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秀庵,在無錫北關的蓉湖旁,為一鄒姓富戶的家庵。在這鄒家,有著一段傳奇的歷史。 雍正三年,撫遠大將軍年羹堯得罪了世宗皇帝,調補浙江杭州將軍。知道自己免不殺頭之禍,整日為他的懷有身孕的姬妾擔憂。一次到了無錫,泊舟蓉湖之上,年大將軍倚窗閑眺,見湖邊有一老翁(正式鄒氏遠祖),正在悠然散步,將軍把老翁喚到跟前,談了一席話,覺得老翁十分純樸善良,夜間,便派貼身武士將老翁秘密招來,又將姬妾喚出,對老翁說: “這是我的小妾,已經身懷有孕,若生個男孩,作你的兒子也可,作你的童仆也行。要是生個女的,作奴婢,作童媳,都由你作主。我得罪了當今圣上,后果難以預料,孤兒弱女就有勞先生照料了!這件事你千萬保守秘密,否則會給你帶來無窮后患。” ![]() 老翁囁嚅著想說什么,將軍遂命衛士將老翁送走,隨后將姬妾及十八箱財寶送到老翁家里。這一夜,老頭子輾轉反側,難以入睡。拂曉,想再去見將軍,然而湖上船只已杳無蹤影。 為防止被人發現,老翁只得將姬妾關在一間小樓里,不許與任可人見面。幾個月后,小姬生了一個女孩,老翁精心將其扶養,長大后作了他的兒媳。 將軍死后,鄒翁打開箱中珍寶,一件件賣掉,作為資本,搞起營運,家業漸漸富裕起來。為感念將軍的情意,建了一座環秀庵,庵中住持和尚,法名智海,就是從前秘密招喚老翁的武士。 將軍的貼身武士,自然都是武林中的高手,而智海又是這班武士的首領,功夫更是非凡。將軍死后,這班武士都云散四方,大多成了江湖上的鏢客,只有智海,愿意終身守在主人的泥塑旁,奉獻不渝的忠誠。他的那班弟兄們,每次護送貨物,不論水陸,船只或車輛上總要插上旗幟,震懾那些殺人越貨的強盜,自從得知智海在此為僧,每次路過門前,沒有人不撤下旗幟表示敬意的。 一天,天已黃昏,有一鏢客護送舟船經過這里,此人不是智海的徒弟,不懂得下旗的規矩,智海在小庵的樓上看到了,摸出一枚小小的銅錢,朝舟上一擲,“當”的打破了船上的油燈,鏢客見狀大驚,忙命船只靠岸,登門向智海致歉。 智海笑道:“老僧與你開玩笑。”鏢客說:“師父開個玩笑,小子的苦膽都嚇破了!” ![]() 智海自應招在庵中作住持和尚,鄒姓的老老少少們都愿意拜在他的門下,因而,這一帶逐漸形成了習武的風氣。鄒家經營的是窯器業,大街小巷,鱗次櫛比,全是他們的窯器店。店鋪中,大至盛五擔水的大缸,小至螺殼大小的盂壇盆罐,可謂應有盡有。每天從早到晚,運窯器的船只泊滿運河兩岸,桅桿如秋日的樹林。僅僅這一樣生意,鄒家每日營利便不下萬金。 那些船上的漕卒,多為勇武剽悍之輩,養成了兇蠻驕橫的脾性,經常到岸上尋釁滋事。鄒家子弟因為跟智海學了滿身武藝,總能制服那些刁橫的漕卒。 曾有一個漕卒登岸購貨,到了店中,他雙手擎著一口能盛五擔水的大缸,站在柜臺邊。缸重幾百斤,非五六個壯漢才抬得起來,那漕卒提起如提一個小小的盆盂,可見此人力量之大。漕卒問伙計:“這缸多少錢?”伙計回答了他,漕卒怒罵道:“這個缸滿是疤痕,價格還這么臭貴,老子不要了!”說著,提缸朝柜臺一聳,轟隆一聲,柜臺壓得搖搖晃晃。 這時店中走出一人,擎著缸送到漕卒面前,說:“客來客來,疤痕在哪里?你指給我看看!”漕卒無話可答。那人又說:“客官你指不出疤痛,又誣我的價貴,你不買,我還不愿賣給你呢?”說著,一手提缸,輕輕躍過柜臺,放到原來的地方,漕卒見了,再也不敢放肆。像這類事,還可舉出許多。這樣的店主,大多是智海的弟子。 智海的弟子中,楚二最著名。楚二,長了一蓬亂草樣的胡子,人們稱他楚二胡子。楚二傳弟子顧二媽媽,顧二媽媽又傳給鄒翁的孫子蕙塘。蕙塘,據說就是年大將軍的女兒所生。 ![]() 結語 大將軍為保孩子,將其托付予老翁,從此釀就了一件件行俠仗義的好事,他對陌生老翁的信任實在是令人動容,而那些做惡的壞人,也在正義面前一一敗下陣來,由此可見,人與人之間應以信任為主,善意為重,善待他人,才能讓一切成為可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