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寒三友”令人敬 作者/朱志世 編輯/落英小橋 世人獨愛那堅毅不拔的青松,傲雪挺立的梅花和寧折不屈的青竹,愛它們與眾不同的風姿,更愛其所特有的高雅品格。 “歲寒三友”,青松立于巖角,以一種展望的姿態,隨經風雨的過往,歲月的蒼涼,永遠挺立在山谷之中。翠竹,雖經百代穿梭,卻惟獨青青,攜一身素雪,辭去舊歲,喜迎新春。梅花,于冰天雪地中綻放凌厲芳姿,無意謝去從容,自有余骨滋味的清節,在流世的時光里,悠然化塵,不問殘香。 讀了高金森、石峰《戰友情誼最難忘——致張司令 》和張志河的《戰友》文章后,深覺感人肺腑,可歌可泣。戰友之情,天高海深。 高金森與石峰同年入伍的戰友,因才華橫溢,前途無量,備受小人嫉妒,恨為眼中盯肉中刺,在文革中遭人污陷,蒙受不白之冤,遭遇到非人的人生不幸。但他像一棵挺立的青松一樣,寧折不彎忍辱負重,頑強的熬過了那艱難的歲月,成為一名黨的優秀領導干部,政績卓絕,成績斐然,并以德高望重完美的收官。 戰友石峰,人如其名,立若磐石,定若峻峰。當年從軍,曾是全軍大比武軍事尖子,因救戰友英勇負傷,且是一個偉岸俊逸的美男子。他剛毅正直,重情重義,在戰友高金森遭受不白之冤蒙難時,不畏權貴,仗義直言,雖深受牽連,但無怨無悔,就象梅花一樣甘愿化泥護花。 張志河司令是我熟悉的首長,人如青竹,百折不撓。他在我的印象中,秉性爽快豪放、善于交流,有膽有識、寬厚慈祥。對于他的文學功底我知之甚少,今讀其文,方知非同尋常。他不是一般的軍事干部,他把那段五十年珍貴記憶化為文字,足見其戰友情誼之深厚。唯一遺憾者,當時我并不知道他們是戰友。而今他們都是我所仰慕的導師,敬重的前輩,學習的楷模,做人的榜樣。 我沉浸在他們三位戰友的感人至深、催人奮進的故事之中,他們走過的人生之路,既深刻詮釋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人生哲學,也從細微之處闡釋了做人、做事的為人真諦。給我做人的教誨做了很好的啟迪。 德行是人生的基石。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命運就不會太差。正值、善良、勤奮、勇敢、慈愛、憐憫,這些美德充分體現在你們三位戰友的身上。正是這些美德,抵御了政治的風雨的侵襲,危難中不墜青云之志。 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人生不會一帆風順,總是伴隨坎坎坷坷,但是自己必須有抵御風浪的盔甲,那就是知識的儲備和工作的專業能力。有才走遍天下,無德寸步難行。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當年蘇東坡的形象,三次被貶,越挫越勇。“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人生最大的資本是自己的知識儲備和豁達的人生態度。 戰友情誼深似海,重于山。戰友之情源于初入社會的單純,始于當兵時的清貧,是在沒有任何物質利益環境中凝結的友誼。戰爭年代生命相托,用鮮血和生命凝聚而成。和平時期的志同道合,在同甘共苦的環境中不離不棄。沒有任何利益誘惑、市儈影響,他們三位戰友的友誼就是這樣的基礎所筑成的! 如今站在耄耋之年的路口,回目走過的路,一定會有“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愜意。無論多少年不見,相逢之時都會談笑風生,一見如故。 我讀了三位戰友的文章后,始覺感人肺腑,可歌可泣。戰友之情,天高海深。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人生醞釀儼偌美酒芬芳,而與時俱進濃且厚,與日俱增淳且香。三位前輩更具有深厚的文學功力,文辭樸茂,語出鏗鏘,思想縝密,精神高亢,實是我輩之楷模。 真乃是“歲寒三友”令人敬! 作者簡介:朱志世, 1955年生 山東德州陵城區人 南京炮兵學院政工系畢業 1976年入伍 歷任戰士 班長 排長 指導員 宣傳干事 教導員 主任 政委等職 2000年轉業任職德州市科學技術局,2015年退休。 菊野文化傳媒編輯部組員: 詩詞: 大筱 羅學貴 北地梅香 鐘華戟 詩歌: 鐘金洲 槐花飄香 五月雪 組稿: 湘子 石峰 李漢軍 楓葉紅 主播: 深谷幽蘭 傷木 初一 真實 主編:菊野芳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