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小說大家都不陌生,其中《倚天屠龍記》更是家喻戶曉。主角應該是張無忌,但更多人卻對張三豐的名號更加熟悉,這個配角比主角更令人印象深刻,足見其有獨特的魅力。 ? 首先,我們不得不承認,張三豐這個人物是《倚天屠龍記》里面活得最久,而且也是武功最高的人。活得久與他一生清心寡欲有著關聯,甚至保持了純情處男之身。而武功能夠達到當時最高,與他的心境修煉同樣是有莫大關系的。 張三豐為人天賦異稟、正氣凜然,寬和從容,頗有仙風道骨之姿,是當世無出其右的武學奇才。既然如此優秀,怎么會沒有愛情找上門來呢?這豈不是有違常理嗎? 每個人都有風華正茂的年紀,也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張三豐也是如此。他本是少林寺藏經閣的一個小和尚,拜在掌管藏經閣的覺遠大師門下。要知道,這可是一位隱藏的高手,竟然自學九陽真經,足見其厲害之處。 ? ? 后來的日子里,張三豐跟著自己的師父追殺尹克西等人,恰巧出門遇到貴人,在楊過的指點之下,他打敗了尹克西,并且還得到了郭襄的青睞。 正所謂有緣千里來相會,郭襄與張三豐有了一次接觸之后,自然就會有第二次。當兩年后郭襄再次來到少林寺時,目的就是為了見張三豐。并且還送了鐵羅漢給張三豐作為生日禮物,這可不得了了,對于一個感情豐富的少年而言,這簡直就等同于是定情信物了。 也就從此時,小說中的張三豐感覺自己已經戀愛了,甚至把郭襄當作了自己的妻子。然而,有情人終究還是沒能成為眷屬,因為他是佛門子弟。在覺遠大師圓寂之后,張三豐自然就得到了九陰真經,不能在少林寺待,因為沒有了師父,也不能和自己愛的人在一起,那時的張三豐內心一定很煎熬。 讀書和學習,能夠使人心靜下來。張三豐開始潛心修道,并且有了后來的武當派。因為他創立了陰陽無極功,所以世人稱他為張真人。 ? ? 作為一個門派的開山鼻祖,自然麾下會有很多弟子,其中武當七俠可謂名聲遠揚。他們分別是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巖、張松溪、張翠山、殷梨亭、莫聲谷。 武當七俠之首宋遠橋,外表看似沖淡謙和、恂恂儒雅的宋大俠,實是身負深不可測的絕藝。 俞蓮舟,也就是俞二俠,雖然排行第二,但武功卻是七人中最高的一個。 后面的五個人,就不做一一介紹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絕技。重點其實不在這里,而在于他們七個人的名字,這里面蘊含了他們師父張三豐“終身不娶”的原因。 ? ? 細心的人把他們的名字連起來讀,不難發現簡直就是一首詩:遠橋清淺泛蓮舟,岱巖難阻溪松流。翠山遠看梨亭立,尚有聲谷空悠悠。 這首詩不難理解,也不難看出張三豐把對所愛之人的情愫都隱藏了進去。第二句和第四句,難掩對郭襄的思念之情。然而,張三豐始終沒有走出那一步,縱然心中萬般思念,情愫魂牽夢繞,但依然被困在自己編織的牢籠里。 在武學上,他已經是最高境界,但在愛情上,他可謂一片空白。有愛說不出口,只能用“空悠悠”三個字來表達內心空蕩蕩的感情。 ? ? 對于張三豐,其實我想說的是,男人不僅要有正直善良的本性,還要有敢愛敢恨的坦率和灑脫。太過于內向,把感情都隱藏起來,最后遺憾的只會是自己。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