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 1、長亭怨慢 記加班走神 漸沉入、他年閑緒。紺碧銜日,斷賒歸路。舛誤橫流,縈絲迍蹇已驚顧。數重津渡,煙靄漫、回腸譜。問葉與封夷,空自舞、彯彯如絮。 薄暮。是羅浮香跡,恁寄夢華鴛侶。汜人重見,苦恨得、釵分憑據。正消凝、又惹愁情,待夢醒、紅冰無處。剩翠板銀絲,唯有連明還許。 【評】“舛誤”,頗傷語境。“迍蹇”,晦澀。“汜人”、“紅冰”,代用語亦少為佳。詞境求深,不在字面也。就詞而言,無題也可。 2、菩薩蠻 雪夜 忽來朔氣飛輕雪,翩翩一似風中蝶。夜色半幽深,薄寒吹素襟。 燈窗人不寐。坐對茶煙翠。世事與流年,端知亦偶然。 【評】夜半也,飛雪于窗內或可見,然而薄寒“吹”字不當。下結兩句應開端“忽來”,隱曲。 3、青玉案 夜夢同窗,喜呼之,竟不識余矣,遂醒,久不能寐。余與其終是紅塵俗客,被瑣事牽絆,不得重逢。時過境遷,恐真不識矣。思及,亂緒難平,湊以長短句遣懷。 凄風冷雨花零敗。更木葉,成寒籟。獨倚欄桿顰淺黛。半杯濁酒,幾聲感慨,往事今猶在。 當時初遇西園外。攜手寒窗亦三載。一別經年雙鬢改。欲訴離緒,山重水礙,驚起愁如海。 【評】不合律處自查。夜夢故人,夢醒而思,全篇略少跌宕。不得重逢,即便重逢亦恐不識,序中數語并未寫到。宜參東坡《水龍吟》(小舟橫截春江),或有所悟。 4、一剪梅 游宮隨感 (儲秀宮慈禧原住處。) 儲秀宮庭三苑分。龍鑄銅身。漆剝楠門。百年橫匾刻皇恩。廊畫殘痕,古鏡塵昏。 四處風光今日新。此屋藏珍。彼院藏銀。官倉老鼠大如人。驚了先君。嚇了斯民。 【評】“龍鑄”與“漆剝”,意象不對應。上片只是一路寫來,無層次。下片只是泛寫,與“儲秀”二字何關,首句以后并與此二字無關也。 5、雪梅香 疊巒遠,云浮半嶺合蒼穹。任陰飆漫卷,霜林鵲鳥音空。應是嚴寒阻行跡,路蹊人影杳無蹤。憑欄處,素裹山城,異地飄蓬。 思濃。憶初昔,玉灑寒家,錦繡隆冬。暖閣烹茶,裊香愜意幽慵。手帕頻迎吐心語,笑嗔羞罵綠樽同。今何奈,月冷殘箋,獨沐蕭風。 【評】此寫雪,今昔對比而生慨。上片入題較慢,至片末始見雪出,前數句費辭。下片三個七字句,宜再琢。章法宜參美成《大酺》(春雨),更加揣摩。 6、玉樓春 拂曉寒梅花爛嫚。紫雪紅爐烹小霰。少年朋舊他鄉來,佚老還醇扛醵宴。 香繞九霄情繾綣。捧坐推杯斟深淺。譏題戲笑忘煩憂,日伴閑云偏向晚。 【評】“佚老還醇扛醵宴”,詩語。“香繞九霄情繾綣”,俗語。下片可惜無多內容。 7、行香子 秋夜 渺渺疏星,寂寂深庭。小樓外,玉笛誰橫。長宵向此,最是關情。轉一窗月,一窗影,一窗燈。 十年倦旅,一葉浮萍。悵煙波,錯認歸程。閑愁來處,聽盡秋聲。又風兒蕭,葉兒落,雁兒鳴。 【評】整首佳。末三句疊用“兒”字嫌輕。 8、定風波 淅瀝聲聲深掩門,夜長獨伴一燈昏。幾頁閑書消倦眼,唯見,瓶花寂寂更無人。 疏影暗香搖曳里,誰記,溫馨往事已成云。舊曲今宵和夜雨,無緒,涼茶半盞待重溫。 【評】整首佳。結語蘊藉。惟瓶梅是否合時令。 9、畫堂春(秦觀體) 孤單長夜緒如潮,閑云月影迢迢。倚窗長嘆景無聊,寂寞難描。 自古癡情多變,相思漫漫煎熬。山盟雖在諾言拋,獨坐心牢。 【評】“孤單”、“寂寞”,重復。下片直抒心曲,一瀉無遺。 10、一剪梅 燕子 五月春亭畫棟西,巢又翻新,紫燕依依。秋來猶記筑間泥,空望余棲,何處聽啼。 慕爾于飛任返離,不避人言,只順天時。心中識得舊家山,一樣情懷,兩地相宜。 【評】五月何以言春。二三句結構不恰。“記”者,人也,故不當。“啼”字孤。“不避人言”,不知何指。 11、行香子 雨夜迢迢,障霧茫茫。正窗前迅掣馳光。和衣錦榻,矚目詩行。奈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 紅顏易老,霜枝有干。任消磨風骨猶藏。閑中秀筆,拙語荒唐。寫心中夢,眼中事,意中郎。 【評】雨夜-障霧-馳光,此三者皆不可同時得見。“錦榻”、“秀筆”,說自家皆過分。全篇無旨可尋。 12、喜迀鶯(史梅溪體) 秋雨 冷楓丹蝕,望遠穹驚幻,陣云堆黑。電繞風攜,絲淋暑褪,荷氣瞬被催釋。任蟬嗚潛好,堪消受、榻涵涼泌。漫天醉、素秋商略后,了清換塵陌。 檐滴。漸暫息。翳畢倚虹,痩了黃昏日。院落燈疏,鴉棲葉冷,煙盡靄峰嵐色。雁鴻怱過也,猶迤邐、聲嘹凝碧。爽氣縱、潤動蛩促吟,如賦秋夕。 注:畢,即西南方之金星。箕好風,畢好雨。即畢星喜好雨。 【評】“絲淋暑褪”,勉強,如此架勢必為大雨,且下片直是深秋景況,則“荷氣”亦不妥。“了清”,口語。“煙盡靄峰嵐色”、“潤動蛩促吟”,及其他間有用字不恰處,宜加鍛煉。 13、蘇幕遮 葉飄零,天將暮。殘柳如煙,一任風和雨。消得人間殘影去。依約回眸,望斷天涯路。 淚將傾,心未語。怕見冬深,仍是思難數。縱有多情留不住。好夢無憑,只道雙雙誤。 【評】整體佳。境況幽深。“殘影”宜琢。 14、沁園春 霜降 霜降寒臨,水淺溪慵,草萎葉疏。聽跫歌漸絕,孤鴻聲遠;笛音似起,倩女歌徐。心事重重,山楓疊疊,秋去冬來愁滿途。對殘月,任風刀狠割,心圃輕鋤。 經年作客京都,如雨打浮萍飄海湖。縱琦思千種,佳詞萬闕;一逢冰火,便作唏噓。得失無時,放收有度,何必生生苦處居。江南好,看扁舟江上,堪膾鱸魚。 【評】笛聲倩女,未知與霜降何干。“心事”與“山楓”并舉不恰。“心圃輕鋤”,惡道。下片幾與霜降無關。 15.菩薩蠻 郎川河畔 六花斜撲呈帷幔,千層素裹連河岸。遠眺倚軒邊,塵寰已玉顏。 古垣蘆草畔,覓食鷗相眷。驚水羽涂灘,風生增暮寒。 【評】既寫河畔,“帷幔”不解。三句始“遠眺”,則二句出之過早。下片第三句不解。 16、少年游 觀滄海沖浪,感壯心逐夢 波橫萬里日當空。目近一飛龍。怒濤壁立,崩云雷動,帆影笑長風。 憑欄遙望千年事,逐夢古今同。篳路啟林,九天攬月,他日出隆中。 【評】出隆中,非凡人也。下片漸離題。寫弄潮兒,可參稼軒《水龍吟》(觀潮上葉丞相)。 17、八聲甘州 望一彎小月透西窗,時令已深秋。嘆清輝夜寂,羅衣袖短,殘燭空樓。墻角跫聲繞耳,徒惹玉人愁。對冷帳孤枕,粉淚雙流。 憶起那年湖畔,賞桃花映水,快樂無憂。念而今影只,別緒上心頭。說什么、榮華富貴,怎抵那,風雨共綢繆。唯祈愿,隱桃源里,愛海同舟。 【評】“小月”二字,格局已定。全篇語境,亦不合用《甘州》。“說什么”、“怎抵那”,流行歌詞語,味惡。 18、念奴嬌 元大都遺址懷古 西風卷地,更吹消帝業,英雄人物。高柳薊門長土崗,深籠元都湮沒。一代天驕,彎弓縱射,勢盛齊天闊。江山無際,縱橫多少豪杰。 猶念鐵騎千群,揮師南北地,東西俄撻。地動風馳嘶馬歇,四海歸元余乞。鬧市尋秋,行人笑我,何慮秋風冽。應知天序,秋聲消處飛雪。 【評】二三句合一起讀,感覺不通。中間多用字不穩處,如“鐵騎成群”、“地動風馳嘶馬歇,四海歸元余乞”。末節好寄意。 19.一七令 歲寒三友之松 松。偉岸,威雄。經酷暑,歷寒冬。枝茂如蓋,干擎蒼穹。昂然崖璧上,傲立峻林中。霜沁泰然自若,雪凌無動于衷。笑觀滄海桑田變,樂睹朝陽晚霞紅。 【評】拉雜而下,只一贊歌耳,無自家語。章法層次皆不明。 20臨江仙(賀鑄體) 大雪時節,大風乍起,氣溫驟降,驅散久日霧霾,有字 瑟瑟北風錐刺骨,棉衣雖厚猶單。一團哈氣化成煙。路人頻頓足,雙目卻凄然。 貫耳牢騷隨處是,皆嫌當際凌寒。霧霾驅散又生冤。若無今日你,豈有艷陽天。 【評】雖形象,卻淺白。或據此而說詞易詩難,非也。 21、菩薩蠻 水中枯蓮 冷風寒霰紅英落,枯蓮斷梗浮萍托。誰記舊時顏。亭亭碧接天。 霜叢秋水寂,暮雨隆冬逼。何懼夜如冰,一衰復一榮。 【評】首句直寫眼前蓮枯之狀即可,因后又有“誰記舊時顏”,故不必言“紅英落”。“霜叢”一般不用于枯荷。“秋水”與“隆冬”不耦。末二句理趣,“夜如冰”牽強。 瑣煙閣填詞課堂 專注◎專業 (左下閱讀原文了解課堂詳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