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綠燈魚的學名為Hyphessobrycon innesi Myers,中文名 為紅綠鲃脂鯉,分類上隸屬脂鯉科(Characidae)。其俗名尚有霓虹燈魚、紅蓮魚、紅綠霓虹燈魚、紅燈魚 、鲃脂鯉。英文名為Neon tetra。
紅綠燈魚原產于南美洲巴西和哥倫比亞接壤地 帶及秘魯境內的亞馬遜河上游各支流。1936年3月法國一個水族箱飼養魚采集者A拉鮑特(A、Rabaut)穿過南 美洲巴西和哥倫比亞兩國接壤的亞馬遜河上游萊蒂西亞(Leticia)和塔巴廷亞(Tabatinga)地區的叢林地 帶時,在小溪流、沼澤里發現了這種美麗的小型魚類。當獲得紅綠燈魚的消息發表后,曾經在熱帶魚愛好者中引起了轟動。幾個月后,一批活的紅綠燈魚運到法國,不久又運到美國和德國。據說第一批運抵美國的紅 綠燈魚的“身價”非常高,市場上的售價竟高達每對100美元。以前因人工繁殖法不高明,都依靠進口供應市場的需要,所以價格很高。后來,經過日本熱帶魚研究所所長牧野信司的研究繁殖成功后,到處紛紛仿法繁 殖,因此價格方變得大眾化了。
紅綠燈魚體小靈利,色澤鮮艷,如花似錦,很快流行 各地,風靡全球,直到今天它仍是水族箱中最引人興趣的魚類之一,幾乎每個熱帶觀賞魚愛好者都喜愛它,被譽為“水族箱中的一塊寶石”,也有贊揚它為“觀賞魚中的皇后”。 一、形態特征 體型嬌小纖細,稍側扁,長僅3~4厘米。頭長小于體高。吻較短,其長小于眼徑。口小,亞上位。眼大,位于頭側上部。背鰭位于身體中部,起點至吻端小于距尾鰭基的距離。有脂鰭,長在尾柄上 方。臀鰭較長,延長至尾柄后方。胸鰭和腹鰭正常。尾柄長大于尾柄高。尾鰭深有形。
體色鮮艷華麗,背部橄欖綠。眼睛黑色,眼眶銀藍色鑲有黑邊,發出青綠色光 彩。在側線上方從眼睛起延伸到尾柄,有一條淺藍色霓虹彩的縱帶,鮮艷奪目。縱帶上方直至背部由棕色轉為黑色,縱帶下方臀鰭前為銀白色。體后中央延至尾柄有一條鮮紅色條紋。身上那條明亮的彩帶在不同角度 的光線折射下,有時會顯示綠色,有時則會顯示藍色,與身體上下部那條鮮紅條紋配起來,紅綠閃爍,加上臀鰭銀白,顏色配合恰到好處,尤其是在燈光照耀的夜間水草造景水族箱中,幾十尾紅綠燈魚,成群結隊, 使水草造景水族箱倍增光彩,如觀焰火,魅力無窮,十分惹人喜愛。
二、飼養方法 在自然環境中,紅綠燈魚喜歡成群在幽靜的水域不停息地活動,人工飼養時要考慮到這一 情況,最好要同時飼養數十尾,水族箱的布置也盡量創造原產地的環境,箱內種植一些疏密相當的水草,并放置巖石,讓群魚嬉戲于水草與巖石之間,相映成趣,煞是好看,不失去其觀賞價值。水族箱不宜放置在過 于明亮有強陽光直接照射的地方,箱底部還要以深暗色調為宜。紅綠燈魚膽小,環境要求保持清靜,這樣方能很好地生長發育。飼養此魚的水,需特別潔凈,新鮮的自來水決不能用,因此平時應經常儲備一些擱置時 間較久的水,以備不時之需,尤其對幼魚更要注意,否則容易患白點病。 紅綠燈魚愛 在水的下層游動,喜微酸性(pH值5.6~6.8、硬度4~8度)軟水的老水,水溫維持在21~24℃之間。對餌料不苛求、魚蟲、水蚯蚓等鮮活餌料和干飼料均可用來喂吃。 紅綠燈魚性溫順, 最好單養。幼魚身材過于嬌小,不宜同大型魚混養,它尾部呈現紅色,這正好和紅蜘蛛蟲、紅線蟲顏色相近 ,如和大型魚一起飼養,即使是性情較溫和的魚種,如神仙魚等,也會誤認為是魚食而啄食,使該魚遭到殺身之禍。當然,成魚的紅綠燈魚還是可以和較溫順的大型魚放在一水族箱中養。 三、 雌雄鑒別 此魚的性別不易區分,雌魚略為寬闊,在生殖期體肥壯,腹部豐滿,臀鰭為扇形 ,體色較淺;雄魚身體細長消瘦,腹部很平,臀鰭較小,末端尖銳,顏色較深。四、 繁殖方法 紅綠燈魚為卵生魚類,繁殖力強,每年春秋季節,為繁殖旺盛期,如水溫、水質 適宜,其它季節也能繁殖,唯其產卵不多。 1.親魚的選擇 親魚要用 體長3厘米以上、6個月齡以上為好,8~12個月的親魚繁殖力強,2年以上則繁殖力低。選擇有活力的雄魚交配。
2.繁殖前的準備 紅綠燈魚的繁殖比較麻煩,主要表現在繁殖水 質要求較高,水的硬度、酸堿度、含菌量都要控制在一定范圍,繁殖時光線的強度也應予以控制,而且仔魚的護理要求較特殊。繁殖水族箱可用30×25×25㎝大小,但要非常干凈,要放在有柔和 光線的地方,強光照射對魚卵的胚胎發育不利,水族箱底不用鋪放沙,但可鋪以較大的卵石,要選柳樹根一束或金絲草、孤尾藻等水草一束,用細線固定在一根玻璃上沉入水底,作受精卵附著物。這種卵子附著物還有起 隔離親魚不使吞食受精卵的作用。繁殖水族箱的水位不必太高,要用水泵打進空氣,水溫要比平時稍高1~2 ℃,一般保持在24~26℃水平最好,以利親魚發情。為獲得優質而理想的水質,要使用去離子水,即蒸餾水 ,然后用磷酸二氫鈉將PH值調節到5.6~6.5之間,硬度為1~3.5。為促使其產卵,最好加少許食鹽于水中。如用雨水則需要過濾,并存放一星期或更長的時間才能使用。 親魚可以配對繁殖,也 可以成群繁殖。繁殖前,要將親魚雌雄分開喂養一般時間,每天喂給它們足量的活水蚤,特別應該注意的是 飼養親魚的水、硬度和酸堿度要逐漸地調整到產卵時所需的數值。產卵期間親魚要停食,以免使水質變壞。
3.產卵 一切工作準備好后,把一條腹部膨大的雌魚和一條已經發情 的雄魚于黃昏或夜間放入繁殖水族箱,并用紗布或紙板遮擋,造成一個光線暗淡的環境。一般于翌日凌晨雄魚便開始追逐雌魚,經過熱烈追逐后,雌魚將卵子產在水草上,雄魚立即使之受精。產卵過程一般需要持續2 小時。每次產卵約200~300粒。親魚雖無吃卵的惡習,但為了防止其在驚慌中吞食卵子,產卵結束后須將親魚撈出另養,并喂以營養豐富的飼料。 如成群繁殖,凡產好卵的親魚立即撈出,尚未 產卵的親魚可繼續留在繁殖水箱內,如第3天或第4天仍不見產卵,應把魚取出,雌雄魚分別飼養,經一段時 間再放入原處進行繁殖,或可再換入另一對親魚。
受精卵很小,且透明,而未受精的 卵在數小時后變為乳白色,這時應用長玻璃吸管將其全部吸出,以防水質污染。同時可用微量甲基藍或銨燐酸溶解于水中以便防止水生細菌的發生,并用輸氣器輕輕輸氣,使水能流通。 4.育苗 受精卵對光線十分敏感,不采取遮光措施時,孵化率和仔魚成活率將很低,因此產卵結束 應繼續用布或紙板為繁殖水族箱擋住光線,讓受精卵在黑暗中孵化,經24小時左右即孵出仔魚。初孵創刊魚 極小如針尖一般,且靜止在水面不動。這時仍應注意用紙遮住繁殖水族箱,觀賞時要小心迅速。因為此時仔魚不會吃食,身體很弱,只要一見強光,竄幾下即告死亡。遮光的仔魚經3~5天卵黃囊消失,即發育成很小的幼魚,開始作水平游動,這時仔魚游動量極小,魚食到嘴邊才能進食。開口餌料可將煮熟的蛋黃揉細溶于 水中,用200網目網具過篩后,用吸管一滴一滴地投喂,等過一段時間,仔魚游動正常時,再改喂用150網目 網具篩過的蛋黃灰水。由于仔魚生長緩慢,故攝食蛋黃灰水的時間較其他小型品種長些。待仔魚全長到約5毫 米時可以投喂草履蟲、豐年蟲等小型魚蟲,絕不可投喂大型的如劍水蚤等,否則會傷魚。喂養剛開食的仔魚 ,只能允許有較弱的散射光,其強度只要讓魚看清食物即可。吃食后的紅綠燈魚,身體日漸強壯,一旦能見到仔魚的眼睛時,基本就算繁殖成功。
飼養幼魚期間,必須注意保持水質清新,經常 用橡皮管吸除沉積于箱底的殘餌和混濁不潔的水,并用晾了很久的水通過噴壺調入部分水溫相同的飼水。如水質不潔,幼魚機體容易受細菌感染,可在水中添加些呋喃西林。
經一個月的飼養后 ,幼魚魚體便出現色彩,初時呈青色,以后就出現艷麗的紅色。遺憾的是紅綠燈魚的壽命只有2~3年。
Reference :來源:文/陳思行 圖/陳錕作者:發布時間:2005-05-27
|