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住宿部管理的新模式,給學校帶來了聲譽,贏得了社會好評,成了當時縣城家喻戶曉的新聞熱點,所有城區內居住的小學生,都紛紛托關系也要到方明所在的學校報名入學,形成了一種像“洛陽紙貴”的局面。然而,隨著新形勢教育的發展以及地方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的需要,上級部門要求,進一步改善學校辦學條件,校園內平房要定期徹底拆除,要新建兩幢教學大樓。這樣一來,老式平房要拆除,勢必要影響校內住宿生的生活,學習。在上級精神的指引下,2010年春天,新的教學大樓開始動工興建,學校住宿區的存在與否就擺在了議事日程上,領導們不得不開始重視校內住宿部的問題了,平房一拆,食堂、宿舍就意味著消失,新樓一年又不能完工,目前這400多個歡蹦亂跳的住宿生該怎么安置?經過多方的協調,達成了一致意見,通過過渡的方式,逐步解決這些問題,先將男生分流到校外住宿,到第二年,再分流女生,預計用兩年的時間,分兩批徹底取消住宿部,逐步將學校辦成一所現代化的非寄宿制的完全小學。方案一定,馬上實施,先通知各個男生家長,傳達方案精神。由于學校搞建設,將取消校內住宿生,先分流男生到校外住宿,女生暫時還住在校內,到新樓落成后,用同樣的辦法將女生分流到校外住宿,從而完成辦學新模式,下學期開學,要求男生一律自行解決住宿問題,或搬家或投親靠友或通過第三方托管。住宿生家長們接到通知后,一時慌了手腳,紛紛各自想辦法解決自家孩子的住宿問題,在當時學校周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學校周邊出租房的價格也隨之漲了起來,就這樣,到了2010年暑假,校園內平房進行了部分拆除,只留下女生及部分平房作為女宿舍、食堂,暫且作為過渡,到2011年暑假,計劃平房徹底拆除,取消學校住宿部,方案依計劃進行,住宿生進行了平穩的過渡。
2010年新學期,方明仍然管理著剩下的200多個女生,還是之前的管理模式,人少了,在管理上也省事了許多,女生又比男生聽話,給方明減輕了不少的工作負擔。這時方明就利用閑暇的時間,著手整理近幾年來的工作筆錄,從2006年接管住宿生一直到現在(2010年),回憶了他幾年來的工作經歷,內容除了住宿生的生活情況外,還涉及到學校的各個方面,寫下了幾萬字的文字材料,文字中,有贊揚,有反對,筆鋒犀利地闡明了自己的觀點,對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負面影響也進行了分析,反映出了方明剛正不阿的品格,當然,他寫的這些材料,只留著自己將來退休后細細品味,一般不輕易讓別人去看,從中表現出方明是一個現實生活中少有的另類。前面講過,他年輕時也是語言直白,心直口快,辦事光明磊落,平時獨來獨往,不善于揣摩別人的心理,有主觀獨斷專行的一面,遇到事情容易激動,壓不住火氣,往往表現出他喜形于色的個性,說話聲音又高,確實是生活中少有的一種人。
學校住宿部分流了男生之后,領導們也頭輕了不少,夜間值班人員也放心多了。方明心里清楚地知道,自己管理的住宿部生命不長了,至多堅持半年或者一年,大樓就蓋起來了,住宿部也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學校住宿部這個大包袱總算放了下來,校長也不再整天提心吊膽,生怕發生安全事故,自己攤上了責任,而對于方明來講,住宿生的取消就相當于他的失業下崗,他的心里空落落的,雖說他也是有編制的國家干部級別,絕不會無端的下崗再就業,只不過是換了一個崗位。但一慣手腳輕快的方明,突然間閑了下來,還真有點兒不太適應。
日子一天天地往下過,終于2011年的暑假到了,女生徹底住在了校外,學校里所有的平房都夷為了平地,連痕跡似乎也找不到了,隨之兩幢教學樓拔地而起,新建的教學樓線條分明,高大雄偉,走在校園里顯得精神抖擻,老師們個個滿面春風,年輕的英姿颯爽,中年的雍容華貴,領導們光鮮亮麗,只有方明還是老樣子,除了頭上的頭發脫光外,其他的變化不大,身上仍然是穿了三四年的那套運動服,他的那副德行看來是變不了了。
學校辭退了宿管員,方明成了光桿司令,他心想,這一次校領導能給他安排什么好差事呢,當小主任?沒有空缺;當校長顧問?用不著;當書記?沒有這機構,想來想去,一定是一個小數點末尾的零———添上和去掉后不影響事情的大小,極有可能是一個所謂的副科老師(除了語、數、英外),想到這里,心里釋然的很,反正是這副德行了,讓咱干啥就干啥,這些年來,曾經當過校長的自尊心也沒有了,就這身上的衣裳,肚里的干糧,生就的骨頭,長就的肉,那么校長到底能給他安排什么差事呢?請看下篇《方老師的坎坷人生》(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