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山西省歌舞團。 一個15歲的小伙子,每天都十分配合省軍區戰士業余宣傳隊的工作。 份內的事,不是份內的事,他樣樣都干得很好。 宣傳隊的領導很快就看上了這個待人熱情的孩子。 隊長告訴他,宣傳隊還在繼續招收學員,機會難得。 于是,小伙子便懷著激動的心情前去報考。 在現場,他表演了節目《洗衣歌》,一個歌舞類的節目,既唱又跳。 他的歌聲嘹亮而音準,舞步也絲毫不差。 考試下來,現場的主考們都十分滿意,當即決定把小伙子招進宣傳隊。 這個15歲的小伙子,就是閻維文。 考試雖然通過了,可是在辦理入職檔案的時候, 卻遇到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在閻維文的個人檔案上,爺爺是“資本家”,父親還是國民黨員。 家庭出身,成了他入伍最大的障礙。 然而,這也不是閻維文自己造成的。 1957年,閻維文出生于山西的平遙。 爺爺開著一個手工作坊,而且店里還雇傭有幾個伙計。 而他的父親,曾花錢買了一個國民黨員的身份。 正是基于此,他的爺爺被劃分成為了資本家。 15歲的閻維文面臨著何去何從的選擇。 幸好宣傳隊的領導,覺得這個小伙子人才難得。 因此,就讓他寫一個參軍報告,送給軍區首長批示。 閻維文左思右想,不知道寫點什么好。 最終,他只在報告上寫了六個字:堅決要求入伍。 彼時,軍區首長也看過閻維文的表演,對這個精干的小伙子印象很好。 當看到他的入伍報告后,首長覺得這小伙子爽快,批準! 于是,15歲的閻維文正式穿上了軍裝。 就在這一年,一個叫劉衛星的榆次姑娘,也考上了省軍區宣傳隊。 閻維文和她,碰巧分在了一個隊一個班里。 演出和訓練中朝夕相處, 兩個剛剛進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彼此互生好感。 不過,部隊里有著嚴格的紀律,兩個人也不敢越雷池半步。 參軍7年后,閻維文的人生迎來了一次轉機。 那時候,總政歌舞團在全國各地招收新的學員。 來山西招生的,是魏寶榮和馬子玉。 他們早就聽說,省軍區的宣傳隊里,有個年輕人唱歌很好, 于是就一路打聽著找上門了。 兩位老師對閻維文進行了面試,對他的表演很滿意。 因為正值春節,彼時并沒有確切的結果下來。 春節之后,宣傳隊就收到了總政歌舞團的調令。 要把閻維文直接調到總政歌舞團。 能去北京發展,這是很多年輕人夢寐以求的事情。 不過,省軍區宣傳隊卻不樂意了。 畢竟,閻維文這顆好苗子,是宣傳隊發現并一步步培養起來的。 現在他成了宣傳隊里的臺柱子,當然不能說走就走。 領導親自找閻維文談話,讓他盡快打消去北京的念頭。 彼時的閻維文已經入黨,在支部例會上,大家都對他進行了批評。 他也在支部會上表態,一切服從組織的安排。 然而好巧不巧的是,那年春天,根據軍委的命令,各軍區的宣傳隊全部解散。 閻維文順理成章地進入了總政歌舞團。 23歲的他,第一次來到了北京。 事業更進一步,但和女友劉衛星卻要異地相戀了。 這種局面持續到1982年。 這一年,兩人結婚后,劉衛星從部隊轉業,此后分配到了北京的一家郵電所工作。 1984年,閻維文唱出了那首幾乎家喻戶曉的《小白楊》。 而作為一名文藝戰士,他則帶著這首歌,上了老山前線。 1985年9月,總政歌舞團要派工作者到前線慰問。 得知這個消息后,閻維文向上級遞交了申請。 對他而言,一名穿著軍裝的文藝兵,能上前線慰問演出,這個機會很難得。 很快,他的申請被批準。 此后,他們一行人,進行了一個星期的緊張排練。 而當他真正置身前線的時候,重傷員在病房聽他們演出, 輕傷員躺在擔架上聽他們唱歌。 每說一句話,每唱出一句歌詞,他都感到自己在哽咽。 尤其是他的那首《小白楊》剛剛流行開來, 前線的戰士們不知道他的名字,就都喊他“小白楊”。 當閻維文還沒有走上舞臺,主持人剛剛念出他的名字, 臺下的戰士們便歡呼起來。 主持人只能提前示意閻維文登臺。 此后,他們要奔赴更前線一帶演出。 慰問團組成的演出小分隊,需要穿過敵人的炮火封鎖區。 在出發前一天晚上,他激動的難以入眠。 這身軍裝對他而言,感到真是沒有白穿。 第二天清晨五點,他們每人發了一頂鋼盔, 而后便在兩名干事的陪同下乘坐吉普車出發。 兩個人的沖鋒槍都是上了膛的。 當兵十幾年,閻維文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場面。 吉普車開得很快,尤其在通過封鎖區時, 為了防備隨時會落下來的炮彈,汽車走的是S形。 待到他們真正進入戰壕里, 前方的槍炮聲不斷。 演出隊員們就在戰壕里,一邊走一邊唱。 閻維文那天唱了三首歌,而且是反反復復地唱。 中間不時會有槍炮聲把他的歌聲打斷。 ![]() 很多戰士擔心他們的生命安全, 就用身體擋在他們前面。 之后,他們又到戰士們日常生活的貓耳洞里演出。 看著他們一個個蓬頭垢面的形象, 閻維文明白了真正的英雄氣魄是什么樣子的。 戰士們對他們的到來很熱情, 不時有人要合影或者簽名,閻維文他們都一一滿足。 一直到天黑透了,在前線干事的催促下, 他們一行才離開陣地,返回了后方的駐地。 ![]() 傍晚吃飯,他破例喝了4杯白酒。 雖然因為白天的演出,嗓子已經唱啞了。 不過當天正好是中秋節,不能唱歌,他便表演了一段口技。 前線難忘的演出經歷,成為了他今后抵御艱難困苦的最好精神食糧。 1988年,31歲的閻維文,即將準備參加中央電視臺第三屆青年歌手大賽。 不過就在緊鑼密鼓地準備之際,妻子卻突然病倒了。 可她不想去醫院檢查,畢竟丈夫的比賽也很重要。 他不同意,強行帶著妻子去做了檢查。 ![]() 然而結果卻是乳腺癌。 醫院方面表示,需要盡快手術。 否則癌細胞進一步擴散,會影響到后續治療效果,甚至危及生命。 妻子的突然生病,讓他痛苦萬分。 不過,閻維文沒有在妻子面前表現出分毫,而是忙著給妻子聯系醫院和主治醫生。 然而,一切準備就緒之后,妻子卻不想做手術。 她告訴丈夫,要等著參賽后再做手術。 “我不參加比賽了,先治病。”閻維文安慰妻子。 ![]() 誰知妻子聽了閻維文的話卻急了: “你要不參加,我就不手術!” 兩個人僵持在一起,實際上都是對彼此濃濃的愛。 最終,閻維文和妻子都妥協了。 參賽那天,天正好下著雨。 劉衛星還拖著病體,親自把丈夫送到了中央電視臺門口。 “我等你。” 妻子的這番話,讓閻維文想哭又不能哭。 當年的比賽,他演唱了《我們的祖國歌甜花香》。 憑借這首歌,他奪得了專業組民族唱法金獎。 ![]() 頒獎那天回來后,他和妻子緊緊相擁。 而當妻子接受了手術,夫妻倆又開啟了共同的抗癌歷程。 手術之后,妻子還需要接受化療, 他就在生活上無微不至地關照著她。 此前,閻維文并不會做飯。 如今妻子病了,他每天都會去菜市場、下廚房。 學著各種菜譜給妻子熬湯做菜。 然而化療病人是有副作用的。 ![]() 隨著治療的深入,妻子的胃口越來越差。 不要說吃飯,就是一口水有時候也難以下咽。 “別忙了。” 妻子不斷這樣勸慰丈夫。 “你就是一口不吃,我也要為你做。” 閻維文并不氣餒,用實際的行動,一點點鼓勵著妻子。 化療除了導致病人不能吃飯外,還會引起脫發。 有一次,當妻子照鏡子,看到自己的頭上變得愈發稀疏, 她突然哭出了聲,自己都變成這樣了,丈夫還怎么能愛自己。 ![]() “不管你是什么樣子,在我心里永遠是最美的。” 待到治療結束,醫生坦誠地告訴劉衛星, 乳腺癌切除手術后,很多家庭都會面臨各種問題, 畢竟,有的人接受不了身體有了殘缺的妻子。 醫生的這番話是在提醒劉衛星,出院后假如和丈夫的關系出現什么變化, 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這像一個陰影,一直籠罩在劉衛星的頭上。 有一次她實在忍不住了,便告訴丈夫, 如果咱倆不能在一起了,你千萬別騙我,一定要說出來,我不會拖累你的。 這話讓閻維文聽著很難受。 他告訴妻子,15歲我和你相遇,這么些年風風雨雨過來了,我們不會有事的。 4年后,妻子的病情復發,癌細胞擴散轉移。 于是,他帶著妻子又開始了新一個階段的治療。 那時候,閻維文聽說了一種新藥,便決定讓妻子試試。 ![]() 不過在治療過程中,需要每天來醫院打點滴,而且治療周期是3個月。 妻子拒絕了,她難以忍受這種漫長的治療方式。 于是,閻維文就騙她,自己這段時間身體也不好,咱們倆正好可以一起治療。 為此,他還找到醫院,讓他們幫著他圓這個謊。 于是,每天妻子來醫院輸液的時候, 他也在一旁跟著“輸液”。 妻子慢慢相信了丈夫的話,漸漸也就不再抵觸治療。 雖然病情慢慢得以控制,但是妻子的心里卻始終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陰影。 ![]() 閻維文于是專門去請教了一些醫生,看看如何幫助妻子盡快走出心理陰霾。 按照醫生的辦法,以后的生活中,他經常會刻意忘記諸如鑰匙放在哪里了等這些瑣事, 之后,再讓妻子來親自提醒自己。 就是靠著這種辦法,他漸漸讓妻子找回了自己的價值。 他還把一些演出的安排,交給妻子去做。 有了新歌,他也會唱給妻子聽,讓她給自己指出不足。 ![]() 漸漸地,妻子不再覺得自己是病人,而是被別人需要的人。 彼時,他們的女兒已經長大外出求學。 而閻維文每年在團里的演出任務又很重,需要經常離家。 但是,都離開家了,妻子便沒人陪伴。 為此,只要不是去部隊慰問演出, 閻維文每次去外地,都會把妻子也帶上。 ![]() 時間一晃又來到了2003年,當再次去醫院復查的時候, 醫生告訴閻維文,她已經熬過了最危險的時期。 15年的抗癌生涯,他和妻子,終于徹底走出了疾病的陰霾。 而此時,他演唱的《說句心里話》、《想家的時候》、《一二三四歌》等, 也都在大江南北傳唱。 作為一名歌唱演員,在他看來,每天練聲,就好比戰士每天擦拭自己的鋼槍。 只有練到老,唱到老,才能讓自己的聲音一直保持在最佳的狀態。 雖然年紀一點點大了,但是他每年下基層演出的頻率依舊不減。 ![]() 從西部的高原,到南國的群島,甚至遠達非洲, 都曾留下過閻維文的歌聲。 他說自己一直在做的,就是用歌聲歌頌中國軍人, 而從每一首歌中,便能深切感受到中國軍人的氣概。 如今,64歲的閻維文每年還會抽出時間,在全國各地去搜集大量的民歌。 作為一名歌唱演員,他覺得這是自己的使命。 他曾經說過,意大利的民歌之所以能夠流傳世界, 根本原因就是被不斷地發揚和傳唱。 ![]() 而中國的民歌也有很多,發掘其中的精華,并且不斷培養新的優秀的歌唱家, 走向世界的舞臺,才能讓我們自己的民歌得以傳唱更遠。 從15歲那年穿上軍裝,他的人生便跟軍隊和歌唱事業緊密交織在了一起。 雖然人生起伏不斷,妻子的病情,一度把他推到了命運的懸崖邊緣, 但是他不離不棄的關懷,最終讓妻子的治療得以成功, 而如今,兩個人39年的愛情和婚姻,也將永久地成為一段佳話。 就像他清脆嘹亮的歌聲一樣,被不斷傳唱。 ![]() 文|二十二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聯系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