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眾號作者:任彧——專注14年的文字匠人。喜歡看電影聊人生。 作家,北京作協會員,影評家 本人懸疑驚悚小說《熔爐》早就上市啦,跪求大家多多支持 先介紹一下電影情節,就是女主阿芳要和男友結婚了,但她之前因為缺錢和一個大陸男生假結婚,所以陷入了窘境,但整個過程下來,阿芳也看透了許多許多事情…… 我上一篇影評才剛提起之前寫過的一句話,“人生就是這副狗樣。” 沒想到偶然間看到《金都》這部電影,又跟這句話有著很大的關聯,我就來仔細解釋一下這句話,我這句話是因為《大話西游》的結局寫出來的,我們來分析一下狗生是什么樣呢?就是沒有自主性,幾乎沒有自我,一切喜怒哀樂都跟隨主人的動態來動。 我們的人生是不是很多時候,也沒什么自主性和自我呢? 《金都》這部電影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主題。 自由的第一個字就是自我的“自”,所以如果人在沒有找到自我之前,談自由,基本屬于瞎扯,并且在沒有做好心理準備的時候,自由還會帶給人們相當大的痛苦。 這也是為什么,女主阿芳和男友已經談了七年戀愛,男友的這些臭毛病她哪一樣能不知道?控制欲強,沒主見,思想封建。
結果女主卻在這個事件平息之后,迎來了一個開放結局,她買了自己心儀的桌子,沒有徹底和男友斷開聯系,但也不去在意那些短信轟炸。(說實話,李潔冰那個梗,不懂,有懂的人能幫忙解釋一下么?) 開放結局意味什么?意味著有選擇權,有自主的意識。 在整整七年里,阿芳也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她幾乎對男友到了聽之任之的地步,兩人之間看不到激情,但依舊不分手,問題的點恰恰就在這里,分手了之后呢?阿芳依舊是一葉扁舟,雙手空空,飄蕩在迷茫的海洋里。 沒想到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人自然不會放棄現在緊握的東西,所以阿芳才會對這么個媽寶男男友忍讓非常。 但人在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時候,更會犯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就是在周圍的裹挾之下,去做出選擇。 比如電影中的女主和媽寶男男友,一個是同學結婚,一個老媽的意愿,所以兩個人都想起了結婚這事,女主也是因為這個事,才想起了要離婚這事…… 現代社會本來就是一個洗腦的社會,我們都很難不被周圍的人和事物影響,這類題材的影片真是很多很多,水平最高最著名的有《搏擊俱樂部》,里面就說廣告這個東西,不就是為了給我們洗腦,讓我們覺得我們需要這些東西來凸顯自己,才擺在你眼前的么? 我到現在清晰地記得,在蘋果手機剛出來的時候,真有小伙子賣腎來買手機,當然我在日本也有人勸我可以在回國的時候分期付款買一個蘋果手機,甚至最開始都不用付錢,反正回國了,也就無所謂還錢的事了。 當然我沒干這事,因為我覺得為了一個手機,然后讓自己當個賊沒啥必要。在道德、顯擺和利益上,我覺得一個手機還不至于讓我放下道德。 蘋果4..... 但反過來說,現實很多時候又會逼著很多人不得不低頭,就比如電影中的男主,他假結婚也拿不到單程證,然后老家女友還懷了,讓女友打掉孩子,也是一個極其殘忍的決定,道德和自己的追求(畢竟也是他自己讓女友懷的孕),兩個都沒有錯的東西,雙重壓向自己的時候,再輔以古老的觀念,什么重男輕女,這個孩子家里一定想要,就導致他最終放棄了通過香港再去美國追求自由的夢想。 現實和自由,很多時候都是一種悖論,我們顧及現實,很多時候就只能忘了夢想,我們追求夢想,很多時候也只能拋棄現實,沒有對錯之分。 很簡單,如果一個充滿夢想,剛剛在大城市落腳的年輕人,突然面臨家庭的悲劇,那他是繼續自己打拼,還是回去照顧家人呢? 這樣兩難的東西,在人間比比皆是,天天上演,我們有時也只能透過這些影視作品,一窺我們埋藏在心底的很多東西吧?
最后不得不說這位電影導演,很會用一些鏡頭語言來表達影射整個影片的結構,比如女主阿芳和大陸男在電梯上的來回上下,其實就預示了結尾處,兩個人在選擇上的逆轉。 最后給自己打個廣告。 我前年11月出版的小說《熔爐》,最近英文版完整版《The Crucible》也在陸續上架亞馬遜中,其中涉及了病毒的感染,不過我這里講述的更多是精神與人格上的一種變異以及融合,還有很多人覺得這是本預言。 |
|
來自: 昵稱8Z856hqm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