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阿斗為太子已來,有識之人相為寒心。——《三國志》 中國歷史上,有著非常多的朝代,每個時代都著專屬的特點。而喜歡歷史的人,也都有自己喜歡研究的時代,作為有著《三國演義》做支撐的三國時代,讓更多人了解到亂世之中,那些英雄豪杰是怎么一步步站上權力巔峰。在那段歷史中,蜀漢一度要可能成為那個時代的統治者,但是被后來居上的司馬家族挫敗。 
而作為劉備接班人的劉禪,也給不少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相比于有著治世之能的父親,劉禪被稱作“扶不起的阿斗”,最終在他的帶領下蜀漢滅亡,而他本人卻在洛陽安度余生。當時劉禪投降時,司馬昭本想斬草除根,將蜀漢之根徹底斷去,情急之下的劉禪卻寫下3個字,司馬昭看后殺意全無,眾人不解,司馬昭說道:倒著念即可,究竟是什么樣的三個字,可以讓劉禪保全性命呢? 
劉禪帶頭投降 起初鐘會在關中地帶開始調遣兵力時,被姜維聽到風聲,于是姜維就把這個消息上報給劉禪。而作為劉禪寵臣的黃皓,卻去找巫師算卦,然后巫師告訴黃皓根本沒有這一回事,蜀漢天下很穩定,暫時沒有什么外地入侵,劉禪就聽了黃皓的話,沒有把鐘會治兵當作真事。這個消息也就這三人知道,朝廷里的其他大臣一概不知。 
后來司馬昭就派遣鐘會等人開始集結準備進攻蜀國,此時劉禪慌忙中派出人馬出去迎擊,而姜維帶兵守在劍閣。司馬昭一方卻根本不想正面戰斗,三衛將軍兵分三路進攻蜀地,趁著敵人都被其他兩路吸引住,鄧艾帶人從陰平偷渡,直接殺往成都。聽到消息的劉禪又急急忙忙帶兵對抗,沒成想諸葛瞻打了勝仗之后死守綿竹,被敵軍斬殺。 
此時的劉禪沒了辦法,眼看大軍壓境,召集臣子聚集在大殿上商量對策。主戰派和退守派,你一句我一言,根本停不下來,這種局面之下,譙周突然站出來說我們必須得投降,不然這一戰有很大幾率要敗,劉禪思索片刻,覺得現在投降是最好的局面。在眾人的極力勸阻下,劉禪依舊堅持投降,下令讓所有部隊停戰,準備投降事宜。此時帶軍守在劍閣的姜維,還妄想一戰,準備假意投降,然后突然暴起,不成想消息走路,導致姜維和張翼身亡,蜀漢就此徹底投降。 
寫下三個字 歷史上很多人都在批判劉禪的無能,將蜀漢白白送給司馬家,但在那種情況下,勝率也極小,投降也是無可奈何之事,不過劉禪毫無反抗就直接投降,確實有點過分。即使劉禪表現的如此無能,但在投降之后,依舊是一個隱患。畢竟劉禪也曾是一方之主,如果處理不妥當,以后謀反的話,對于司馬家族的統治也是個很大的威脅。因此司馬昭想斬草除根,將蜀漢皇室斬盡殺絕。 
聽到這個消息的劉禪也是極為緊張,于是托人給司馬昭送去一封書信,整個信紙上只寫了三個字“中山寨”。看到這封信之后,司馬昭也就放過了劉禪,但周圍的一些權臣卻有些疑惑,司馬昭為何突然改變了心思,為何這普普通通的三個字,就能司馬昭改變心意。看到大家都很疑惑,司馬昭說道:“諸位倒著念即可”。將這三個字顛倒過來,即代表著“在山中”,一般在古代會有很多人隱居深山,而這三個字就代表了劉禪在表態,我沒有要繼續爭權奪利的想法,只想安安靜靜的過完下半輩子。 
而司馬昭放過劉禪,一來是因為劉禪已經表態自己無意爭權,而且司馬昭也曾試探過劉禪,在一次宴請劉禪吃飯時,請來蜀國人表演節目,其他蜀漢舊臣心里都不是個滋味,只有劉禪看得非常盡興,還表示在這里生活更加開心。如此一來司馬昭也不用完全趕盡殺絕,留著劉禪在也不怕蜀漢舊臣有反抗舉動,畢竟曾經的蜀漢君主,如今就在自己手里,也算是一種威脅。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覺得劉禪一無是處,從人性的角度出發,劉禪此舉也保護了蜀地將士性命,自己也能過上一個安穩生活,對于自己利大于弊,但對于國家卻是弊大于利。 參考資料:《三國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