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響原創 · 作者|爾東陳 手機廠商在做電視的路上繼續高歌猛進。 9月26日,OPPO發布了其首款超大屏電視OPPO智能電視 K9 75英寸,再次豐富了自己的IoT生態。自從去年10月第一次發布智能電視產品S1和R1,OPPO積極擴充智能電視產品線,借助多年深耕小屏賽道積攢下的軟硬服一體的經驗與優勢,迅速展開對客廳C位的攻城戰。 OPPO智能電視K9 75英寸是一款主打性價比的入門級超大屏智能電視,定價5799元,首銷預定享300元優惠,再加贈價值399元攝像頭。該系列此前已推出43、55、65三個主流尺寸。新品依舊牢牢抓住電視產品在IoT時代的兩大關鍵,影院級的視聽體驗和家庭互通互聯的場景。更大的屏幕尺寸不僅追上了提前起跑的友商們的步伐,也給消費者帶來更沉浸的使用體驗。 OPPO 智能電視K9現已有 43英寸、55英寸、65英寸、75英寸四種尺寸 別看今日中國電視行業之繁榮,追溯到幾十年前,說其“一窮二白”也毫不為過。1958年,中國第一臺電視機在天津無線電子廠誕生。63年間,中國電視行業在跌宕起伏中一路前進。 從黑白到彩色;從整村人圍著一臺小電視到家家戶戶的客廳里都放著一臺;從帶著會發熱的“大屁股”到輕薄的平板電視;從液晶到OLED......雖然智能手機浪潮一度讓“電視機”失寵,但轉機隨后就到,隨著5G、AI、IoT等新技術的發展,全屋互聯成為新的發展趨勢,智能電視憑借其智能化的體驗、豐富的互聯功能等彰顯了其在客廳中不可取代的中心地位。 手握供應鏈、渠道等基礎優勢的手機廠商們摩拳擦掌——2013年,樂視、小米率先入局,隨之而來的還有暴風、微鯨、 PPTV……不同背景的互聯網、內容、硬件公司打著不同的算盤進入彩電行業,賦予這塊屏不同的故事。現在,站在舞臺中央的是加快布局IoT的手機廠商以及不斷轉型的傳統彩電廠商。 或許你會問,電視的換機頻率不如手機,只看數據的話,這似乎又是個存量市場,為什么如此眾多的玩家都前仆后繼地擠入這一賽道?答案恐怕在于眾多挑戰背后的機會以及未來巨大的想象空間。 電視的未來不只是電視機會的前提是體驗的升級:音畫質工業設計的全面升級給消費者帶來沉浸觀感;同時,互聯互通體驗再次進階。 OPPO智能電視K9自今年5月上市以來收到不錯的市場反饋,這次OPPO發布的智能電視K9 75英寸在此基礎上迭代:
延續軟硬服一體的思路,除了硬件和基本參數的領先表現,OPPO繼續把重心放在軟件系統升級優化上。 OPPO智能電視K9 75英寸搭載最新升級的ColorOS TV 2.2系統,界面為1080P高清UI。新系統的交互和功能方面,相較1.0版本,有多項亮點。 投屏方式更加靈活多樣:ColorOS TV 2.2 對NFC一碰閃投功能做了全新升級。使用者只需要將手機NFC和NFC遙控器輕輕一碰,就能自動連接電視音響或是進行鏡像投屏。OPPO投屏助手可實現多種主流投屏方式,還有可以升級游戲體驗的四路投屏,行業領先。在視覺體驗上,新系統UI風格升級的關鍵詞是“高效”和“沉浸”,用戶操作得心應手,內容陳列效果簡潔、聚焦、層次鮮明。 可以看到,更好的視聽享受是“電視”升級的基本盤,不能因為“智能”而忽略了基礎。而智能電視的“智能”并不只是加上幾個語音喚醒功能,而是體現在硬件、軟件、服務等多個維度。用戶需要的“智能”體驗是全方位的,流暢的交互、人性化的設計,解決真需求才是智能的要義。 ColorOS TV 2.2上的全局菜單展示 抓住消費者體驗升級的機會之后,廠商們才有資格進入到下一階段的“升級”——IoT。 這是手機廠商們與傳統電視機廠商最大的不同。品牌效應的溢出、設備之間的互動都讓電視機不再是一個單品,而是整個智能生活的重要觸點、智能家居的中樞入口、家庭場景里物聯網的核心。 這一點從各手機廠商巨頭有一定相似性的產品戰略中可以看出,各家的官方戰略可歸納為“1+N+X”。其中“1”是各家的基本盤,手機產品;“N”代表的是從手機周邊配件到各種智能家居產品;“X”則是想象力的留白,代表更多可能性的探索。比如小米2019年便確立的在IoT上的品類戰略“1+4+X”,1是手機,4包括電視、智能音箱、路由器和筆記本,X代表供應鏈企業的智能設備。華為對全場景智慧生活戰略“1+8+N”的表述是,1是手機,8為車機、音箱、耳機、手表/手環、平板、大屏、PC、AR/VR,N是泛IoT設備。 OPPO去年發布的“3+N+X”科技躍遷戰略則跳開了按品類分類的模式,“3”就是硬件、軟件、服務三大基礎技術能力;“N”代表互聯互通、AI、安全隱私、多媒體等多個能力中心;“X”意為AR、閃充、影像、新形態等差異化技術。該戰略是支撐OPPO萬物互融新生態建設的堅實底座,這使OPPO在萬物互融時代的產品思路和價值判斷更加清晰。 OPPO在手機之外已發布了TWS耳機、智能手表、手環等設備,并有HeyThings IoT平臺,與多個生態伙伴建立合作關系,為設備互聯提供保障,目標在于構建一個“萬物互融體”。而OPPO智能電視系列的出廠節奏和功能升級方方面面也都印證了“3+N+X”的這一戰略方向。 除了上文提到軟硬服一體,新品也強調了互通互聯的能力。OPPO智能電視K9 75英寸能與手機、耳機、手表互聯。在具體場景里,設備之間互相輔助,多終端協同,手機、手表可以作為電視遙控器,電視可以展示、控制智能家居的信息和狀態。通過近、遠場語音支持,電視的小布助手可實現電視基礎控制、客廳互動、生活服務等多種功能,而且該功能支持十種方言,滿足更廣泛使用者的需求。 多終端互聯互通的時代里,智能電視的未來顯然不僅僅是電視機而已了。 后來者的路徑包括OPPO在內的手機廠商成為了智能電視領域的弄潮兒,原因是智能手機市場經歷多年激烈競爭,頭部格局基本固定,雖然華為的無奈“缺芯”成為攪動市場的因素之一,但是品牌仍需要錨定新的增長點。物聯網承載著“下一代互聯網”的期望,擁有強大供應鏈資源和堅實用戶基礎的手機品牌可能是最有實力提前卡位的角色。 在萬物互聯這張大網里,人們曾經對智能音箱寄予厚望,這是語音的入口、數據的入口、控制的入口,但是隨著新鮮勁一過,人們發現音箱的主要功能還是“聽個響”,而電視的形態天然集成了語音、大屏,或許是一個更好的“中心”。 彩電行業的的產業價值因此得到躍升——隨著AI、5G等多項技術的發展成熟、應用場景的積累、廠商持續推出優質產品,智能電視的滲透率越來越高。OPPO在2020年10月首次發布電視產品,其“后來者奮進”的姿態背后有獨特的底氣。 首先,從電視產品系列目前的部署看, “探索者”S系列、“生活家”R系列、“調色師”K系列并駕齊驅,覆蓋了從2000元到8000元的主流價格區間,屏幕尺寸也覆蓋了從43英寸到75英寸,給予消費者更自由的選擇空間。現有系列初入世便得到了積極的市場反響。OPPO智能S1獲得2021年德國IF設計大獎,入選當貝市場&智能電視網評選的年度十大優秀電視名單,拿到PChome的“年度卓越電視”獎。OPPO智能電視K9 55英寸單品,價格親民,首銷便斬獲京東平臺平板電視類四連冠。 同時,技術沉淀是OPPO強勢切入電視領域的優勢之一。OPPO的藍光機就在數碼發燒友圈子中擁有極強的影響力,是國產品牌在影音這塊被日系和歐美產品占絕對地位的領域中為數不多的頂尖產品。其影音基因延續到了智能電視上,OPPO藍光團隊對電視的影像效果進行調校,從動態呈現、畫質清晰度、色彩管理、對比度等多維度進行優化。此前,為呈現最佳的音質效果,OPPO智能電視S1也與丹麥頂級音響品牌丹拿進行合作。 在具體應用層面,OPPO電視產品優先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從場景出發,做了很多更人性化的功能,完善用戶體驗,也在同質化嚴重的電視行業增添了屬于OPPO的色彩。比如OPPO IoT為實現“智美生活”體驗選擇的重要場景之一“健康”。電視作為全屋智能的中樞,在此也有潛力可挖掘。 具體來說,OPPO智能電視K9 75英寸可便捷切換護眼模式,通過改變藍光分布值降低藍光能量,在保護眼睛的同時又不影響觀感。同時還有專屬兒童模式,在該模式下,低藍光呵護眼睛,內容定制化程度高,家長也可以通過手機等設備自定義觀看時長,幫助孩子健康正確使用電視。AI健身私教、 O Relax減壓音視頻內容的補充則提供了一種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見OPPO也在智能電視上著力打造健康生態, 從細節功能入手,讓健康觸手可及。 OPPO智能電視K9 75英寸提供健身課程以及AI指導 同時,優秀的產品離不開供應鏈的支持。OPPO作為在中國市場扎根多年的電子廠商,在上游供應鏈關系和硬件生產上也有著把控力。這是很多從內容端跨界電視的廠商無法短時間內具備的能力。 手機時代的經驗和優勢還體現在穩固的渠道和廣大的用戶基礎上。OPPO的渠道之網深入各個城市和鄉鎮,隨處可見的線下門店和售后服務站點可以快速被調用,用戶對品牌的認知度和信任度都是打開電視銷量的敲門磚。 強大的技術沉淀、以用戶需求為核心的導向、從場景出發的判斷、深厚的供應鏈和渠道基礎,都是OPPO以智能電視為核心入口,深耕IoT生態的核心競爭力。 其實相比手機來說,電視市場是塊更難啃的骨頭。電視的換機周期長,供應鏈復雜程度很高。目前行業里,老牌新銳齊聚,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競爭還將持續下去。未來,這塊屏的想象力還等待被實現,不難預測,OPPO將會持續精細化自己的電視產品線,并在“智能”和“體驗”上再下功夫,未來可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