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繁華事(ID:fanhuagushi) 作者:我是真的凌一 最近,我看到一則讓人忍不住顫抖的新聞。 長沙一名老師,22歲。姓喬。 有天午休時,同事發現她躺床上動彈不得,還伴有小便失禁。 隨后被緊急送往醫院。 很長一段時間內,她都處于昏迷狀態。 醫生初步診斷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這是糖尿病的一種急性并發癥,會隨時危及生命。 醫生意識到情況嚴重,立即轉到ICU治療。 可接下來的一幕,直接把醫生嚇傻了。 經過抽血發現,喬老師的血液呈乳白色。 這是十分罕見的。 圖源:瀟湘晨報 好在,經過一系列治療后,喬老師終于醒過來,恢復意識。 后來才知道,這一切皆因“奶茶”而起。 喬老師很愛喝奶茶,每天至少要喝一杯。 毫不夸張地說,奶茶成了她生活的“必需品”。 久而久之,由于血糖值過高,血液發生“突變”,代價“如期而至”。 幸運的是,她及時“撿回”一條命。 不幸的是,她將終身和胰島素做伴。 然而,因攝入奶茶過多致病,早已不是個例。 2020年7月。 18歲高中生小海,也被送進急診室。 他手指關節腫得比大拇指還大,腳也腫得無法正常行走。 圖源:瀟湘晨報 醫生說:“這是痛風急性發作?!?/p> 發病元兇是“奶茶”。 據小海透露,他一般每2天就要喝1次,或者1天1杯。 奶茶,是很多人的“心頭好”。 炎炎夏日,來一杯全糖加冰,冰爽一刻; 寒冷冬日,來一杯全糖加熱,溫暖一瞬。 它看似無攻無害,實則隱藏驚人“黑幕”。 從配料到制作,無一幸免。 北京電視臺記者,曾暗訪過某知名奶茶的廚房。 他把暗訪的所見所聞拍了下來, 也是從那時候起, 眾人才知道奶茶到底有多“臟”。 1,材料臟。 芒果、香蕉等水果,已經肉眼可見地腐爛,而店長說: “切吧切吧,不要被人看見。” 昨天的西瓜還沒賣完,咋辦? 今天接著賣,賣完為止。 可是有味道,咋辦? 去去味再用。 把好的和壞的混一起,均勻使用。 對于發臭的水果,店員表示: “臭了也要用,不能浪費。” 切完爛水果,果汁滲透在砧板上。 店長說:“別洗,不要浪費果汁?!?/p> 店員只好把殘留汁水倒入飲料杯中。 有一次,店員想拿個新鮮的水果弄給小孩吃,可店長不同意。 就算顧客點的是純果汁,也要加點水。 2,制作不衛生。 視頻中顯示: 店員剛摸完手機,不洗手,直接切水果。 全程不戴手套,徒手抓水果。 直接用手擠茶包,她邊擠邊說:“我自己都覺得好惡心”。 但還有更惡心的。 抹布和制作工具一起擺放。 在視頻最后,店員說: “我以前可喜歡喝奶茶了,現在白給都不喝?!?/p> 除了暗訪的后廚外,其他品牌奶茶也不能幸免。 蘇州某網紅奶茶,一杯價格將近30元。 可衛生如何呢? 有一位孕婦曾在外賣中,竟發現一只蒼蠅漂浮在奶茶表面。 肉眼可見,令人作嘔。 可蒼蠅,只不過是“冰山一角”。 2019年1月,網友曝料西安某奶茶店的衛生環境。 滿地垃圾,垃圾桶挨著制作工具。 這樣的衛生,別說蒼蠅,即使是發現老鼠都不奇怪。 還有更令人震驚的。 武漢陳女士曾在某店的奶茶里,喝出一枚螺絲釘。 這到底是賣奶茶,還是謀命? 有人說,眼不見為凈。 話雖如此, 可人就一條命, 你確定要為了一杯奶茶而“摧殘”健康嗎? 有一種癮叫“奶茶癮”。 如同“煙癮”“酒癮”,一旦沾上,很難戒。 它是有什么“魔力”嗎? 還真有。 1,糖分依賴。 上海消協曾做過抽查,結果顯示: 27杯正常甜的奶茶中,糖的平均含量為34克。 其中有杯含量為62克,等于14塊方糖。 而國家膳食規定: “每天的糖分攝入量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顯然,只要喝一杯奶茶,糖量就遠超過標準。 這時,肯定有人會想到,可以喝無糖的。 不好意思,無糖奶茶含的糖分更多。 上海消協還做過這樣一個調查。 他們抽查51杯奶茶,無糖的有20杯。 抽查結果讓人大跌眼鏡。 國家規定:每100ml含糖量小于等于0.5克,才是無糖。 而抽查的無糖奶茶中,每100ml含糖量就高達2.4克。 所謂“無糖”,實際上是糖分過量。 為什么非得要放糖呢? 因為這是一個“甜蜜陷阱”。 只要嘗到糖的“甜蜜”,大腦就會分泌出多巴胺。 多巴胺會讓你想得要更多,直至成癮。 2,咖啡因依賴。 在一次抽查中,上海27個奶茶店共51種奶茶,都含有咖啡因。 每杯奶茶的咖啡因含量均為270mg。 其中有的高達480mg。 數據過于抽象,我們來做個直觀對比。 一杯咖啡的咖啡因含量是108mg; 一瓶紅牛的咖啡因含量是50mg。 換言之,一杯奶茶等于4杯咖啡,或8瓶紅牛。 咖啡因一定程度上相當于“興奮劑”。 它能使人振奮,如果長期攝入,人體將對它產生依賴。 而且,咖啡因已被列入受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行列。 但商家不是傻子,有市場就有需求。 一杯奶茶成本不過幾塊錢,而有的賣到幾十塊,至少翻10倍。 在商家眼里,只要有利潤,顧客的健康算什么? 明知不可為而為,這才是最恐怖的。 遼寧共青團發布過一則關于奶茶的新聞,與女生容貌息息相關。 小張和小梁幾乎每天都要喝一杯奶茶。 有段時間,她們一起去旅游,一路上喝了很多奶茶。 回來后,她們的臉上長出很多“痘痘”。 圖源:遼寧共青團 一檢查,發現都是奶茶的“功勞”。 而這,只是最輕微的影響。 2019年5月28日,浙江小沈說肚子痛,吃不下東西。 她被父母送到醫院檢查。 結果發現: 她從胃部,一直到肛門,全呈顆粒狀陰影,整整有百來顆。 經詢問,她才告訴醫生:5天前喝過珍珠奶茶。 5天,珍珠還如“鐵珠”般存活在肚子,細思極恐。 這已經嚴重傷害到消化系統。 除此之外,奶茶中還有一個致命成分——反式脂肪酸。 它就是人們常說的“奶精”,被稱為“健康殺手”。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奶茶不就是“奶 茶”嗎? 你太天真了。 事實是,很多奶茶里并沒有奶。 據調查顯示: “奶茶中的蛋白質含量普遍不足, 但反式脂肪酸普遍超標?!?/p> 也就是說,奶茶中可能大部分都是奶精。 就拿抽樣調查中的4家店來說,反式脂肪酸少則3.7g,多則6.2g。 但國家規定,每日攝入反式脂肪酸不超過2g。 一旦超過2g,便會引發心梗等一系列疾病。 2018年5月14日,世界衛生組織指出: 反式脂肪酸可能誘發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老年常見慢性病, 全球每年有超過50萬人因此死亡。 最最最主要的是,它還和肥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而肥胖又會導致女性不孕。 《健康時報刊》一文中寫道: “女性超重會影響排卵期、受孕能力及胎兒早期發育, 女性如果是內分泌失調引起的肥胖, 容易患多囊卵巢綜合征, 使卵泡不易成熟, 影響正常排卵, 造成不孕?!?/p> 一杯奶茶,“殺傷力”竟如此大! 所以,還是喝白開水吧,保命要緊。 喝奶茶一時爽,一直喝一直爽。 但很多人未曾發現,其代價緊隨其后。 社會瞬息萬變,今天可能是“奶茶癮”,明天可能又是其他癮。 各種“癮”都會源源不斷涌來。 恰好每一種“癮”百害無一利,人們又學不會拒絕,只能任由被吞噬嗎? 其實不然。 無論成癮的對象,如何荒謬或瘋狂,你都要時刻反問自己: 它跟健康比起來,哪一個孰輕孰重? 成癮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后果還“一意孤行”。 等一定時間后,你才發現,“癮”會加倍透支健康。 可為時已晚,生命不能重來。 如同文初的女老師,要終生與胰島素相伴。 我們總說: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但健康是活著的前提。 只有健康的體魄,才能成就更多可能。 為自己著想,也為愛你的人好好活著。 作者:我是真的凌一,來源公眾號:繁華事(ID:fanhuagushi)。轉載原文請聯系原作者,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