一是出自子姓,二是出自隗姓,三是出自羋姓,四是出自無懷氏的后代。 蒼:姓氏淵源有七種說法。第一種源于姬姓,出自黃帝史官倉頡,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第二種源于姬姓,出自上古顓頊帝的后裔倉舒,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第三種源于姬姓,出自周王朝倉庫官之后裔,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第四種源于官位,出自漢朝時期官庫管理官,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第五種源于官位,出自隋、唐時期官庫管理官倉督,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第六種源于官位,出自金國時期官庫管理官倉使,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第七種源于滿族,出自明朝時期女真族,屬于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 聞:聞姓姓氏出處有二,一說出自復姓聞人氏,是春秋時期少正卯的后代。一說出自文姓,文天祥之后避難改姓。 魚:主要出自子姓,得姓始祖是春秋時期宋國君主宋襄公的庶兄子目夷(字子魚)。子魚的子孫有一支以先祖的字為姓,稱魚姓。唐代亦有鮮卑族人改姓魚氏等。 步:步源出于姬姓,以封邑名為氏。 冷:相傳黃帝時有個樂官名叫泠倫,他制定了中國古代的樂律,并同榮將一起鑄造了12口編鐘,演奏黃帝親自創作的《咸池》樂。黃帝為表彰伶倫的功勞,便賜他為伶姓。此后,“伶”成為宮廷掌管宮廷音樂舞蹈的官員,后成為演員的代稱。而因為當時造字過程并沒結束,且伶的古音與冷相同。所以伶氏又為冷氏。 又一說,冷出自姬姓,周武王之弟康叔的后人,有被封地于冷水,后人即以封地名為姓,稱為冷姓。 琴:琴姓源出有二:一、出自古代琴師的后代,以職業樂器名為氏。二、出自春秋衛國琴牢的后氏,以祖名為氏。 墨:要源于姜姓和子姓,均是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 言:出自春秋時言偃之后,以祖名為氏。 微生:微生氏主要出自姬姓,源自周文王的后代。 萬俟:典型的少數民族姓氏,源出敕勒族的一個分支氏族。 聞人: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少正氏,屬于以世稱名號為氏。 東方:以地為氏。伏羲氏“出于震,位主東方”,子孫遂以東方為氏,但已無從查考。西漢文學家東方朔后代以東方為姓,奉其為始祖。 澹臺:源出自春秋時魯國孔子弟子滅明的后代,以地名為氏。 宗政:源于祁姓,出自漢高祖劉邦的后代河間獻王劉德,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 鐘離:鐘離姓的源流可以直接追溯到春秋時代宋微子所建的宋國,算起來是商湯的子姓后裔。由于其始祖曾食采于一個叫作鐘離(今安徽省鳳陽縣臨淮關鎮東)的地方,所以子孫才會以邑為氏,開始以“鐘離”或“鐘”為姓。 司空:姓源出有二:一、出自姒姓,是大禹的后代,以官職名為氏。二、出自陶唐氏,是堯的后代,以官職名為氏。遷徙分布不詳。 顓孫:顓孫姓起源于春秋時的陳國。據《尚友錄》載:“陳公子顓孫仕晉,子孫氏焉”。顓孫氏是春秋時代的陳國公族,上古圣君虞舜媯姓的后裔,顓孫從陳國到晉國去做了官,其后世子孫以王父字為氏而姓了顓孫,稱顓孫氏。 巫馬:巫馬,是周朝一種負責照顧馬的官名,后人以其祖先的官名為姓氏,遂稱巫馬姓。但在周朝后,巫馬一姓逐漸減少,是因為大部分都改為巫姓了。 漆雕:漆雕是周代吳國公族中分化出來的一支部落,其部落人以部落名命姓,稱漆雕氏,漆雕開被奉為為漆雕姓的始祖。 樂正:樂正是古代在宮廷中負責管理音樂的官名,后代便以其祖先的官名為姓氏,遂稱樂正姓。 公良:主要出自周朝公子良后代,以祖名為氏。 段干:主要出自李姓,為春秋時道家鼻祖李宗子之后代,以封地名為氏。 百里:百里姓的祖先來自春秋的虞國,他們的子孫后來遷徙到了秦國,被封在百里邑,后來就以百里為姓。 歸海:源于地名,出自兩周時期陳國公族之后,屬于以地名為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