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各有奇境,各有各的看頭、講頭;但要跟逛大賣場、步行街一般的耐走耐看,挨近黃山的休寧齊云山首屈一指。 像我們這樣久居平原地帶的人,讀著“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那樣的句子,聯翩的浮想會生出各種意象,便慨嘆詩人的妙筆。 齊云山登頂,那景象如此切實,詩人的名句僅僅是在寫真、寫實。 沿山走一路,途中灑落著星星點點的居屋。挨近山頂處高低參差不一的白壁青瓦的建筑群,掩隱在綠叢里,宛如仙居。 一棟棟樓房就緊挨著崖沿,看得驚心動魄。 此地的朋友講,山上空氣好,風景好;越是陡峭的地方,山珍、山貨就越稀罕。 登到山頂細細觀賞,幾間瓦屋掩映在云霧里;遠處一兀峰巔,懸著一處樓宇,時隱時現。 近前的瓦頂,冒出白煙。 齊云山奇。 遠觀山勢奇拔,幾欲不可攀登,如何住得人家? 你若行于地勢高高低低的莊戶人家間,卻又覺不著它有如何的險峻。 不像其它風景地,有了些名氣,便想著如何如何的打造,原住民大多要趕出去。 這里的山居山民安然無恙,也少有招攬游客的急切。 走著走著會恍惚,宛若在山城老重慶朝天門那一帶的街巷溜達。 安靜的山街,偶有行者在走過,噠噠的響聲起,腳步在石板條上很脆,在山道上很久遠的回蕩。 我在山下看山上人家,它在山頂;真到了山頂,那人家卻在山凹凹里了。 別有洞天在這里是尋常景致,可惜少了點煙云繚繞。 看遠處,山下綠田環繞著河水,村落也成風景;而對面的峰巒,一片云煙在升騰。 小雨朦朧,石板條的地面陰濕打滑。這時候逛山、跑山,用腳步一步步量下來,就是想作要作的意思。 作有作的情趣。 由冷落而造就的孤僻,齊云山的山道殘殘落落的,反倒山味更顯濃郁。路面時有斷裂的石條,在小雨中反射出光亮。 一邊是山脊,一邊是殘墻斷壁。 我喜歡在這樣窄窄的山道上閑走,就像個歸去的樵夫,亦或是老茶農。 齊云山很出奇,山道邊不時會有人家,新樓與老屋并存;它有荒山野嶺的狀貌,也有村居小集市的點綴,冷冷熱熱的各自存立。 一會兒小道彎彎曲曲、陡陡仄仄的,顯一種奇拔;轉過去另一面,卻是鍵盤一般的家居石梯。 路多是縁山壁而上,廻曲而去,你并不能看清前面的路向。 每每行止于一處,才發現它的景致迷人,一路走來的辛苦是值得的。 那些綴在山間的家居比肩而立,簡簡單單的白墻黛瓦,細雨里卻顯露著無盡的風情。 折轉再上,又是山景。 煙雨氤氳,薄霧輕籠。 它和行者有一種契合,遠遠的走在那里,你和它都在風景里了。 山上居戶甚多,那石階一邊連著巨石,一邊就是屋墻,看著都驚險。 齊云山是文化山,有點跟泰山相像,走一段會有石碑、亭廊,不是新建的贗品,古古樸樸的,透著底蘊、厚重。
時而以巨石做路面,與斑駁的石欄相依偎,路本身就是幀絕妙的小品。 路邊亦有規整的小廟堂,以山石為頂,嵌在山崖。 遠看著一片蔥蘢之崇山峻嶺,山間每一平整處卻皆有人家。 依山而居,聽風喚雨的仙著。 作者相關文章 關注馬爾的視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