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方常見疾病治癥:腎炎 【治病策略】 1、祝建華報道用本方治療慢性腎炎水腫98例,結果完全緩解71例,部分緩解18例,無效9例。并認為治療前期,可適當加減;治療后期,應守方不變,病情穩定后,改湯作丸,連服1?2個月,以鞏固療效。 【辯證治則】 1、泌尿系統感染是指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很多細菌均可致病,其中以大腸埃希菌的發病率最高。袓國醫學認為是濕熱為患,侵及下焦,故稱為下焦濕熱。癥見尿頻、尿急、尿痛、血尿,腰痛等癥,五淋散、清利和血。熱清濕利,其癥自愈。 2、(1)急性腎盂腎炎:由各種常見的革蘭陰性桿菌或陽性球菌感染腎盂及腎間質所致。袓國醫學認為腎盂腎炎或膀胱炎均屬濕熱為患,侵及下焦,故稱下焦濕熱。癥見尿急、尿痛、尿頻或尿道灼熱,口干、喜涼,或有發熱、腰痛,脈滑數,茵陳五苓散清熱利濕,其癥可愈。 (2)腎炎是指急性腎小球腎炎,是一種由感染后變態反應引起的雙側腎臟彌漫性腎小球損害為主的疾病,臨床上以浮腫、高血壓、血尿和蛋白尿為主要表現。祖國醫學認為本病為腎陰不足,陰虛陽亢所致。若癥見血尿、蛋白尿、浮腫、尿急、尿頻,脈浮數有力者,豬苓湯育陰利水。陰得益,陽亢自平,氣化得通,諸證自解。若遇尿系感染而有以上諸癥者,亦可用本方治療。 3、慢性腎炎性浮腫,其程度輕重不同,以腎病性型最重。大多數病人則因尿蛋白長期喪失,致使血漿蛋白低下,影響血漿滲透壓、血容量和水鈉代謝,成為浮腫產生的主要原因。袓國醫學認為是陽虛水泛。癥見下肢腫脹明顯、眼瞼浮腫、蛋白尿++?+++、脈沉遲者,用真武湯加防己、木通。若尿內有紅、白細胞者,再加茵陳。 4、腎氣丸加鉤藤可用于慢性腎炎等疾病引起的高血壓,加鉤藤、黃柏可用于治療慢性腎炎。但有時會出現蕁麻疹、瘙癢等副作用。 |
|
來自: 仲景中醫交流 > 《經方治癥(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