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屆華政知產考研理工科背景 初試考日語的看過來,附干貨日語考研經驗和休閑建議 經驗貼初試369,政治71,日語75,知識產權法學116,法學綜合107。 復試220,外語88,專業課132。 總分589。 概況:理工科背景,本科主修自動化專業,輔修法學專業,業余音樂人、自媒體人,兩次報考華政的知識產權法學專業,21屆考研二戰上岸。 報考動機: 一方面,本科期間在華政輔修,切身感受到了濃厚的學術氛圍,校園環境清凈,適合學習,食堂也比較合口味。 另一方面,報考知識產權專業能夠活用自身的技術能力和工科思維,未來參與專利實務方面的工作不至于無從下手,報考專利代理人考試也需要工科背景。同時,自己對音樂和視頻創作與工作學習有較大沖突,從事知識產權能繼續合理合法地進行與音樂相關的行業。 簡單來說,考研就是在規定的時間前能把學校要求的所有知識吸收內化成自己的東西,同時在考場表達在卷面上進行外化的能力。理論上只要掌握全部的知識,就能無限接近500分滿分。盡管人生路漫漫,沒必要把那么多精力全花沖一個小坎,但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完全夠考一個400+的高分,不必畏懼。我們的畏難情緒,無非是其知識量過于龐大,短時間絕對難以內化成自己的東西,需要分散到每天的積累罷了。兵家之有兵法,考研之有考法。所謂“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先生的原話其實是“當著我們正確地指出在全體上,在戰略上,應當輕視敵人的時候,卻決不可在每一個局部上,在每一個具體問題上,也輕視敵人”。在考研的每一個局部上,把精力花在刀刃上,用最高昂的姿態和最沉穩的心態去面對,考研并不是不可戰勝的敵人。也就是說,只要通過理解記憶來加深“內化”的能力,加上大量的模擬和刷題來增強“外化”的能力,考上一定是不難的。 華政的考研確實有較高的難度,何況筆者算是半跨專業考研(因為輔修考試開卷,內容差不多忘光了)學長也說,其實只要堅持到最后,就已經戰勝了一半的考生了,因為每年都有因為考公或者找到工作而不去參考的同學。只需要成為剩下的人里相對優秀的一批就好,越優秀,上岸的可能性就越高。 一、學習區域不要帶手機,聽課的設備上不要留娛樂軟件。把學習區域和娛樂休閑區域分開,保證學習時就進入學習狀態,休閑時就放開了休息。 二、困了就睡,醒了再學。筆者考研期間一天要睡4~5覺,因為實際上如果時間太固定,計劃睡眠時不一定有睡意。于是我索性困了就睡,醒了就學,學困了又接著睡。睡眠實際上就是讓腦細胞修整狀態的過程,良好的睡眠可以保證清醒時記入大腦的知識有更高的保存質量,也能在學習時保證高昂的思考狀態。(晚上這覺一定要睡好,睡前可以做點簡單的運動,如做幾組平板支撐,不要太激烈就行) 三、練字+模擬答題結合鍛煉書寫能力。練字是為了理解常用漢字的結構,模擬答題是為了把握好行文時適合自己的行間距、字間距,鍛煉在保證速度的前提下不涂改,流暢書寫的能力。最終效果不一定保證每個字工整無比,但要保證答題看起來圖形成塊,沒有涂改,間距均勻,可讀性強。錯的地方不要涂黑,畫個刪除線就行。建議在答題紙上模擬默寫知識點后拿給同學長輩看,如果有條件可以問問批過試卷的老師,他們的意見非常寶貴,一定要把握好。 四、百日計劃表,第一張7~9月,第二張10~12月。不做長期計劃,僅對未來一個月的復習計劃進行細分,盡量保持不要開天窗。計劃表按每周七天、每月三十天進行分隔,每小格計劃樣式:
五、上考場前的注意事項: (一)、不要喝牛奶。筆者吃了牛奶的大虧,政治考場上至少忍了一個小時才等到男監考官來,不僅分析題行文潦草,還直接導致急性腎炎,周六下午日語和周日上午的專業課都狀態很差,只有周日下午的法綜正常水平發揮,實在遺憾。 (二)、保證充足的睡眠,寧愿早起不要晚睡。 六、估分時不要過度自信。盡量在考完最后一科再去對全部科目的答案,筆者是周日晚上就把政治和日語的分數大概估計出來了,主觀題壓著給分,分數基本和成績一致;等到機構答案一出來,就把兩門專業課的答案對掉,按點給分,自己壓著一點,估出來的會比較接近。統計完總分,心里有個底,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題型分布和答題方法其他經驗貼已經寫的比較清楚了,這里主要講一些筆者自己的經驗。 專業課的題量是真的很大,忘的也是真的快。筆者推薦與父母商量或者攢點錢,花錢報個機構的班跟著節奏復習。筆者報的是震川考研的暑期班,教學節奏是比較適合背誦鞏固的。震川的課程7月講授法綜,8月講授專業課。法綜的教學節奏基本上是按照一星期兩門,周末授課,周二周四有小測和答疑。筆者按照震川的節奏分配復習背誦結構如下: 前提:在聽課之前先至少熟悉前幾年的易考點和出題套路,題目結構,有一顆靜的下來的心。 周六、周日:聽AB科目課程授課; 周一、周二:背當科目A的知識點,周二晚小測答疑; 周三、周四:背當科目B的知識點,周四晚小測答疑; 周五:鞏固AB知識點,復習上周ab的知識點,朗讀下周CD科目知識點。 7月上課可以把專業課的時間比重相對放一放,先以朗讀為主,8月再主攻專業課,復習法綜。法綜一門科目(如法制史、憲法學)/專業課一個模塊(如商標法、著作權法、專利法),朗讀一遍所有知識點的總時長大概在4~5個小時,平攤到幾天,可以邊讀邊背,兩天的時間足夠把一門專業課的重點內容大概背上一遍了。一開始不必扣太多細節,可以優先背易考點。保持這個節奏,就能在一個月的時間里把法綜的易考知識至少過上一遍,在之后的9~12月份里也可以按這個節奏去把一個月分成幾段去復習知識點。 關于背誦知識點次數:筆者理工科出身,背書的能力真的不如各位法學同學,所以二戰當年開始的早,算上一戰的時間,除了9月大綱新增和修改的知識點,筆者也至少按照周期把全部知識點過了十遍到十五遍,部分重點知識點可能遍數二十有余,才勉強能把知識記下來。如果背誦+表達默寫能力較差,推薦按月進行周期性的背誦,背誦能力強的,能 小tips:一、背誦內容過多無從下手,推薦先朗讀兩三遍。人耳對聲音有相當的敏感度,就像天天去全家羅森聽到開門鈴聲,久了就記住了一樣(這也是聲音商標的原理),知識讀的次數多了背起來也會更順一些。可以嘗試在計劃中分為讀書的時間和背書的時間,不必讀很久,剛開始每天兩三個知識表格就行,重要的是保證能通過一兩個月的時間讀完 二、專業課背誦的筆記建議集中在一本上(9月大綱更換后增補的筆記除外),可以購買各個機構比較輕薄便攜的《精華背誦筆記》,方便帶到各種背書效率高的地方。目的是在空白的地方把精講筆記、教材上的內容有選擇地補充上。該科目最后只背這一本,容易列計劃表,也不容易分散知識。筆者推薦震川精華背誦筆記,表格式的排版方便統計知識量。盡管留白較少,不過筆者字小加上可以使用便利貼,所以影響不大,同學們可以對比各個機構的預覽圖自行選購。 三、知識體系的建立,不一定要思維導圖。如果復習時間小于半年,不建議自己用電子版打字整理,因為會花費大量的時間。筆者第一年整理完思維導圖發現還是什么都記不得,效率遠不如朗讀和背誦高。畢竟所有準備的最終目的是在大腦里形成知識體系,認為有需要可以直接購買機構整理的思維導圖,但效果如何還是看個人。 第一年:67,第二年:75 總方法:小程序刷題、按教學節奏聽課、背語法和單詞 考研公共日語203的難度基本在N2~N1之間,分為客觀題和主觀題兩大類。完型與閱讀(客觀題)是四選一選擇題,翻譯寫作為主觀題。筆者的基礎在N2左右,因為覺得日語能沖90+而英語90+則相對較難,加上報考的專業也有日語選項,故外語選擇日語203。 試卷分值分配與筆者得分如下: 完型(1分/題*20=20分),筆者平時訓練17~20分,考試13分(過于輕敵); 閱讀(2分/題*5題*4篇=40分),平時28~36分,考試38分; 翻譯(3分/題*5 =15分,錯一處表達扣0.5分),平時10~13分(機構評分),考試14分; 寫作(25分=25分,錯一處表達扣1分),平時8~19分(機構評分),考試10分(非常低,筆者在考試時現寫的,老師給的語料沒有用,高估自己能力了) 初試試卷總共四個模塊,沒有聽力。聽力和口語一般在復試時進行考察。但由于疫情線上面試取消聽力,直接通過與老師的對話進行評分,在后文細說。以及注意:并非所有考生都能選日語203作為外語!根據華政以往的招生目錄,部分專業不可選擇日語203,如025100 金融、125300 會計125200 公共管理專業學位等,請同學以當年目錄為準,俄語、德語、法語也同樣。如筆者報考知產可選:201 英語一,203 日語,或者240 德語。 復習最大經驗:建議報班跟老師。日語和政治的班比起專業課,2k左右不知道劃算到哪邊天了。筆者跟的是山東大學畢業的宵寒老師,淘寶搜索就能找到。他的課從語法體系到答題方法,教授方法面面俱到,上課很有意思,五星好評。筆者是8月(相對已經比較晚了,年初就可以報)在淘寶報了肖老師的專項班,教學質量好到爆炸,極力推薦選考日語203的同學去跟著老師的節奏復習。跟著老師在半年的復習里,日語是最輕松的,能夠騰出大把時間來復習專業課。 課程模塊包括(括號里是書籍,帶*號的是內部教材):完型語法(*語法心經黑寶書、綠寶書)、閱讀長難句乾坤大挪移分解法和流氓蒙題法(綠寶書)、單詞(*白寶書、藍寶書)、翻譯寫作課程(*紅寶書),15年真題詳解分析(橙寶書),每本教材都有對應的視頻課程,總時長可能在300小時左右,開1.5倍~2倍速度看的話大概在150到200小時。半年時間150天的話,大概一天一小時就能聽完。當然,一小時是總時長,可以根據個人情況分插到各種碎片時間內,聽累了暫停就是了,不必一次全聽完。 · 推薦早一點開始看寫作課程,行文的鍛煉和語料的積累越早越好。 · 不建議因為喜歡老師就花大量時間在日語,而忽略了其他科目 · 語法課程:時間較短,五分鐘到半小時一節課,可以分配到政治和專業課背誦之間。但總時長較長,越早開始越能聽完,建議平均到每天的碎片時間聽。 · 完型閱讀課程:時間較長,一小時到兩小時一節課,一天一節就差不多。 · 真題課程:含金量最高,建議把綠寶書課程至少完成一半,再開始做真題和聽真題課程鞏固知識。 單詞:第一年購買了考研日語203藍寶書和N1考前對策單詞背了兩輪。其他詞匯量積累主要靠看動畫和新聞,一邊聽一邊查不會的語法和表達。日語單詞讓人非常頭痛的一點是自他動詞(類似英語及物與不及物動詞),表達完全靠積累,一定要區分好。 輔助軟件: 1、滬江小D詞典:辭典內容相對較少,但每日推送的日語文章都很有含金量,推薦閱讀。日語學累了也可以切換語種,看看英語文章。 2、moji辭書:最全的詞典,也有網友整理的考研日語單詞合集,碎片時間可以用來背。 語感保持:筆者是通過看動畫和新聞保持語感,聽到不熟悉的表達就暫停查詢,動畫盡量看語言表達比較正式的,能涉及到各種名詞的動畫。筆者推薦《鋼之煉金術師FA》《天地創造設計部》《BEASTARS》《Dr.STONE石紀元》《冰海戰記》,很適合積攢詞匯量。新聞直接看朝日或者喜馬拉雅上訂閱日語新聞頻道就行。 完型語法:筆者一開始自己復習的時候是把N1N2N3的考前對策所有語法背了一遍,但第一年的經驗告訴我,并不是把N1語法全記下來就能應付所有表達了,所以還是建議聽宵寒老師的語法心經課。一遍結束后,可以在筆記本上每個語法點至少準備半頁~一頁,把綠寶書和真題中出現的例句和用法整理上去,便于復習。 寫作:在宵寒老師課程之余,推薦經常聯系思維發散,自己先用中文寫好觀點,再翻譯成日語。b站也有日語寫作課程,沒報班前可以考慮看一下。 日語模擬:10月開始至少兩周模擬一次,按實際答題限制三小時時間,完成后批改估分,聽完課后再做一遍。203日語不像英語一一樣與時俱進,近十幾年的真題都很有參考價值,不能放過。 由于筆者第一年已經在單詞語法等方面打好基礎,第二年在日語方面花的時間就相對較少,僅按照報班老師的教學計劃有選擇地去聽,甚至有時一整天都不看日語。所以筆者經驗僅供參考,時間安排還是要靠自己定計劃并有效執行。 ??排雷:滬江日語的203考研班,講課效果比較枯燥,基本就是把書上內容讀一遍,課程也是15年錄制的一直用到19年,不太推薦,性價比較低。 選擇題:38/50,分析題:33/50 筆者沒有什么特別的政治復習方法,也就是刷題+不斷模擬,有需要可以參考一下在這里僅推薦一下報的政治課程。 目前有太多厲害的政治老師了,筆者兩年選擇的都是李麗雙老師(微博/公眾號:考研政治雙姐),不多說,相對冷門的好老師,特別好,主觀題答案模板押一中一,押五中五,五星推薦。如果筆者第二年沒上還要第三年的話,還是會選擇雙姐。沒有固定平臺,以微博和公眾號中的課程為準就好。如果筆者沒有因為喝多牛奶而憋屈整整一小時,全力發揮75~80分應該不是問題。 總結: 研究生生活絕不輕松,就像剛進大一覺得高三輕松一樣,科研學術幫導師干活的生活也常常讓我們懷念考研的那些日子。考研難,但正因為目標明晰,自己要做的事情也更很容易理清,相比堆積了無數未知的人生,考研完全可以說是人生中一個小小的丘陵,爬上去,跨過去,就好了。 大部分經驗貼都已經教大家怎么學習,但完全沒人教怎么休閑放松,下面分享一下自己的考研期間娛樂經驗:首先,學習之外的游戲娛樂并不是完全必要的,最終目的永遠是調整自己,保證高昂的學習姿態和學習效率。狀態夠好的話游戲完全可以不碰。 1、睡覺 困了就睡,隨時睡覺,隨時養神,可以購買刺激性較小的眼藥水/人工淚液、眼罩和小毛毯,有需求還可以購買頸枕等助眠工具,看個人喜好; 眼罩建議購買質量好一點純棉的或者羊毛的,50左右但能帶來極其舒適的睡眠體驗。一進入考研節奏,相信不少同學就能明白優質睡眠的重要性了,是否附冰袋看個人。 睡姿可以選擇趴桌,但不要趴久了對身體不好。 2、學其他東西 相信我,一個科目學累了的情況下就去學學別的,會很清爽。筆者的日語就是高三太累了學會的,考研期間學日語累了看看英語也是樂趣無窮的。學習的內容不一定與考研相關,但要控制時間,不能本末倒置。 3、做感興趣的事情 做感興趣的事情的目的是抽點時間把大腦轉換到專心做其他事的狀態,讓自己裝滿法律的小腦袋休息一下。列舉一些相對放松的事情: 運動:籃球、羽毛球、網球 4、游戲: 建議玩結束時間可以確定,總時長不會太長的游戲,如: 街機游戲(打磚塊、塔防、鋼琴塊等) 棋牌游戲(五子棋、圍棋、象棋、橋牌、uno等) 特別推薦下棋,一局時間不會很長但能完全轉換大腦的思考狀態,起到放松的作用。 排雷: · 狼人殺劇本殺之類的游戲耗時太長,太消耗腦細胞,社交性較強,建議不要碰。 · 吃雞王者這類社交性較強的游戲,建議復試結束前都不要碰。因為每局時間較長,結束時間不確定,自己或者隊友水平不夠導致游戲體驗差還可能影響心情,很容易影響學習狀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