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安寧
科幻創(chuàng)作者,多次參與常州市的良春杯科幻征文大賽,獲得一次二等獎、兩次三等獎;另外曾參與江蘇省的青年之星科普創(chuàng)作培訓,并跟隨專門的導師們進行交流學習。高校科幻:您最近有參加科幻相關活動嗎?若有,哪一次您印象比較深刻?李安寧:參與過幾次常州市的良春杯科幻征文大賽,也參與過一次江蘇省的青年之星科普創(chuàng)作培訓,青年之星的競賽對我來說印象比較深刻,因為有專門的導師們與大家進行交流學習,可以從各位大佬的交流中學習借鑒。高校科幻:您覺得現(xiàn)在中國科幻和國外的同類比較,哪方面差距最大?李安寧:中國科幻與國外相比,各有風采吧,首先是中外的文化差異,所以國外的閱讀體驗沒有本土那么帶感,畢竟大多是譯制本,語言的限制注定感受不了原汁原味,國內(nèi)雖然有本土特色,但大多不好把握文學性與科幻性的界限,容易兩極化。 高校科幻:筆者認為文學是一種承載理想和精神的載體。他有批判過去和現(xiàn)在的習慣,預言未來的可能。您覺得,科幻是否算是文學題材中最突出這一特點的一類呢? 李安寧:是的,科幻是對歷史過去經(jīng)驗的總結,并對未來趨勢加以想象,從概率上,既是歷史的巧合也是發(fā)展的必然。高校科幻:您閱讀最深、最意猶未盡的科幻作品是什么?為什么? 李安寧:《死在火星上》——作者以一個螻蟻般凡人的角度去寫宇宙的偶然下地球消失之后,火星上艱難求生的故事,最后理想化的結局進行收尾,給了一個看似圓滿的結局,實際上,如果真的身處那樣的位置,人類的孤寂與滅亡才更符合那樣的境況。我比較喜歡這種凡人在浩瀚宇宙間的無力與掙扎求生,有種人類始祖在原始時代披荊斬棘的精神。高校科幻:創(chuàng)作的興趣往往是來自于閱讀的興致。許多科幻創(chuàng)作者走上這條路,都是因為曾經(jīng)對一些經(jīng)典作品的欣賞。就您來說,何時才有自己創(chuàng)作科幻小說的想法?有從曾經(jīng)閱讀的作品的借鑒或致敬嗎?李安寧:大學時候想賺稿費了就寫一點,現(xiàn)在上班太忙了,有空摸魚就寫一點。喜歡向一些有意思的名梗致敬,畢竟科幻也要與時俱進。高校科幻:2021的進度條已經(jīng)快過一半了,您有什么完工或者已有構架的作品? 高校科幻:近來有關注什么科幻相關事件嗎?和大家分享分享吧。李安寧:混混B站,看看科幻最新相關內(nèi)容,又不少科幻科普up主在上面更新,順便在催一催三體動畫更新,人家才是老鴿子精(滑稽)。 高校科幻:您覺得,從最初開始到現(xiàn)在,您科幻創(chuàng)作的內(nèi)容/風格有什么變化嗎?若有變化,那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李安寧:有,開始向暗諷、融梗的方向去了,以前總寫架空小說,總感覺不上勁,現(xiàn)在經(jīng)常性的玩梗,開始和現(xiàn)實搭上了。可能是因為現(xiàn)實太過于魔幻吧,比小說精彩多了。 李安寧:文物鑒賞與修復,很冷門,不能說和科幻不怎么搭邊,只能說毫不相干(并不是)文物里面還是囊括了大量現(xiàn)代知識技術的,相對比較原始,古人大多只能運用,現(xiàn)代人則可以剖析解構。 高校科幻:感謝您的受訪。最后給其他的科幻創(chuàng)作者一些勉勵吧。



郭思蕓 | 孫望路 | 吳貴煊 | 宋子成 | 楊磊 | 沈子暢 郭寅風 | 馬國偉 | 陳垚嵐 | 冉卓然
吳雨婷 | 高孟嘉 | 伍宸豪 | 王茹萍 | 周天行 卞崇彬| 董士偉 | 林木 | 高鶴 王淵 | 唐麗淇 | 李順 | 曹政 李文君 | 陳文燁 | 張聽雨 高瑞 | 伍俊瑜 | 劉欣宇 | 李翌 | 陳笑寒 于云嵩 | 非也 | 吳可彥 | 洛鳴沙 | 溫世堯 徐林卓 | 張惠霖 | 滿冬 | 陳一帆 | 周羽翾 汪夢媛 | 蔣坤岑 | 歐陽晨星 | 楊顏菲
張琛 | 朱慧清 | 韋恩澤 | 李昱萱 | 濃墨青竹 王遠鑫 | 合鳥 | 一騎星塵 | 睿雨 | 哈迪 譚鋼 | 余人 | 陳震寰 | 侯似海 | 范恩正 | 柯昊純 胡曉詩 | 段子期 | 念語 | 季雨 | 白賁 韋巍 | 柳垚焱 | 湯介生 | 深思 | 蘇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