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周景
大年初一上午,我跑去看了《飛馳人生》。悄悄記下影片中的這5句話,分享給你。 1、“你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 考科目二的時候,沈騰被考官王老師恥笑,忍不住說出過往的輝煌歷史,可惜,話還沒說完,就被王老師掐斷了。 “我曾經...” “你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 說實話,我是被預告片的這個搞笑段子吸引進電影院的。 后來,沈騰第一次考駕照,為了在考官面前顯擺,果然掛了。 “科目二挺難的。” 據說每個考駕照的人都這樣說,頂級賽車手也不例外。 每個人都有一段輝煌的歷史,如果還沒有,就努力去掙。 2、“人在順境時的友誼,都不是那么堅固的。” 沈騰要重出江湖,除了搞定駕照以外,最難的恐怕是找人贊助,才能在比賽前搞定一輛賽車。 于是,在經歷了無數次拉贊助失敗以后,他感嘆道:“人在順境時的友誼,都不是那么堅固的。” 人走茶涼,是成人世界的殘酷真相。 沈騰在電影里無奈地說過這樣一句話:“成年人的崩潰是從借錢開始的。” 人紅時,連星星都是你的; 人涼時,喝口水都塞牙縫。 有人說,成年人就不要談什么友誼了,只談利弊。長大以后,我們很少再愿意去訴說自己遇到的一些困難,不再像年輕時一樣,拉起三五好友一起出去吃喝玩樂。更多的時候成年人可能是一個人去慢慢的排解自己的困難,簡單的說就是一個字:熬。 不管曾經的你是誰,都可能救不了你現在的困境。 平常的是生活,非同尋常的才是電影。 奇跡,很多時候,是很難發生在落難的自己身上,你必須一個人走出去。 記得有一次,高曉松因酒駕入獄影響到他新電影宣傳時,只有韓寒一個人跑出來為他站臺宣傳。高曉松在節目中透露,在找韓寒之前也曾聯系其他大咖,但都被拒絕了。 韓寒說,可能是大家真得有事,脫不開身。其實,高曉松心里也清楚,自己那時候的光景確實糟糕。 理解別人的不幫忙,但格外感激別人在自己落難時的挺身而出。 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3、“當一個人對自己失去信心的時候,他才是真的過時了。” 沈騰在電影的最后,用不計后果的代價取得了比賽的勝利。 我想,他可能是想證明“你大爺始終是你大爺”,因此才放棄終點前的剎車減速機會,一飛沖天。 有些同學覺得自信好像是天生的,自己在經歷挫折后,很難再有信心去面對失敗的局面。 其實哪有什么天生自信?都是練習的。以前大戶人家訓練大小姐處事不驚的本事,故意在她面前摔杯子,摔個幾十個,慢慢就習慣了,鎮定了。諸葛亮以前最著名的計策是什么?空城計,都是裝的。 就連沈騰被禁賽5年,也是在家里,在腦力里不斷地通過想象練習,想象著賽道的1000多個彎道,才敢在不帶領航員的情況下,獨自一個人上路。 當我們信心不足時,你可以找個偶像、身邊的自信學霸,或者你知道的牛人,模仿他們的處事方式,心虛的時候,想象你如果是他,會怎么做。模仿得多了,也就不慌張了,慢慢就自信了。 4、“你呢,是這輩子沒故事,想擁有一段故事; 我呢,是故事太多,想給故事一個結局。” 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沈騰在劇中,有自己的好兄弟協助,才能在重新站在賽場。 比較有意思的是,幫助他的不僅有自己的隊友,還有對手。 雖然作為隊友的尹正,沒有和沈騰一起參加比賽,但是隊友們的幫助依然給了沈騰很多指導和信心。 他們是一個團隊。 團隊的每個成員,不一定都有顯赫的背景,只不過是有一技之長和一顆熱心腸的普通人,他們有自己的夢想,也通過幫助別人完成夢想來書寫自己的故事。 5、“不是非得贏,只是不想輸。” 有人也許要質疑,為什么沈騰為了復出參賽,寧愿押上全部的賭注? 劇中,他不僅拿出自己炒飯5年攢下的30多萬,還要放下老臉去拉贊助。 從此安心過平凡日子不行嗎? 也許,你到達了某個高度,就想著守護著這份榮耀,不容別人超越。 生活可以擁擠慌張,夢想不能縮水遺忘。 在實現夢想的路上,誰沒有過彷徨?但你真得上路了,那些想象中的困難,都會被你一一克服。 就像有句話說得那樣:“很多事情就像是旅行一樣,當你決定要出發的時候,最困難的那部分其實就已經完成了。” 就算走不到終點,很多人也愿意倒在朝向終點的方向。 真正靠自己努力換取的成績,即使已經在墻角落灰,你依然能從它們的身上看到你曾經的努力和夢想。 靠自己,得到的是最棒的獎勵,得不到的是美好的回憶。 沈騰說“不是非得贏,只是不想輸。” 賽車是他自小的夢想。 什么是夢想? 《中國合伙人》里的成東青說:“夢想就是一種讓你感到堅持就是幸福的東西。” 有同學告訴我:老師,我沒有夢想。 也有同學說:我的夢想好像是找一個好工作,哦不對,是考研,嗯,考一個好學校。 有人問我,為什么總感覺自己無法為了夢想堅持下來? 原因可能是這個夢想其實不是你的夢想,只是一個別人眼里正確的事情而已。 很多你心中的所謂夢想,只是你一廂情愿的想象。 找到屬于自己的夢想,并堅持下去。 不要因為別人的嘲笑而放棄自己的理想。 很多時候,人們嘲笑的其實不是你的夢想,而是你的實力。 今天不能錯過的文章: 景夜思(ID:zjyesi) 在校園看學生成長,聽學生困惑,寫學生故事。愿你日有所為,夜有所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