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務員考試職位表中,除了公務員崗位外,還有一部分崗位是參公崗位,很多考生稀里糊涂的報考了參公崗,考上后才發現不是公務員編制,于是就產生了辭職的念頭。參公管理到底是什么崗位,屬于公務員嗎?發展空間如何?值不值得報考?今天,圖圖就帶大家一起探討一下這些問題。 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編 所謂參公,是指按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雖然經常出現在公務員考試中,但其崗位本質是事業編,使用的是事業編制,而不是行政編制。與公務員最大的區別就是使用編制不同,福利待遇、晉升途徑方面均沒有太大的區別,也同樣可以參加遴選考試。 雖然屬于事業編,但和普通的事業編制不一樣。事業編想要過渡為公務員必須參加考試,只靠單位調配是實現不了的,在有空余編制的前提下,參公管理和公務員可以實現相互調動,從這一點上看,參公管理還是有很大報考優勢的。 僅二級參公單位能報考 參公單位又分為兩級,一級參公單位是群團類單位,和本地行政機關平級,如團委、婦聯等群體組織。雖然使用的是行政編制,但沒有具體的行政職能,所以通常不會有招錄名額。 二級參公單位通常是行政機關的下屬機構,享受全額撥款事業編制,福利待遇收入方面和公務員沒有區別。如檔案局、城管執法局等單位,我們能報考的參公通常也都是二級單位。 參公管理晉升的天花板 雖然參公管理和公務員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在晉升方面卻有明顯的區別。 公務員在晉升方面有明確規定,崗位調動也相對比較自由,處級以上干部可以轉崗到國企崗位任職。參公單位的轉任條件相對比較嚴格,不像公務員一樣哪里都可以去。一般來說,地市級、縣級公務員的職業天花板是正科級,省級是正處級。 由此來看,事業編<參公管理<公務員,雖然和公務員差不多,但多少還是差了一點。雖然可以和公務員的薪資體系一樣,但職業發展終歸沒有公務員公好。同學們,你們對參公管理有什么看法呢,歡迎留言說說你的想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