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腹瀉,《黃帝內經》又稱之為泄、腸澼,是指每天排便三次以上稀便或水樣大便,嚴重者可致身體脫水。 現在正值秋季,氣溫逐漸轉涼,在這個時期,是腹瀉的高發季節,尤其是小孩子,因感染輪狀病毒致腹瀉的非常多,所以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也稱之為秋季腹瀉。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關于腹瀉的一些問題,希望這個秋季,大家都平平安安的度過。 腹瀉的種類有哪些? 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 比如前面我們說的秋季腹瀉,一般小嬰兒、幾個月的、一歲多的、兩歲多的孩子在秋季特別常見,而且癥狀都比較嚴重。 此病最顯著的特征就是起病急,伴有低熱或惡心、嘔吐,繼而腹瀉,大便多為水樣或黃綠色稀便,每天甚至十次、數十次。嚴重者可出現脫水現像。 身體機能衰退引起的腹瀉 很多老年人因身體機能衰退,長期的、經常性的大便都是稀的、溏的,或者時不時拉出一點來,自己控制不住。 有的老年人嚴重得不敢出門,因為隨時隨地都有可能又拉一點出來,他這種不像小孩或成年人拉肚子那種狂瀉,老年人狂瀉的很少,但是他會時不時的拉一點出來。 腸胃問題引起的腹瀉 這種人一般來說是體型比較瘦弱或者虛胖,一看他就是那種脾胃不好的,體型也不壯實,精神也不是很好。由于長期的脾胃不好,就容易長期的便溏、大便不成形。 還有就是有結腸炎或慢性結腸炎的這一類人群也容易腹瀉。 順應天時防腹瀉 《黃帝內經》講“春傷于風,夏必飧泄”。 雖然說春天的風是暖風,但是風氣在剛起來的時候也容易傷人,那個時候傷了風,沒有立即發作,但是在我們的體內留根了,到了夏天就容易飧泄。 《黃帝內經》又講“長夏善病,洞泄寒中”。 就是說我們夏天的時候也是很容易拉肚子的,為什么?因為我們的氣機都到體表來了,相對來說體內空虛了,而夏天又容易貪涼,吃點涼的,吹點涼風,體內沒有足夠的熱量化這些寒涼的東西,就容易拉肚子。 《黃帝內經》講秋天要“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 秋天天地萬物衰敗,人體氣機往內收,如果這時候我們的神志不能安寧,不能很好的度過秋天的殺伐之氣的話,不僅要傷肺,到了冬天之后容易演變為拉肚子、腹瀉。 《黃帝內經》里面有一句話叫“人能應四時者,天地為之父母”。 也就是告訴我們不要作,到了哪個季節該干嘛要干嘛。比如說到了夏天的時候該出汗我們就要出汗。 到了秋天的時候不要想著怎么樣去奮斗,去努力,東跑西跑,這個時候要緩一緩,把氣收一收,早睡早起,順應這個時機,不順應的話就容易生病,最直接的一個表現就是容易腹瀉。 如何治療腹瀉呢? 急性腹瀉 急性腹瀉一般都是受寒引起的,因為受寒嘛,這個時候就驅寒,去溫通就好了。 這樣子喝一喝,肚子咕嚕咕嚕一轉,可能放個屁,腹瀉就好了。方子簡單易做,但治腹瀉效果是非常好的。 慢性腹瀉 慢性腹瀉想要根治就得去調養脾胃,經常吃比較溫的、比較暖性的食物,去溫養脾胃。 小孩相對來說要好解決一點,只要不給他亂吃,不要吃太多營養的東西,不要吃寒涼的東西,比較容易養過來的,養養就好了。 老年人養起來就困難一點,需要更長期的溫養。 這個養,主要是養氣,要溫暖腸胃,所以說我們要吃一些溫熱的食物,比如說是小米;大棗,當然大棗需要有像陳皮、生姜這些開散滯氣的食物搭配著吃;山藥,這些作為一種食養的方式,長期堅持去調養。 成年人如果是歷來脾胃都比較差的,已經成了習慣性的拉肚子,或者說腸澼了,結腸炎這種的,只要自己不再繼續折騰自己的腸胃,也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去養。 調養方面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一定要運動,通過合適的健身,也可以很好的解決腹瀉的情況。尤其那種情志壓力大,然后本身身體脾胃又不太好,引起了這種習慣性腹瀉的,通過運動的方式,很快就能得到解決。 |
|
來自: 為什么73 > 《大千老師德明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